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点评

《敬畏人民的权力》点评

钟雪泉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1-11-23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标题开门见山,直接亮出作者观点。观点鲜明、坚定有力,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冲击力,能让人眼睛为之一亮,让读者产生尽快阅读此文的渴望。从题目的本身就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赞赏什么,批评什么。这正是典型的言论标题。一篇优秀的言论,标题就应该是整篇评论的标杆和灵魂;从标题本身,就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爱憎,赞赏什么,而批评、讽刺的又是什么。这正是《敬畏公权力》被评委们评为一等奖的一大理由。

    从写作表现手法上看,作者从正反两个形象、典型且又生动的例子引出话题,通过两个事例的正反对比,进一步展开了作者的赞赏与厌恶,表扬与批评。事例引出话题:如何对待或者说看待公权力,作者的强烈呼喊是:公权力应该受到敬畏!对公权力敬畏的人,值得赞赏,特别是作为官员来说,敬畏手中的公权力,就会珍惜它,自然就会好好使用它。相反,不敬畏公权力,就不会正确使用手中的公权力,当然就不会很好地为人民服务了,有的甚至走向反面,利用公权力谋取个人私利,使之成为敛财的工具,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所以,敬畏公权力,理所当然应该受到赞赏,不敬畏公权力,应该受到谴责;玩弄公权力者,其公权力迟早要被收回。摆事实,讲道理,这又是言论写作的一个经典技巧。

    分析比较入理,不断深入,层层递进。大家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将权力授予一定的机关或者人员去行使,同时保证对它们进行监督,它们之间也要相互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王鸿举作为重庆的市长辞去职务,亲自到人大常委会宣读自己的辞职报告,在短短的十分钟时间里,三次鞠躬,充分彰显对人大的敬畏之心。对人大的敬畏,就是对人大代表的敬畏,对人民的敬畏;对市长手中权力的敬畏,当然就是对公权力的敬畏。市长是人大选举的,同时也受人大监督;人大是由人民代表组成的,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所以,市长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公权力。三次鞠躬,四次掌声,充分体现了,市长敬重人大,敬畏手中的公权力。而广州市环保局长丁红都,当人大代表邓成明去调研时,刚谈到群众反映的汽车尾气问题时,就被强行插话。邓成明认为,作为一个人大代表,问题还没有提出来,就被局长呛了回来,且不留谈论余地,于是愤然离席。官员强行打断代表反映群众的意见,不只是对代表的态度问题,不只是不尊重代表的问题,而涉及是否尊重人大,是否尊重人民,进而涉及的是是否尊重官员手中的权力,即人民授予官员的公权力的问题。因而,作者通过对正反两方面事例的分析,充分说明作者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涵的理解,并通过有关的社会现象来反映官员手中公权力的来源。一个不知道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何方,来自于谁的官员,无论怎么说都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官员了,更不用说当人民的公仆或者是人民的勤务员了。作者的结论是:敬畏人民给予的公权力,才能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公权力,才能尽心尽责地为人民用好权,谋福利。

    最后,作者通过层层分析,提出了实现敬畏公权力的意见和建议:人大“有位须有为,有为必有威”。要让公权力受到普遍的敬畏,人大就要全面有效地履行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职能,使人大的立法、监督、任免、重大事项决定等各项权力用好、用足、用到位。同时,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组成人员的人大代表,作为权力机关的主体,必须尽心尽责地履行代表的职能,真正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另一方面,要使官员敬畏公权力,作为人大机关也同样要为代表履行代表职务当好参谋助手,为代表认真履行职务提供高效的服务,为代表真正代表人民行使法定职权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敬畏公权力,本来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敬畏公权力是一个正常形态,而不敬畏公权力,则是不正常形态。为此,作者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敬畏公权力,让人警醒,引人深思。尽管,不敬畏公权力的原因很多,作者也没有分析得非常全面,但作者以鲜明的标题,正反事例摆事实、讲道理,态度明确,递进分析,对于如何进一步做好人大工作,让敬畏公权力成为正常社会形态来讲,是一篇很好的评论。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副巡视员、第21届中国人大新闻奖评委)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1年11月24日 责任编辑: 苏大城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