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者采写体会

潜心、耐心、细心

——《“为了更好地履职——走近基层全国人大代表”》采写体会

郝亚琳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1-11-24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当被告知自己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采写的《“为了更好地履职”——走近基层全国人大代表》一稿被评为“中国人大新闻奖”一等奖的时候,我感到特别的激动和振奋。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获得“中国人大新闻奖”,但这条稿件却是我第一次作为驻点记者,从人代会报道一线抓到的一个“鲜货”。这份奖励不仅是对这条稿件的肯定,也是对我近半个月辛勤工作的最好的褒奖。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之前,我已经参加了几年的人代会报道,但以往我都是在人民大会堂的前方发稿中心参与程序性报道,这次是第一次作为驻点记者被派到代表驻地进行采访。完全没有驻点经验的我,面对中国职工之家这样住了4个代表团的新闻“富矿”,可是犯了难。如何“守土有责”、不漏掉一个有价值的新闻人物和新闻线索成了我当时最头疼的问题。

    为了打开局面,我干脆用上了最笨的办法——拿着录音笔,揣着一叠名片,像推销员一样挨个团、挨个房间敲门进去,跟代表们聊聊天,看看他们在干什么。没想到,就是这种近乎狗仔队式的方法让我发掘到了最鲜活的采访素材。

    人代会开幕前夕,在一次对山东代表团议案组的探访中,我碰上了一位来领议案专用纸的女代表。看到她焦急地申领议案纸,我立刻感到“机不可失”,于是就上前攀谈,一路跟她回到房间。在聊天中,她的议案、她的履职经历和感受、她对人大代表的认识……越来越丰富的信息不断涌现,一位认真调研、积极履职的基层全国人大代表的形象浮现在我脑海中,一篇讲述基层代表履职的稿子渐渐有了眉目。

    结束采访,我顺着这思路赶紧联系采访其他一些基层代表,充实稿件内容。有了扎实的采访做铺垫,稿件的完成就如同水到渠成。我在驻地的所见所闻所感、基层代表们的履职经历、发自肺腑的履职感言……鲜活的素材很快落实为文字,再经过后方编辑的精心修改和签发,《“为了更好地履职”——走近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就这样出炉了。

    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最是贴近生活,也最能打动读者。这种平实的写作风格恰恰取得了良好的采用效果。稿件发出后,不近中央媒体纷纷采用,多家省级乃至地市级媒体以及晚报都市报媒体也争相采用。

    回想这次驻点采访的经历,我最突出的感受就是记者要潜心、耐心、细心,潜心深入采访一线,耐心对待采访对象,细心挖掘采访素材。

    一年一度的人代会上,新闻资源俯拾皆是,只要记者愿意深入采访一线,潜得越深,发掘到一手的独家新闻的可能性就越大。如何让代表在繁忙的日程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如何采访到最有新闻价值的人物?这都需要记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甚至不惜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围追堵截”采访对象。而在获取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后,如何从中甄别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继续跟进,考验的就是记者的细致和新闻敏感性。

    十几天下来,我采访了近百名代表,他们当中有官员、医生、教师、农民、工人,来自各行各业的声音充实了我的采访素材,也丰富了我的人生见识。这种宝贵的经历不仅磨练了我的新闻眼光和采访技巧,也让我对人代会、对人民代表有了更直观和深入的认识,这是坐在编辑部里所无法获得的独特体验。

    我还和不少代表交上了朋友,相约下次人代会的时候,继续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新故事。相信在下一次人代会上,我会把他们的故事写得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新华社国内部)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1年11月24日 责任编辑: 苏大城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