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交
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总体目标是为国内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具体包括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促进建立公平、民主的世界秩序,在互惠基础上同各国及国际组织建立伙伴关系、全面保护俄公民和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推广俄罗斯语言和文化等。
【与美国关系】2008年5月,俄美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民用核能合作协议,确定和平利用核能的基本准则,同意深化商务贸易、技术转让、研发等领域合作。协议允许俄罗斯进口和加工产自美国的核材料。2011年1月正式生效。2009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同意“重启”两国关系,7月,俄美决定建立由两国总统亲自领导的双边合作发展委员会,负责指导和协调两国各领域合作。7月6日,奥巴马首次访问俄,两国就进一步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达成共识,并签署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框架文件、关于美国物资过境俄罗斯运往阿富汗的协议以及两国核合作联合声明等文件。至2011年4月,美国迄今已自俄罗斯领空过境飞行1000次,向阿富汗战场输送了15万多人。
【与欧盟关系】1997年签署的指导欧俄关系发展的文件《伙伴关系与合作协议》已于2007年年底到期。双方代表已就签署新协议进行了六轮谈判。2003年5月,俄欧双方就同意举行谈判建立四个“共同空间”:环境和能源合作的经济空间;自由、安全和司法合作空间;外部安全合作空间以及科技、教育和文化合作空间。这四个“共同空间”是通向欧俄战略伙伴关系“路线图”的主要内容,但双方进行了多年谈判未见成果。
在影响欧俄关系发展的诸多障碍中,天然气合作问题最为突出。欧盟四分之一的天然气从俄罗斯进口,其中80%经由乌克兰输送。俄罗斯和乌克兰近年来多次因天然气费用问题发生争执,致使欧洲其他国家的俄罗斯天然气用户受到影响。近来,乌克兰又面临拖欠俄罗斯天然气费用问题。
2008年,欧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800亿欧元。2009年6月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提议组织召开全欧峰会,制定新的欧洲安全条约,作为保障未来欧洲安全的法律基石。之后,梅德韦杰夫还在多个场合呼吁启动制定新欧洲安全条约的进程。11月29日,俄公布新的欧洲安全条约草案。据报道,草案实质是在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政治军事安全领域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空间,以便摆脱“冷战”遗产。2010年6月,德国总理默克尔与到访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德国北部小镇梅泽贝格举行了工作会谈。双方同意提升欧盟与俄罗斯安全合作的层次。9月,俄罗斯和欧盟将建立国防和安全领域协调行动工作组。2011年6月17日,俄罗斯与法国签署订购“西北风”级战舰合同,金额达12亿欧元。这是北约成员国首次向俄出售如此级别的尖端武器。
【与挪威关系】2010年9月,俄罗斯与挪威就两国在巴伦支海与北冰洋水域争议区域划界签署条约,双方长达40年的有关谈判就此结束。巴伦支海靠近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总面积超过140万平方公里。俄挪争议水域面积为17.5万平方公里,鱼类资源与油气资源丰富。2011年3月25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批准俄罗斯与挪威达成的巴伦支海划界协议,
【与丹麦关系】2010年4月,丹麦首相拉斯穆森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进行会谈,会后双方发表了关于两国建立“现代化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与印度关系】2009年12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与来访的印度总理辛格签署了两国联合声明,表达对全球反恐、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共同立场。两国还就加强军事和民用核能等领域合作签署了协议。
近年来,俄印领导人交往频繁。梅德韦杰夫2008年12月访问了印度,印度总统帕蒂尔则于2009年9月对俄罗斯进行了访问。梅德韦杰夫和辛格共同出席了2009年6月在叶卡捷琳堡举行的“金砖四国”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两人还在匹兹堡金融峰会期间举行了会晤。>>
印度已成为俄罗斯第一大军事贸易伙伴,双方2012年的军备贸易额将接近77亿美元。
【与日本关系】2009年5月12日,俄日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议由俄罗斯总理普京和时任日本首相的麻生太郎在东京签署。该协议为框架性合作协议,确立了双方在和平利用核能领域进行互助的主要原则。协议规定,俄日将在铀矿探测和开发、轻水反应堆设计、建设和运营、核安全以及核材料供应等领域进行合作。2011年1月,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批准俄日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议。
【与白俄罗斯关系】1999年底,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两国签署了建立联盟国家条约,条约于2000年生效。根据条约,俄白两国各自仍为主权国家,保持各自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在此基础上双方联合设立了具有超国家机构性质的最高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和联盟议会组织,负责处理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科学文化等领域里进一步合作的所有相关问题。2009年12月10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共同签署了建立联盟国家条约签订10周年声明,强调联盟国家建设的优先方向是巩固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完善政治体制建设。
【俄白哈三国关系】2007年10月,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宣布在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内建立关税同盟。三国在2009年6月就建立关税同盟的所有细节问题达成一致。从2010年1月1日起,俄、白、哈正式启动三国关税同盟运作机制,并于7月1日开始运行。2011年11月18日,俄、白、哈三国签署欧亚经济一体化宣言、欧亚经济委员会条约及欧亚经济委员会章程等文件,标志着俄白哈三国一体化进程进入新阶段。2012年1月1日,俄、白、哈三国启动统一经济空间,这意味着三国经济体一体化进程从关税同盟过渡到更高阶段。
【与乌克兰关系】2010年4月2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在乌东部城市哈尔科夫签署协议,俄罗斯同意在原合同价格基础上优惠约30%向乌克兰出售天然气。作为交换,乌克兰同意把俄黑海舰队在乌南部克里米亚半岛塞瓦斯托波尔港口的驻扎期限在2017年到期后再延长25年。同年4月28日,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批准了俄乌关于延长俄黑海舰队驻乌期限的协议。5月17日,乌俄签署系列重要合作文件,这些文件包括乌俄国境划界协定、乌俄关于使用和发展“格洛纳斯”导航系统的政府间合作协议以及两国在银行、科学教育和文化等领域加强合作的协议。2012年7月12日,俄罗斯与乌克兰签署《乌俄战略伙伴关系内容宣言》和《乌俄亚速海、黑海和刻赤海峡海上划界声明》等重要文件。根据划界声明,位于刻赤海峡的图兹拉岛归属乌克兰,俄罗斯则保留在刻赤海峡的通航权。
【与吉尔吉斯斯坦】2011年9月,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加强能源合作,以保障吉尔吉斯斯坦的能源安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计划投资30亿卢布(约合1亿美元)在吉尔吉斯斯坦勘探石油和天然气资源。2012年8月,吉尔吉斯斯坦与俄罗斯达成共识,俄在吉军事设施在2017年租期到期后将继续保留15年。俄罗斯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军事设施包括俄罗斯国防部的338通信基站和俄罗斯国防部反潜武器试验基地和俄罗斯国防部的一个地震监测基站。
【与卡塔尔关系】2011年12月5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说,由于俄驻卡塔尔大使季托连科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国际机场遭到安保和海关人员攻击,俄决定降低与卡塔尔的外交关系级别。
【与中国关系】中俄两国拥有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1949年10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建立外交关系。苏联解体后,1991年12月27日,中国外交部与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确认俄继承前苏联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从1992年两国“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到1994年宣布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直至2001年7月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俄关系连上四个台阶。2012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双方发表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 中俄边界问题:2008年,中俄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建立在睦邻友好、平等互信、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基础上的新型国家关系。双方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指针,大力加强在政治、经济、人文、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合作。
黑瞎子岛又名抚远三角洲,俄罗斯称大乌苏里岛,位于中国东北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汇合处,是一块冲积而成的三角洲,总面积约335平方公里。2008年10月14日,中俄在黑瞎子岛举行了两国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黑瞎子岛西侧约171平方公里陆地及其所属水域正式划归中国。2010年11月,中俄总理第十五次定期会晤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双方将共同对黑瞎子岛进行综合开发。从2011年7月20日起,位于中俄边境的黑瞎子岛将迎来首批游客。2012年3月30日,黑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黑瞎子岛公安边防执勤点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公安边防部队正式对黑瞎子岛中方区域实行常态化治安、边境管理。
近年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全面深入发展。两国高层交往密切,相互信任加深,各领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2000年7月,俄总统普京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2001年7月,江泽民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2年12月,普京总统来华进行国事访问。2003年5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联合声明。2004年9月,温家宝总理正式访问俄罗斯并举行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10月,普京以总统身份再次访华,中俄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表示,这一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中俄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2005年5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赴俄罗斯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6月2日,中国和俄罗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互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这标志着两国彻底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6月底至7月初,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和《中俄联合公报》。9月,正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首脑会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双方就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同年9月,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访华,与吴邦国委员长举行会谈,标志着中国全国人大与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定期交流机制全面启动。10月,温家宝总理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四次会议。11月,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同温家宝总理举行中俄总理第十次定期会晤。
2006年3月,总统普京再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俄罗斯年”开幕式和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两国并签署了联合声明,并签署了22个合作文件,涉及政治、外交、能源、投资、金融、交通等领域。5月,吴邦国委员长访问俄罗斯。2007年3月,胡锦涛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年”开幕式。两国签署了联合声明。2007年11月,温家宝总理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出席“中国年”闭幕式。2008年5月23日至24日,梅德韦杰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并发表《中俄元首北京会晤联合公报》。7月21日,中俄外长共同签署两国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线东段的补充叙述议定书及其附图,这标志着中俄4300公里的边界全线勘定。同年10月,温家宝总理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俄总理第十三次定期会晤。12月3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相互致电宣布启动中俄“语言年”。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2009年在中国举办“俄语年”。
2009年5月,吴邦国委员长对俄罗斯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出席中俄议会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同年6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并发表联合声明。10月12日至14日,普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出席中俄总理第十四次定期会晤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八次会议,并共同出席中俄建交60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俄语年”闭幕式。两国发表联合公报,见证了12项双边合作文件签字仪式。9月2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中俄双方正式批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10月27日,中、俄、印三国外交部长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第九次会晤。并签署联合公报。
2010年9月,梅德韦杰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11月15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印度外长克里希纳三国外长在中国武汉举行第十次中俄印外长会晤,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和印度共和国外交部长第十次会晤联合公报》。11月,温家宝总理正式访问俄罗斯并举行中俄总理第十五次定期会晤、温家宝出席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2011年6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中俄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中俄元首关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的联合声明》。9月,吴邦国委员长对俄罗斯进行正式友好访问。10月11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并与温家宝举行中俄总理第十六次定期会晤,双方签署联合公报。
2012年6月5日至7日,普京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双方签署《中国和俄罗斯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等一系列合作文件。12月,温家宝总理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中俄总理第十七次定期会晤,并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
2013年3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期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13年9月,张德江委员长将俄罗斯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出席中国全国人大与俄联邦委员会合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
◆ 中俄军事交流
联合军事演习已经成为中国和俄罗斯两军常态化的合作形式。
◆ 中俄经贸关系: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稳步推进以及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双边经贸合作快速稳定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科技、通信、金融、交通等各领域合作全面、深入开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0年,中国已跃升为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达554.5亿美元。2011年中俄两国贸易额达800亿美元,同比增长42.7%。2012年中俄贸易额再创历史新纪录,达到881.6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11.2%。2012年,中国继续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双边贸易额达881.6亿美元,同比增长11.2%。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3年的上半年,中国继续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对俄贸易额为419亿美元。
◆ 中俄能源合作:
能源合作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2008年建立中俄能源对话机制。2009年5月18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被誉为“中国凤冠最高点”的漠河宣布中俄原油管道中国段正式开工建设。7月3日,俄罗斯议会下院批准了4月份由俄罗斯和中国双方共同签署的《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2011年5月31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与俄罗斯政府副总理谢钦在莫斯科举行了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七次会晤。双方就全面扩大和深化中俄能源合作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
中俄石油管道北起俄罗斯的斯克沃罗季诺市,南至大庆,全长1030多公里,分为斯科沃罗季诺至漠河的俄罗斯段和漠河至大庆的中国段。其中约63公里的俄罗斯段已于2009年4月27日开工建设。
◆中俄文化交往:
在两国领导人的提议下,两国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了“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了“中国年”。为巩固“国家年”取得的成果,两国决定2009年在中国举办“俄语年”,2010年在俄罗斯举办“汉语年”活动。2012年和2013年分别在中国和俄罗斯举办俄罗斯旅游年和中国旅游年。据统计,截至2012年3月,中国有两万人在俄罗斯留学,有很多人学习俄语;俄罗斯有20多个孔子学院,有1.2万俄罗斯人在中国留学,有130所学校开设中文班,有1.5万学生学习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