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岸区: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城市环境整治
南岸区人大常委会以开展“代表行动”活动为契机,组织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城市环境整治,通过随机抽查、上下联动等形式对该区城市环境进行了集中视察检查,有力促进了城区面貌的全面改观。
南岸区:在“同频共振”中彰显监督力量
“再也不用踩着砖头过那条污水横流的公路了!”日前,南岸区龙门浩街道觉林寺107号附近百余户居民,终于放下了两年以来的一块“心病”,争相转告这一盼望已久的喜讯。
觉林寺107号有数幢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居民楼,居民出行全靠连接附近防空洞至南弹路的一条小公路。“7.17”洪灾、“8.4”洪灾的发生,使得这一地区下水道严重堵塞,加之不少居民在家中自建厕所,这条道路长期污水横流、臭不可闻。屡次整治无果,居民们只得无奈地在污水中扔几块砖头为出行垫脚。
居民们的抱怨,让南岸区人大代表、龙门浩街道下浩社区主任刘作莉很焦心。经过实地调研,她随即依法提交了《关于彻底整治觉林寺107号旁下水道堵塞的建议》。“建议提交没几天,相关单位很快到现场进行了勘察,及时进行了彻底整治。”刘作莉代表欣慰地告诉记者。
“以上只是今年区人大在组织开展的‘代表行动’工作中,全区各级人大组织代表,围绕视察监督治‘四乱’活动,积极参与,依法履职,取得明显效果的一个缩影。”南岸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汤传英说。
重履职:创新检查监督方式
4月16日,由南岸区近百名人大代表组成的“市场”、“市政”、“建设”、“交通”四个小组,分别同时对全区“四乱”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项视察。而在视察开始之前,举行了一场简短的抽签仪式,从推荐的32个点中,随机抽出旧车交易市场原址、四公里农贸市场、西计广场二手手机市场、南路社区公园、协信城、枢纽工程、融侨、南坪东路等16个重点区域,作为当天的视察对象。
据了解,像这样以随机抽签的形式来确定被视察对象的做法,在南岸区人大常委会的专项视察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汤传英告诉记者,这是区人大监督工作方式的一种创新,早在去年就进行了尝试,并一直延续至今,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工作的真实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此促进工作,推动落实,提高视察效果。
由于没在事前“打招呼”,被视察对象不知道要查看哪个点,来不及做准备,因此日常工作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就真真切切地呈现在了视察组面前。如在四公里农贸市场,视察组成员发现:路口人车抢道的现象还存在,一些无证无照报摊还在继续占领着人行道,背街小巷中仍悬挂着不少凌乱的广告牌。而在上新街转盘处,情况也不容乐观:人行道上的地板砖已严重松动,踩上去里面的污水溅得满裤管都是;不少客货车辆仍然我行我素地占据着本来就狭窄的人行道,过往行人怨声载道。对此,视察组一一指出,并现场提出了相关整改意见和要求。
通过当天的实地视察,人大代表们一致认为,通过前段时间的整治,与以往相比,南岸区部分地区的脏乱差现象目前尽管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还有不少死角,工作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主次干道与背街小巷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四乱”各乱之间的整治不平衡。二是不全力,各相关责任部门、社会单位没有完全做到全力以赴。三是不深入,整治重点仅局限于中心区域、主干道,在全区范围尤其是背街小巷没有全面开展。四是不彻底,部分区域的整治不到位,仍留有“尾巴”,整治后有反弹,与整治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
当天实地视察结束后,近百名人大代表又坐下来,与政府及有关单位负责人面对面地交换了意见,从主客观上共同冷静地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随后,代表们还对全区“四乱”整治工作及效果当场进行了投票表决,结果显示:90%的代表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
重行动:上下联动“同频共振”
今年初,南岸区人大就着力突出紧扣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积极有为地组织开展好人大工作,特别是在组织开展的“代表行动”主题活动中,更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人大履职工作实际,把党委工作的重点、政府工作的难点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作为人大工作的着力点,精选视察、检查监督内容,改进形式,创新方法,增强监督实效。
“其中视察监督治‘四乱’活动,就是区人大今年一系列监督组合动作中的一大重点履职工作。”汤传英称,“四乱”整治工作既是今年区里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为确保对这项工作的监督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经过反复征求意见、调查研究,区人大决定将其作为今年“代表行动”视察监督活动内容之一,做到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助推该项工作顺利推进。
据介绍,为确保视察监督治“四乱”活动有声势、有特色、有实效,活动按照分级负责、统分结合、上下联动的原则和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开展,切实做到了统一部署与上下联动相结合,专业小组专题活动与地区代表小组活动相结合,实现了促进代表依法履职水平有新提高、助推“五个南岸”建设迈上新台阶、务求“代表行动”主题活动取得新成效这三个目标。
事实也正如此。如在该区人大4月16日组织开展的大型视察监督治“四乱”活动中,就表现出四大特点:一是上下联动,有近百名全国、市、区、镇人大代表参加;二是前瞻性强,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视察监督,南岸区人大开了全市人大今年在此项工作上的先河;三是重点突出,此次视察围绕城市管理的四大难题,紧扣城市管理工作重点;四是用推荐和随机抽查的方式确定视察点,增强了代表的履职积极性,效果明显。
对于在本次组织开展的视察监督活动中,代表们表现出来的高度负责的履职态度,区政府副区长杨才明很是感慨。他说,如代表们在视察中提出,要对照全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新目标和新要求,认真查找问题,不怕亮丑,找出差距,进一步找准下阶段整治的重点和方向;进一步明确“四乱”整治各部门的责任,层层负责,抓紧整治,特别是对整治工作较差的地区,要加强协调,整体推进;要建立机制,巩固成果,保证不反弹、不回潮,保持白天晚上一个样、晴天雨天一个样、检查不检查一个样……
“本次区人大的视察监督,让我们发现了当前我区‘四乱’整治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特别是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实事求是,很有见地,指明了我区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杨才明对代表的履职水平表示肯定。
重落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根据区人大视察监督治“四乱”工作方案和要求,视察后,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随即对本次视察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依法提交给区政府及“四乱”整治办公室、相关责任单位进行了整改落实。
在接受人大代表的视察监督后,按照区人大的要求,区政府及相关单位和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各项整治落实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再一次掀起了“四乱”整治的新高潮,并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据了解,目前,区市政、交通、公安、街镇等相关单位协调配合,一举取缔了该区经营长达20年的旧车交易市场、二手手机市场、宠物市场、装修灰桶市场等,一举改变中心地区脏乱差现象。接着,又一鼓作气全面进行了户外广告整治工作,共计拆除户外广告牌395块共计3.93万平方米,清理广告画770处共计1.03万平方米,整治店面招牌505块,共计2167平方米,在全市主城各区中率先完成广告整治任务。同时,进行占道亭棚整治146个,减量48%,提前完成了市政府要求两年完成亭棚减量40%的目标。
针对代表们提出的加大对违法占用人行道停车行为的执法处罚的意见,区政府及有关单位和部门依法执法,再次清理,取缔占道摊点2150个,共处罚车辆592台,罚款39.2万元,并强化了清扫保洁,从五一开始对繁华窗口范围街面的冲洗由每天的2次调整为3次。此外,栽植乔灌木97.09万株,美化绿化了南坪枢纽广场、学府大道、南滨路等窗口地区和其它重要地段,完成南坪北路、南坪西路等迎检线路沿线鲜花布置30万盆。
大力整治改善了交通秩序,基本完成大南坪地区交通标志、标线及标志牌的更新改造,新增交通标志牌70块,设置交通隔离墩1100米,改扩建红绿灯系统2套。特别是交通违法问题曾一度突出的金紫街、旧车市场、大石路、青龙路、四公里广黔路口、学府大道二塘路口等重点路段,在经集中力量整治后,目前道路交通秩序基本达到了畅通、有序。“占道停车、人车争道的现象几乎没有了,比以前干净、畅通多了。”长期跑这些路段的出租车司机李红明感到很满意。
为进一步助推全区“四乱”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南岸区人大还成立了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研究课题组,全面开展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的探讨完善。“目前课题小组已形成建立长效机制的初稿,在其中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得到了区委、区府有关领导的高度赞许。这对从根本上改变经验式、突击式、粗放式的城市管理模式,必将提供有力的借鉴和指导。”汤传英称。
记者 廖灿勇 通讯员 王欢
《公民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