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创新机不可失

孙安民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2-08-27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央提出在2020年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我国正进入一个蓬勃创新的新时期。民营企业的创新与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转变方式,科学发展,再创民营经济辉煌机不可失。

民营企业创新面临的形势

一是新一轮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的浪潮到来,我国进入技术创新厚积薄发的关键期。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谋求发展新优势,破解经济发展困局,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同选择。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力图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和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科技创新的速度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而发展中国家也加速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与技术,谋求跨越式发展。在全球范围对知识、技术特别是人才等创新资源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世界将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国也将面临发达国家占优势和发展中国家追赶的双重挑战。

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在高新技术方面,过去我们一直是跟随欧美等发达国家,但是经过30年技术和人才的积累,我国的持续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基础不断完善,在很多关键领域已经到了厚积薄发、实现重大突破的时期。特别是目前发达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垄断地位尚未形成,我国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这些都为我国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努力跻身于新技术和新产业的最前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二是我国逐渐进入高成本时代的趋势倒逼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我国在经历了多年的连续快速增长后,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过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主要依靠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宽松的环境约束等低成本优势,然而,随着能源供应趋紧、原材料价格上升、环境约束加大和劳动力成本提高并不可逆转,企业利润受到挤压,我国已逐步进入高成本时代。民营企业依靠低成本、低附加值的经营模式,以及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的生产方式显然难以为继,不可持续的矛盾日益突出。不断加大的外部环境压力成为激发民营企业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的驱动力,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传统产业民营企业的迫切需求和必然选择。

三是我国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低成本研发优势正在取代廉价劳动力优势。我们看到,支撑传统发展方式的优势正在逐步弱化和消失,新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我们国家智力资源丰富,拥有大量聪明勤奋、勇于创新的科技人员,每年还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源源不断地加入,他们的工作能力与可塑性较强,平均薪酬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同类人员。我国庞大的知识型人力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低成本的研发为我国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将成为新的国际竞争力。

四是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互联网、无线通讯、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加速融合,大量的新商业模式应运而生。商业模式作为一种能为企业创造客户价值、实现盈利的系统方式,其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共生共进,推动了生产和消费体系的重构,为企业带来了战略性的竞争优势和持续的商业价值,已经成为新经济的显著特点。

五是研发的新兴组织业态不断涌现,缩短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的距离,加速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步伐。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涌现出以创新为核心、市场为导向的新兴组织业态。例如,有的研发机构采用多学科交叉科研创新模式,构建国际化的开放研究平台,在全球范围整合人才资源,形成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研究机构,以研发为基础和支撑,形成产业化与技术创新的无缝对接,使研发与应用几乎在同时开展;又如在新兴产业领域,市场需求促进了一些企业与科研院所自发组建的产业技术联盟,着力于研发产业链的实用技术和共性技术,制定新兴产业的技术标准和产业发展规划,培育产业链中的中小科技企业,推动整个产业向国际领先水平迈进。这些新兴的组织业态,以创新服务为主要商业模式,以机制创新为核心特点,跨国界、跨学科、跨行业整合资源,显示出了强劲的创新活力,将显著加速民营企业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的步伐。

六是民营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去年国务院成立了专门班子,研究和部署“十二五”期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问题,涉及技术创新体系、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人才成长和培养机制等关键问题。随着科技体制改革,民营企业将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此外,各部委关于“民间投资36条”的42项实施细则已推出。政策实施有望更加到位。即将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对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创新发展和结构调整将做出具体的政策规定。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民营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细化了支持民营企业创新的措施。科技体制改革和民营经济政策构成了国家支持民营企业创新的政策体系,为民营企业创新提供了关键的支持。

民营企业应当如何创新

持续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市场的力量、资本的力量和企业家的创业激情,在我国推进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民营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中小科技企业是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民营企业在创新上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内在动力。

(一)民营企业创新的动力。

首先,民营企业创新动力来自于市场的力量。民营经济的本质就是市场经济,民营企业没有行政垄断的保护,始终在市场竞争中成长。民营企业对市场变化敏感,追求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意识强。随着我国逐步进入高成本时代,比较优势转化,民营企业已经进入了创新的关键时期,不创新就会被市场淘汰。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愿望更迫切,紧迫感也更强烈。

其二,民营企业创新动力来自于企业家的创业激情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民营企业具有良好的内生动力形成机制。民营企业家勇于突破现状,打破常规,敢担风险,敢为人先。同时他们又是创新要素的整合者,能够整合产学研等社会创新资源,团结凝聚优秀科研人员,营造利于创新的机制和企业文化,使企业成为聚集“智慧”的高地。民营企业产权清晰,决策迅速,机制灵活,利益关系明确,对市场机会和技术潜在商业价值敏感,有着较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扩张的愿望,创新是民营企业的本质品格。

其三,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创新活动最为活跃、最敢冒风险的生力军。民营企业99%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创新效率高,试错成本低,容易在特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往往充当着新技术、新产业的探路者。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自主创新的活力和潜力。

(二)民营企业创新的途径。

民营企业依靠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有这样几种途径。

一是通过技术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我国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而我国无论是扩大就业还是改善人民生活,都不能没有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不是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大力提升传统产业。我国是传统制造业大国,总体上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传统产业的市场规模效应也会为创新提供巨大的空间和发展潜力。传统行业的民营企业把技术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支撑,重点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工艺的开发和转化应用,推动产品升级换代,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提升;通过信息化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提升装备、产品、管理和服务现代化水平,形成传统产业的新优势;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加强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特别是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纺织等高耗能行业企业通过节能减排实现增效。

二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和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世界科技发展同向,与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同步,是企业调整结构的优先选择和创新活动的新领域。新兴产业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准入限制相对较少,产业垄断尚未形成,商业模式还不确定,一部分民营企业把握全球新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根据企业自身能力,积极理性地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科学选择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努力抢占新技术制高点。

三是主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一些民营企业将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扩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价值;有的制造企业向提供解决方案、工程承包和系统服务的制造服务商转变,提升企业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力;有的商贸服务业企业发挥对市场最了解、最敏感的优势,向设计研发、技术服务的服务制造商转变;有的企业通过外包、集成模式将专业化服务贯穿于生产企业的上、中、下游各环节成为生产性服务企业;有的成为以网络技术与文化、消费、社会公共服务融合的现代服务企业等。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适于产生新商业模式,例如合同能源管理、污染治理特许经营、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等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都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产物,都是值得民营企业去实践探索的新兴业态。

四是把握好“走出去”发展的新机遇。当前是民营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并购的战略机遇期。民营企业特别是制造业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通过跨国股权投资,并购发达国家有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中小型企业,可以获得国际技术、品牌、人才等要素,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努力成长为掌握领先技术,在国际上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

(三)民营企业创新面临的问题。

民营企业创新还存在着一些内部问题和外部制约。从外部看,民营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体制障碍,受到产学研合作难度较大、技术市场不健全、企业创新融资难等因素制约;从企业内部看,民营企业创新面临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企业管理水平不够等因素制约。

另外,从战略选择上,有的民营企业存在盲目性,特别是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存在较大风险。当前很多民营企业正纷纷进入节能环保、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型产业,未来民营企业将以更大的热情和愿望投身到这些领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际差距不大,在一些方面有可能占领制高点。但是从实施进展来看,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以新能源为例,主要问题是:存在无序发展带来的重复投入、重复建设;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同质化,依赖设备引进等。主要风险是:对国际市场依赖的风险,如欧洲减少从我国进口、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产品进行“双反”调查的市场影响;技术风险,一些领域和产品技术路线还不明确,一旦出现技术路径变迁,将导致产业突变;人才风险,技术和管理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人才流动日益加剧的今天,因人兴业和因人毁业并存。因此,要引导民营企业克服盲目冲动,要认清低水平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没有竞争力和不可持续的,要依靠自主创新,努力掌握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的关键技术,才能占领制高点。

民营企业创新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改善民营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一是在科技体制改革上,积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推动由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改革,为民营企业创新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加大民营企业科技人才培育等;二是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方面,进一步减轻创业企业的负担,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转移和扩散提供良好条件,积极培育自主创新产品市场等;三是对于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做法和存在的问题,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

二、促进产学研合作,引导智力资源与民营企业创新相结合。要积极推动以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为载体建立的商会组织,在行业技术指导、突破共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制定技术标准、专利服务、培养企业科技人才等方面开展符合民营企业创新需求的工作。要搭建好产学研合作平台,为有技术的院所和机构与需要技术的企业牵线搭桥,进行项目对接,举办“院士专家企业行”等活动,为企业诊断、答疑、解困。要关注新兴产业中技术联盟的形成和发展。

三、促进科技金融融合,引导金融资源与民营企业创新相结合。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途径,着力解决成长型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继续深化民营企业与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战略合作,探索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创新的方式。探索银行、企业、商会、担保机构共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机制。探索与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专业机构合作,推动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直接融资。继续推动科技银行的试点工作。

四、促进科技创业,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小型微型企业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基础,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除了要营造小型微型企业的良好发展环境,还要引导大中型民营企业带动小型微型企业进行产业协同创新。要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要继续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讲堂、创业导师行动等活动,更好地发挥有创业经验的民营企业家指导初期创业者的作用。

五、继续抓好科技奖等服务载体,引导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要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家、科技创新企业的宣传力度,深入挖掘获奖企业背后的创新故事,树立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民营企业典型。要开展好年度的全国“质量月”活动,扩大质量月活动对民营企业的覆盖范围,增强活动的影响力。要继续开展推动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工作,加强对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的引导作用。要提高民营企业质量标准水平。

六、继续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跨国并购。抓住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机遇,关注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情况,支持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将企业已有的制造优势、中国的市场潜力与国际技术、品牌、人才等要素相结合,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提升企业技术和价值层次,培育竞争新优势。继续深化民营企业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合作,为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提供资金支持。

七、不断提高为民营企业创新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当前,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不断更新的管理实践,不断涌现的新商业模式,以及科技与经济文化社会的融合,与不断发展的民营企业一起,构成了民营企业创新的大环境。这种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学习科技知识,跟踪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特别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研究科技与经济的融合;要深入民营企业,关注企业和行业的创新实践,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新趋势和新方向,使我们的工作和决策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要培养一支懂经济、懂科技、懂政策的干部队伍,更新我们的知识结构,使干部在业务上更专业,在服务上更有效;我们要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积极掌握信息技术,提高我们的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和使用能力,并用好网站、信息平台、即时通讯工具等手段,扩大服务的覆盖范围,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促进民营企业的创新,要积极探索,把握契机,迎难而上,取得经济的新突破。

(本文作者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2012年第15期 责任编辑: 谢先红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