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大在巫溪县开展“代表行动”调研
3月31日至4月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远牧带领市人大内司委、办公厅、人事代表工委和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市旅游局、市教委、市农委的负责同志冒雨到巫溪县开展“五个重庆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调研。
在该县文峰镇三宝村脱毒马铃薯种源基地,巫溪县农委主任牟维平详细汇报了该基地的建设和生产情况,当听到这里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种源基地时,余远牧副主任说,科学就是生产力,要尽快将科技优势转化成商品优势,为广大农民增产增收出力。当余远牧的小车驶向三宝村的村级公路时,看到用水泥硬化了的公路,他又问村党支部书记苏波资金是怎么解决的。苏支书说:国家补助了部分,差的就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来筹集,最后不足的资金是村上的村民自愿捐助的。余远牧点头表示赞许。
大雾弥漫,田野中飘来阵阵花香,不知不觉又来到了村民阮庆龙的家。从村支两委班子、公路、人畜安全饮水建设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余远牧和阮庆龙一家拉起了家常。“县、乡人大代表也在开展‘五个重庆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没想到市人大领导和市人大代表也来了,人大代表真是与我们心连心啊。”阮庆龙说,全村2009年户均饲养母猪达1.6头,并且大力发展蔬菜种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不少农户建起了农家乐,现在是民风纯朴,村民自治步入法制轨道,“三项制度”进一步落实,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改善。余远牧说:村党支部是党的组织细胞,就农民增收来讲,一是要有一个好的支部;二是要政务公开,要讲民主;三是要有一至二个好的支柱产业。
在棱角乡凉水村,余远牧一行查看了该村的林下种菇和林下养鸡等林下产业发展情况。他说,自己看了不少林下养鸡的,巫溪县的很有特色,是真正的林下养鸡。一是利用生态资源;二是养殖方式突出自然特色;三是群众拥护,增收效果好,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余远牧一行先还先后视察了凤凰工业园区、巫溪中学、珠海实验小学、城市建设和城市建设规划馆。
座谈会上,巫溪县委书记郑向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宗定汇报了巫溪县委工作和全县“五个重庆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开展情况。张宗定在汇报中说,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的要求,巫溪县及时召开动员会,并印发《致人大代表的一封信》。第一阶段,全县共召开各种形式的动员会35次,印发宣传资料6000多份,撰写简报、新闻稿35篇。同时以“四加二”、“十带头”为载体,以“四级联动”、与周边县联动的方式创新特色,在巫溪的1500多名人大代表围绕“四城同创”工作、“万元增收工程”、通达通畅工程、森林工程、推进巫溪旅游以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等方面作了大量艰苦扎实的工作。自“代表行动”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全县人大代表主动化解矛盾纠纷25起,结对帮扶贫困户1500户、5823人。
余远牧认为,巫溪县经济基础虽差,自然条件恶劣,但在县委的领导下,城乡变化很大,各项工作很有成效。同时对巫溪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代表行动”活动中,不仅完成规定动作,自选动作也很有特色,并且与周边县联动解决本县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不断创新“代表行动”的活动方式,很值得推广和借鉴。对于巫溪县委提出需要市里支持和解决的困难,余远牧表示将按照人大的工作程序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议,努力推动“五个重庆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巫溪县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人大代表的一份力量。
巫溪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部分市、县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各委室负责人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汇报会。
编后: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4月份的工作安排,本月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围绕“代表行动”主题活动,整合市人大各专委会和常委会各工作部门力量,深入各区县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各区县“代表行动”开展情况,掌握基层“代表行动”进程,解决活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促进和推动“代表行动”主题活动向纵深发展。
在这次大调研中,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身先士卒,为人表率,从陈光国主任,到常委会的各位副主任,都分别承担了部分区县的调研任务。余远牧副主任率领市人大机关及政府有关部门人员到巫溪县的调研,打响了这次调研活动的第一枪。他们不仅深入区县听取汇报,还深入到村舍、农户家中,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调研活动取得实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