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网讯 4月28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朱启等委员说,交通设施建设要着眼长远、科学规划、综合考量。
朱启委员说,城市和路网建设要着眼长远、科学规划。近几年来,道路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堵车现象十分突出。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道路和停车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建设规划不尽科学,路网设置不尽合理。部分区域交通压力大,往往是行政区、商业区、旅游区、学校、医院扎堆的地方,城市建设规划没有充分考虑道路的承受能力,部分环线的交通堵点大多在交叉路口,这跟先入后出和路面较窄有很大关系。公交港湾、地铁出口也容易造成堵车,主要是公交线路过于集中,大型公交车占用车道较多。最近,北京市将启动五环路改造工程,继续打通断头路,完善道路循环系统。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初我们的路网建设设计不够科学,缺乏长远规划。解决交通堵塞问题,交管部门是最有发言权的。城市建设也好,道路规划也好,希望政府部门多听取交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也听听城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交管部门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与相关单位进行积极有效地沟通、研讨。
黄丽满委员说,科学规划。刚才几位同志都谈到了,我非常赞成。这个规划,交警不能牵头,这是政府行为,是系统工程,和城市规划有关。国外是矩阵式的,商业、教育、文化、医疗相对集中,包括就业都是就近就业,以减少人流和车流,现在北京很多人住在东郊上班在西郊,住在西郊的上班在东郊,势必增加人流量和车流量。在一段时间里,规划很重视环保评估,但基本上没有交通评估。一些城市“大动脉”、“静脉”还好,但是微循环不好,“毛细血管”不好,所以经常有瓶颈。这些问题要客观、理性地分析,很多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所以规划一定要超前。现在再建设、扩建、改建、新建,一定要做好规划。
许振超委员说,现在高速公路的设计方案和规划,基本上都是80年代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从交通安全、保证驾驶人权利和安全出发,及时调研,及时修改高速公路建设当中的一些规定。
达列力汗·马米汗委员说,城市建设一定要科学规划、综合考虑,保证道路、机动车辆、人流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