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科文卫委员会 > 委员之声

李志坚:发展食品物流 确保食品安全 方便百姓生活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0年08月23日 14:19

    628日上午,在教科文卫委员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上,李志坚副主任委员在听取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落实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情况的汇报后,提出以下意见:对于报告中提到“现代物流渠道”这几个字、这个举措,我非常赞赏。现代物流渠道对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实可以发挥事半功倍的关键性作用。日前,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介绍了英国一个现代家庭食品用品配送中心,该中心一天要接到1.6万件订单,据说覆盖了60%的英国人口。中国的食品监管量是非常之大的,我们不能不讲集约,完全分散受不了,但完全集约也不行。因此,必须将现实的针对性和必要的前瞻性结合起来考虑。建议选择一、两个城市,建立几条现代食品物流渠道,这在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前几天我参加了在京全国人大代表的一次考察,其中有一个调查是关于“老年饭桌”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尖锐,很多老年人要去那里吃饭。某机关发的一个条例,指出可采取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食堂,就近对群众开放。于是,有的老百姓就拿着报纸要进该机关去吃饭,但是该机关传达室说,我们没有接到通知。类似地,国家体育总局搞的一个全民健身的规定中也提出,内部的体育设施要优先向附近群众开放。但是,这一条规定迄今也没有落实,理由是不能影响国家队的训练。可到了田径场一看,几乎整天都没有人。说到底,管理人员就是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在对于老年人饭桌的问题,机关对外开放根本没有做到,而且也根本不可能做得到。我认为,组织这种小饭桌要靠居委会做很费劲,他们要找房子,找适合的厨师,价钱还要便宜(有调查说老年人能接受的价位高限是8元),因为不便宜老年人就吃不起,也会有意见。这样费了很大的劲,坚持了两个月又不行了。其实现在物流、速递是非常方便的,我们在网上买东西也非常便捷,只要轻松点击,就可以货到付款,或者提前付款,两天之内肯定送达。试想一下,如果北京市建立几条老年人餐食的物流配送渠道,将来绝对可以事半功倍。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技手段结合起来运用,就会在足够的规模下,既加强监管,又节约成本,还能方便百姓生活。因此,你们所说的“现代物流渠道”是应该进行大胆尝试的事情。(张传声整理)

编 辑: 苏大城
责 编: 杨胜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