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甬祥:创新中国设计 创造美好未来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2-01-04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将创新设计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扶持创新设计,培养设计人才,振兴设计产业,创建设计文化,借重创新设计整合科技、制造、商业、文化等资源,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创建著名品牌。英国、荷兰、丹麦等欧盟国家先后设立“国家设计委员会”,制定“国家设计振兴政策”,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政府成立专门机构,拨付专项经费着力扶持。未来5—10年是我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以创新设计为重要手段,促进引领创新制造、创新服务、创新品牌、创新价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方式转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

  一、设计的价值特征

  设计活动伴随着人类制造原始工具而产生,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古罗马的《博物志》均可视为设计理论和方法的起点。19世纪末,随着“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设计逐渐发展成一门专门学科。设计是把创意、计划、规划、设想以某种方式描述出来,藉以付诸实施,满足、吸引人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物质功能和精神感受的一种创造活动。其任务是赋予产品、服务、环境以优美的形式、卓越的功能、出色的用户体验,并实现用户、制造、行销、服务、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多方协调平衡。

  近现代设计大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设计,主要满足人们的物质功能需求;第二阶段是现代设计,强调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和多样需求;第三阶段是先进设计,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和生态环保要求为目标,追求个人、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随着文明进化,人们的消费观念、文化理念、生活与生产方式随之改变,设计从注重对材料和技术的利用、功能的优化,上升为对美的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用户体验,以及对人文道德、生态环境的关怀。因此,创新设计将可赋予产品和服务更丰富的物质、心理和文化内涵,满足和引领市场和社会需求,提升价值,提升国家和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设计是促进中国制造从OEM向ODM/OBM转变的重要因素;绿色、低碳设计将从源头上促进节能、降耗、减排,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创新设计不仅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还能创造和引领人的精神需求,创造美好生活,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创新中国设计将弘扬中华文明,吸收融合世界各民族智慧和优秀文化,对人类工业文明、知识文明的繁荣进步做出贡献。

  二、设计的机遇与挑战

  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年我国GDP达40.1万亿元,制造业销售额已超过美国。但是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仍相对薄弱,自主创新设计的产品占比较低,产品附加值和人均生产率低,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付出了巨大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代价。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将催生重大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全球经济格局正进入新的变革调整期。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要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优势,必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更快的速度设计创造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然而我国企业在自主设计和技术创新领域投入不足,多为代工贴牌、跟踪模仿,面临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空间压缩,生存发展挑战严峻。

  ●目前,我国初具规模的专业设计公司约千余家,几百所高等院校设立了设计相关专业,每年培养设计制造人才数十万,但在如何利用创新设计优势打造国际著名品牌、培育一流知名企业、培养世界级设计大师等方面还缺乏成功经验。

  ●我国现有的产业形态下,产品附加值和人均生产率较低,难以摆脱低端、无序、恶性竞争。创新设计作为高增值的现代服务行业门类,是促进引领我国制造业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的利器。

  应下决心采取有力政策和举措,加快提升创新设计、技术和经营管理创新能力,加快制造业转向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效益和竞争力。

  三、设计的发展趋势

  早在90多年以前,德国Bauhaus设计学院就已提出了关于设计的三个基本观点,即:①艺术与技术的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规律。这些观点迄今仍很有意义。先进设计必须用科学的理念取代单纯艺术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坚持实现功能、艺术、人的感受和生态环境的协调。随着全球性、竞争性、多样性不断提升,现代设计越来越需要知识、信息、技艺的高度集成,越来越需要人的创意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当代先进设计的重要目标是绿色、智能;知识、技术、人文艺术的融合是当代先进设计的特征;全球化和网络化是当代先进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

  ●绿色设计是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方式的基础和源头,因为设计往往决定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充分采用全生命周期绿色设计,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废物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资源消耗和有害排放物、废弃物最少。即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人的发展得以协调优化。

  ●智能技术使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利用、演示更加高效、可靠、安全,云计算技术及应用平台使得网络化智能设计变得更加强大和可全球共创共享。智能设计、设计智能产品,无疑已经成为今天和未来设计的大趋势。

  ●设计不再是依赖个人或单一团队完成的创造活动。不仅需要多学科(如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心理学、生理学、市场营销等学科)交叉融合,而且需要知识、技术与人文艺术的深度融合来提升智能化、人性化、艺术化的体验水平。

  ●全球设计交流合作更为紧密,先进设计超越国界、超越文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创造活动,从而促进多样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包容与合作,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共创共享、共同持续繁荣。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规模化大生产方式向柔性制造、网络设计制造、全球制造发展,使设计资源、设计方法和设计业态发生变革,促进了团队设计智慧合作和公众的广泛参与。

  四、设计的关键要素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和合作、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压力,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大创新设计投入,优化设计创新要素,建设设计服务平台,创建设计环境和文化,致力打造创新设计的人才和产业集聚高地,加强创新设计的推广应用。

  ●自主创新,不能异化为“闭门造车”。只有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借鉴国外、立足自主,设计创新活力方能得以激活和提升。应更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设计交流与合作,以多种方式积极吸引国外优秀设计人才、智力和企业,鼓励促进中国设计人才、成果、企业走向世界。

  ●创新是设计、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重视原始创意、技艺和方法创新。没有原创突破,不可能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竞争力。在重视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的同时,要以政策、制度、管理和文化创新,创造有利于设计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环境。加强创新设计的战略规划和路线图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创新设计规律的设计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以设计产业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机制,推动设计产业化、规模化和跨越式发展。

  ●中国创新设计需要优秀的学科和技术带头人、领军人才,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和团队。学科交叉、技艺融合已是设计创新发展的重要特征。复合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各类人才和团队间的交流合作,对于设计创新和产业发展尤其重要。要着力培育扶持青年设计和创业人才,鼓励复合型青年设计人才和团队培育,促进不同学科专长和背景(材料、机械电子、ICT、能源、技艺、人文艺术、经营管理等)创新人才、团队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设计人才与企业、市场的紧密结合。

  ●我国创新设计及其产业发展,需要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促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用结合;促进设计人才和产业的区域集聚,建设完善法律、金融、信息、技术、培训、会展、中介等服务平台,形成有利设计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环境、支撑服务体系和文化氛围。

  五、结语

  未来三四十年,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20亿至30亿人口将进入基本现代化行列。追求现代文明的强烈需求,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大动力,也对有限的资源和环境带来新的挑战。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呼唤创新设计。我们应充分认识创新设计的价值和关键作用,充分重视创新设计在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把握中国设计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迎接挑战,努力探索符合国情、时代和规律的中国设计创新发展之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创造力全面提升发挥更大作用。期待设计界同仁和社会各方团结合作,创新开拓,为中国创新设计、中国创造、人类文明的共同持续繁荣和美好未来开启新的篇章。

  (作者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来源: 人民日报2012年01月4日 责任编辑: 余晨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