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甘肃 > 新闻报道

甘肃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听取省高院报告

来源: 兰州晨报  浏览字号: 2010年01月28日 09:56

  集中力量严查职务犯罪 继续深入打击黑恶势力

  兰州晨报讯(记者 田月 首席记者梁峡林)1月27日,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梁明远向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作《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称,去年,我省法院系统共受理各类案件141819件,同比上升4.9%,审结135205件,同比上升5.3%,结案率95.3%。审结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案件608件840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11人。

  审结一批黑恶暴力大案要案

  梁明远说,去年,全省法院依法打击犯罪,共受理刑事案件12887件,审结12679件,结案率98.4%。共审结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毒品犯罪案件4324件,判处犯罪分子5771人,其中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罪犯2316人,占40.1%。

  其中,被告人吕振宙等6人,组成犯罪团伙,在兰州、西安等地多次抢劫、杀人,致死8人,重伤1人,依法以抢劫、故意杀人等罪判处6被告人死刑,已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被告人白本龙等26人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在平凉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有组织地从事强迫交易、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拘禁等犯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至1年6个月。通过严惩严重刑事犯罪,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11名县处级以上干部受到惩处

  去年,全省各级法院依法审理职务犯罪案件,共审结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案件608件840人,其中县处级以上11人。其中,原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杨书昌,利用在国有公司担任主要领导的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挪用公款,给国家造成特别巨大的经济损失,数罪并罚,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9年。

  同时,依法惩处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共审理生产、销售伪劣食品、药品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走私、抗税、金融诈骗、制贩假币等案件191件,判处犯罪分子222人。

  认真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具有法定从轻、减轻和免除刑事处罚情节的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理。共判处缓刑、管制及免予刑事处罚4183人,对不构成犯罪的41名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对正在服刑的4627名罪犯依法办理减刑、假释,促进罪犯改造。

  1858名陪审员参与审案4485件

  去年,全省各级法院共受理民事案件88809件,审结86633件,结案率97.5%。依法审结婚姻家庭、相邻关系、损害赔偿、债权债务和侵权案件4400件。化解行政争议,共受理行政案件1248件,审结1204件。同时加大执行力度,共受理执行案件36404件,执结32333件,执结率88.8%,执行标的金额21.97亿元。截至2009年10月31日,全省各级法院共清理出2007年底前未结的执行积案38833件,清理率100%。

  加强调解工作,推动和谐司法。共调处各类一审民事案件35630件,占一审民事案件总数的45%。认真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截至目前,全省共选任人民陪审员1858人,人民陪审员共参与审理案件4485件。

  今年将继续加大打黑除恶力度

  《报告》指出,今年,我省各级法院仍将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加大打黑除恶力度。继续推进量刑规范化建设,加强刑事被害人救助、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和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抗、促进和谐;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司法原则,提高调解质量,注重调解效率,努力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审理好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教育、医疗、住房、环保、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方面的案件。

  同时,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健全首问负责、服务承诺、办案公开、文明接待制度,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推广便民诉讼网络、巡回审判、繁简分流、诉调对接等成功做法,减轻当事人诉累,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司法救助力度,真正做到一切服务群众。

编 辑: 唐志强
责 编: 唐志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