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陈小川带队调研石马河污染整治情况
7月27至28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小川带队到深圳市、东莞市和惠州市,调研地跨三市的界河——石马河污染整治的情况。省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劳应勋,副主任委员郭德勤、潘大林参加了调研活动。省环保厅总工程师陈铣成、监察分局局长周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光明,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张继雄、副主任吕兢、副市长吴道闻,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木林、副市长黄锦辉等陪同在相关市的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东莞石马河调污工程、惠州潼湖流域养殖场清拆情况和深圳观澜污水处理应急工程、龙华污水处理厂、清湖人工湿地等,并召开石马河污染整治情况汇报会,听取了省环保厅和三市关于石马河污染整治情况的汇报。
陈小川指出,加快石马河污染整治、保障东江饮用水源安全,是今年常委会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省环保厅作为主办单位积极开展有关工作,深莞惠三市按照《深、莞、惠界河及跨界河综合治理计划》,积极推进石马河污染整治,取得一定的成效。东莞市在石马河流域建成运营12家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58.5万吨。惠州市大力清拆潼湖水系养殖场,自2008年起累计清理非法养猪场657户,清理生猪14.09万头,基本完成清理任务。深圳市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实施了流域禁批、限批措施。三市能充分认识到各自的责任和存在问题,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关于下一阶段石马河污染整治工作,陈小川和调研组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省环保厅要尽快报请省政府批准下发石马河污染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河流治理的目标、途径、协调机制和年度任务。二是深莞惠三地政府要更加重视石马河污染整治工作,加快制定各自的整治方案,做好流域产业规划、环保规划和城市规划,抓紧研究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石马河污染治理力度。三是针对三市整治工作不平衡问题,深圳市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流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率;东莞市要加大流域内河涌污染整治力度。四是将潼湖污染整治与潼湖湿地保护结合起来,研究建立潼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据了解,石马河是东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深圳市宝安区的大脑壳山,流域面积1249平方公里,全长88公里,跨深圳、惠州、东莞三市,上游为深圳市观澜河。石马河主要干流水质为地表水V类,局部段水质为劣V类。
(省人大环资委办公室 陈洁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