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2012年2月8日上午,石河子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石河子党校会堂隆重开幕。
兵团党委常委、兵团副政委、师市党委书记、八师政委卢晓峰主持会议,市长王平海作政府工作报告。
石河子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执行主席卢晓峰、李文毅、谭建新、母隽、庄建武、张广新、康文华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大会主席团成员及师市党委常委、驻石单位领导、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在主席台就座。
国徽闪亮、红旗鲜艳、鲜花绽放,当日的党校会堂喜庆而庄严。
大会应到代表200名,实到179名,符合法定人数。
10时30分,卢晓峰宣布大会开幕。会场内响起了雄壮的国歌声。
在热烈的掌声中,市长王平海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三个部分:过去四年的工作回顾,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2012年的主要工作。
过去四年成就辉煌。王平海在报告中说,市八届人民政府自2007年12月组建以来,在师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自治区、兵团党委一系列决策部署,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团结实干,提前一年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过去四年,是广大市民生活明显改善的四年。财政投向社会民生资金总额49.8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73.8%,是民生投入力度最大、城乡居民受益最多的时期之一。预计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石河子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郊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000元、10052元、11641元,是2007年的1.6倍、1.7倍、1.6倍。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9辆、电脑67台、移动电话177部。惠及全民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过去四年,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四年。预计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169亿元,是2007年的1.9倍,年均增长17.8%;人均生产总值5.4万元,是2007年的1.9倍,年均增长17%;全口径财政收入41.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3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3.2倍、2.9倍,年均增长34.1%、30.4%;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3亿元,年均增长29.3%,是我市经济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过去四年,是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高的四年。北工业园、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初具规模,南山新区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7年的37平方公里增加到54平方公里。累计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4.2亿元,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天蓝、地绿、水清、夜明”的人居环境巩固提升,我市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顺利通过 “中国人居环境奖”复查验收。
未来五年,石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无限美好。王平海说,石河子市将在统筹推进“三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重点,突出抓好电力能源基地、物流园区、铁路运输体系建设,突破瓶颈制约;在增强发展活力过程中,以招商引资、外引内联为重点,借助外力后发赶超;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以南山新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为重点,做优做美石河子;在民生建设过程中,以提高职工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为重点,让全市各族人民生活得更加舒心、更加幸福。我们将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环保优先理念,坚决做到所有开发建设始终遵循资源利用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全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政府工作经得起历史检验、得到群众认可。我们坚信,在师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市民的不懈奋斗,更加宜居、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戈壁明珠”一定会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2012年,石河子市人民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0%,其中一产增长6%、二产增长21%、三产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3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投向社会公益事业及民生建设领域的资金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7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城郊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14%,石河子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
围绕上述目标,市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实力;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跨越的序幕已经开启。王平海号召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师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凝心聚力,扎实工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谱写石城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在石的自治区人大代表和出席石河子市九届一次政协会议的全体政协委员,垦区各农牧团场(处、乡)、机关部局的领导列席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