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常红 张海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今天上午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今年政府重大公共投资及其实施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部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张美兰委员建议,中央应该加大对公共投资特别是民生工程的支持,适当降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配套资金比例。
张美兰委员表示,在科学选择投资项目上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预见,就是结合本地实际,对即将出现的市场情况作出科学判断。二是借鉴,即拿来主义,但和照搬照抄、跟风而上不同,主要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发达地区的做法。在本地刚上的新型项目,结合本地及自身情况有选择地改造实施。三是选择时要选准重点项目,既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为选择投资的项目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为什么要讲以上三条呢?第一,在调研中我们感觉到,中央确实加大了对公共投资项目的投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但是,这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规划编制的方案,有的不合理,有的与本地的实际有根本性的差异。为此,张美兰建议,相关部门应结合本职工作,指导、帮助规划的修编,防止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同时相关部门应树立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的思想。第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是制约公共投资加快步伐的一个瓶颈。公共投资需要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而需要加大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地方,恰恰是欠发达地区,有的地区还是财政赤字的地区为此,张美兰也建议加大中央对重大公共投资特别是民生工程的支持,适当降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配套资金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