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新闻

周铁农:文物工作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浏览字号: 来源: 法制日报2012年05月8日 08:44:01

  图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听取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考古遗址公园讲解。

  □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

  文/图 记者李吉斌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济宁市,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著称。济宁市历史文化悠久,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和孔、孟、颜、曾、子思子五大圣人的故乡,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水道京杭大运河途经此地,具有融南汇北的多元文化特色。

  5月6日至7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带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组来到山东省济宁市,对该市的“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兴隆塔和汶上县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考古遗址公园进行检查。

  在听取有关孔府、孔庙、孔林的情况汇报时,周铁农及检查组其他成员详细地了解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三孔”的旅游门票收入、文物维护支出情况,文物的数量、保存情况以及应对旅游高峰期文物的保护措施。

  在兴隆塔和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考古遗址公园,检查组详细查看了兴隆塔周边的环境,馆藏设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唐天标详细询问了遗址公园的建设情况、经费投入情况及在文物保护方面遇到的困难。

  周铁农在检查结束时对济宁市在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济宁市在处理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三者之间关系所采取的作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周铁农同时强调,济宁市作为文物大市,文物门类齐全,数量多、级别高,保护的压力大。要特别注重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周铁农强调,文物光有保护不行,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也不行,要把三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开发和合理利用,找到一条文物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还要注重自身文物优势的发挥,通过再开发,转化为发展的优势。

  据了解,济宁市文物资源丰富,已登录不可移动文物6382余处,世界文化遗产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5处。现存汉碑39块、汉画像石1000多块,有“中国汉碑半济宁”、“汉画像之乡”之美誉。

  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告诉记者,济宁市在文物保护经费投入方面,做到了文物保护经费随财政增长而逐年增加,确保文物普查、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曲阜片区大遗址保护等重点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城市的基本建设中把文物保护管理作为重点,近年来圆满完成京福、曲荷高速公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京沪高铁等60多个建设项目近5万亩土地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既有效保护了地下文物,又确保了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据梅永红介绍,济宁市在文物旅游资源保护方面,坚持严格保护、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实现协调管理、合理利用、科学发展的目标,加强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济宁市通过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咨询专家组,建立旅游资源保护专家咨询报告制度,设立旅游发展引导资金,全面有效地保护了文物资源。

  梅永红说,济宁市还特别注重文物教育功能的发挥,将全市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场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弘扬先进文化的阵地,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符合时代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内容与形式推陈出新的展览活动,进一步强化了文物影响广泛的社会教育功能和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功能。

  法制日报济宁(山东)5月7日电  

责任编辑: 余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