张平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0-12-22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一)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和《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根据当前新的形势,重点就加强服务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深化服务业改革、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培育服务业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加大服务业资金投入力度、优化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加强服务业基础工作等方面,进一步做好贯彻落实。一是各地区要根据国家服务业发展总体要求,认真研究制订本地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协调和指导。二是有关部门要及时清理不适应服务业发展要求的各项规定,创造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良好环境。三是近年来已经出台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配套政策措施的部门,要根据当前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政策措施进一步调整完善,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尚未出台的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二)谋划好“十二五”服务业发展。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在研究制定中,加快发展服务业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有关部门还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着力于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的《“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涉及服务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通过进一步细化落实服务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促进“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加快发展,努力形成更具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规划蓝图。

(三)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新举措。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尽快修订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鼓励发展的服务业重点;进一步研究综合运用财税、金融、土地、价格等经济政策,对鼓励发展的服务行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予以重点支持。选择服务业中的重点领域,研究进一步促进其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增值税立法和“扩围”改革,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税收政策。扩大服务业引导资金规模,加强服务业基础研究投入。加大金融对服务业发展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多方面拓宽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完善价格政策,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尽快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引导和扶持服务业企业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推动培育一批服务业优势品牌。支持家庭服务业发展,增加对家庭服务业的投入,建设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拓展服务业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办好中国国际服务业大会暨交易会。探索建立我国大中城市服务业交流合作平台和工作机制。完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

(四)进一步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进一步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明确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服务等社会事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公益性质,对能够实行市场化经营的服务,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增加市场供给。扎实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家庭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共同发展的家庭服务市场和经营机构。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服务企业,健全现代服务业企业制度,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将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研究制定加快推进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推广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法律法规体系。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努力扩大服务出口。积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提高国内服务外包企业的承接能力。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现代物流、软件设计开发服务、商务服务、工程设计、农业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稳妥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电信、金融等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创造良好环境,引导服务业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五)加强服务业组织领导和基础工作。进一步研究制订有效措施,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和指导。积极推广建立服务业发展领导协调小组和月度协调例会制度等各种行之有效的经验。加强服务业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加大服务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提升服务行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服务业标准体系,加大条码代码、检验检测、服务业认证认可的工作力度,建立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公共服务平台。尽快建立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0年12月22日 责任编辑: 王伟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