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两个”职责 推动人大宣传
九年人大宣传工作的几点体会
周平
2001年12月,我从政府的财贸委员会主任调任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九年来,我认真履行办公室主任抓人大宣传的重要职责和一个基层人大通讯员的职责,推动了秭归人大宣传工作年年上台阶。秭归人大连续7年被宜昌市人大常委会授予人大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本人也多次被市人大常委会评为人大宣传工作优秀通讯员。
一,做好人大宣传必须认识到位。2001年我进人大机关的当年,秭归人大被市以上各种媒体采用的稿件只有28篇,而且基本上都是文字稿件,体裁比较单一,写稿的人也不多。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觉得还是对人大宣传的认识不够到位。为此,我积极呼吁,并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宣传科长,《宜昌人大》编辑和县委宣传部领导分别作报告,进行人大宣传业务培训。通过多方面努力,县乡人大对作好人大宣传工作的认识进一步统一了。大家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加强人大宣传就是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宣传与作好人大工作并没有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加强人大宣传可以促进进一步作好人大工作;加强代表典型宣传,可以促进代表更好地履职;加强人大工作理论研究,可以增强人大工作创新意识,推动人大工作求实创新,进而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增强了县乡人大干部作好人大宣传和理论研究的兴趣,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普遍高涨。县人大机关干部几乎人人写稿,乡镇人大干部也积极写稿,县、乡人大还聘请了一批人大宣传通讯员队伍,从而保证了秭归人大宣传工作一年一大步,年年上水平。2002年被市以上采用的稿件突破百篇大关,到2009年达到865篇,其中国家级211篇,省级202篇。
二,做好人大宣传必须措施到位。八年来,本人认真履行办公室主任抓人大宣传的重要责任,得到了几届常委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常委会主任会议把人大宣传拿在手上与其他工作一同布置,一同检查落实,并从机制和制度建设上研究落实人大宣传工作措施,从而使人大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有了制度保障,进而又提升了人大通讯员做好人大宣传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1,建立领导机制。一是健全了领导机构。常委会成立了以分管主任为组长的人大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检查落实人大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二是主任会议明确,常委会各位主任都必须抓好各自分管工作的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几年来,常委会领导都做到了“三个亲自”即亲自研究部署,亲自与通讯员研究重大新闻的采写,亲自动手写稿。常委会各位主任每年都有调研文章和重要新闻稿件被市以上新闻媒体采用。三是加强检查督办。常委会每年都要召开一次人大宣传工作会议,表彰先进,安排部署,研究和落实宣传工作措施。还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到乡镇现场检查考核和发文件通报等形式进行检查督办,促进了全县人大宣传工作平衡发展。
2,健全责任机制。一是明确机关各委、室责任。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因受机构编制限制没有专门的宣传工作机构,因此,常委会明确各委、室都有人大宣传工作职责,并纳入了干部目标考核内容,从而强化了各委、室和全体干部抓宣传的责任。二是把人大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纳入乡镇人大工作评价体系进行百分制考核,强化了乡镇人大抓宣传的责任,增强了乡镇抓宣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明确县内各新闻媒体做好人大宣传的责任,即利用本级新闻媒体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法制和人大工作的宣传,同时还要积极在上级新闻媒体上大力加强秭归人大工作宣传。
3,健全协调机制。一是明确协调责任。明确规定人大办公室负责全县人大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的指导与协调。二是建立协调制度。每年定期与不定期的与“一府两院”办公室、县内新闻媒体、各乡镇人大和机关各工作委员会进行沟通和协调,整活各方面资源,加强人大宣传。三是加强联动。对重要新闻的采写或重要课题的调研,实行委、室联动,县、乡联动,与县直各相关单位联动等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如2009年4月,县人大常委会分别由1名领导带队,采取与乡镇、与县直相关单位联动,对涉及秭归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重要民生问题的柑橘产业发展、乡村公路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义务教育、扶贫、工业的科学发展等7个专题开展联合调研,形成了有分量和高质量的8份调研报告,得到了县委的肯定和社会的好评,不少调研成果被国家、省、市级媒体采用。
4,健全培训机制。一方面,健全人大宣传网络,加强人大宣传通讯员队伍建设,形成了县、乡、村人大宣传网络。另一方面,通过每年举行的通讯员培训、法律专题讲座和以县带乡实地采访等方式,加强基层人大通讯员培训,从而大大提高了人大通讯员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写作水平。通讯员写稿积极性高涨,上稿率也大大提高。
5,健全激励机制。一是不断修改完善人大宣传和理论研究表彰奖励办法。近年来,秭归人大每年都根据发展变化了的情况,及时修改出台人大宣传和理论研究表彰奖励办法。2008年为进一步推动人大理论研究工作又首次出台了人大理论研究优秀论文评选奖励办法。这些办法,极大地调动了通讯员的积极性,推动了秭归人大的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二是每年都召开人大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表彰会,大张旗鼓地表彰人大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通讯员,大力宣传优秀通讯员的先进事迹,激发了更多的单位和通讯员进一步做好人大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的积极性。
6,健全保障机制。一是在人力上予以保证。一方面,人大机关在采访、调研上需要的人力,机关都予以保证。另一方面,通过协调县内各新闻媒体凡是人大宣传需要的人力也都给予了保证。县广播电视台相对确定2名记者负责人大宣传工作。二是在物质条件上保证。一方面,保证人大宣传所需要的交通条件;另一方面,机关配备8台数码相机,每人都配备了电脑,保证了新闻宣传工作需要。三是在经费上保证。秭归是国家级贫困县,财政预算的工作经费紧张。但是,凡人大宣传所需要的工作经费都给予了全额保证。同时,每年还筹措用于人大宣传奖励兑现的资金都在3万元以上。
三,做好人大宣传必须以身作则。基层人大办公室主任既是人大宣传的组织者,同时更应该是人大宣传的一名普通通讯员。九年来,作为一名基层人大干部,作为一名普通的人大工作宣传通讯员,我拿起手中的笔,重操自己的摄影爱好,及时地、全面的向新闻媒体反映了秭归人大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行使“三权”,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动态、情况和经验,其中大量稿件被采用。近五年来,自己每年在市以上被采用的文字稿件都在百篇以上,被采用的照片都在150幅左右,每年都有新闻作品或调研文章被市人大评为优秀作品。作为一名基层人大办公室主任,我深感要当好一名通讯员,一是要正确处理好人大宣传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众所周知,作为一个基层人大常委会的办公室主任,工作确实多而繁,但这并不能作为不当好人大通讯员的理由。多年来,自己抽时间、挤时间,甚至利用了许多休息时间,撰写了大量的新闻稿件或调研文章,拍摄了大量的新闻图片,应该说不仅没有影响工作,反而通过宣传鼓舞了士气,推动了工作。二是要切实作到脑勤、腿勤和手勤。新闻要新。再好的新闻线索,如果不及时采写,就丧失了新闻价值。2003年初,环境保护引起各级的进一步高度重视,秭归县人大常委会作出永久性保护县城13块公共绿地的决定,我们及时撰写了此新闻并很快被湖北日报头版采用。秭归人大十分重视重大事项和涉及民生问题的监督工作,为此我拍摄的一张组成人员视察绿地保护的照片同年10月8日被《人民日报》采用。三是要未雨绸缪,创造性思维,从平凡的工作中挖掘新闻素材。2006年,秭归人大换届选举开展后,我就认真思考,创意,并付诸实施,终于有所收获。我侧重从充分保障选民行使民主权利的角度,先后采写的《湖北秭归:开展三查,确保选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及4幅图片、《组图:选举现场——选民冒雨投下自己神圣一票》等三篇稿件和9幅图片被《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及时采用。2008年,秭归县茅坪镇建东村一票制直选村官。我觉得这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大进步。选举当日,我利用手中的相机,从不同侧面记录下了选民选举的热情和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豪情。我以《目击“一票制直选”村官》为题,用组图的形式报道了选举情况。这一组照片共6张,很快被《楚天主任》第10期在封二上全部发表。四是要立足基层人大工作实际,加强探索,形成有一定价值的调研或理论成果。近些年来,我结合县级人大工作实际,就人大如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如何加强监督工作,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如何加强人事任免工作,如何加强人大宣传等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每年都有3篇以上的调研文章被市以上媒体采用。如《突出三大问题,健全三大机制,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需实行“五制”》、《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基层人大工作》、《人大宣传应该注意的问题》、《许可对人大代表采取强制措施的思考》等调研文章先后被《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人民代表报》等新闻媒体及时采用。这些调研成果既起到了交流作用,又促进了我们的工作。
我今年已经52岁。只要还在人大机关工作,我将继续用我手中的武器,为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法制建设和人大工作尽心尽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湖北秭归县人大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