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人大常委会举办预算与监督法制讲座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媛媛) 12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举办预算与监督法制讲座。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安树彦主持并讲话,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市政府有关部门参加了讲座。
讲座中,市财政局局长魏文忠、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周晓杰分别就《预算法》和依法审查监督政府预算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说明和讲解。
安树彦就做好人大预算监督工作讲了意见。他强调,预算监督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大常委会的一项法定职权和法定职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评价政府全部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点,也是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
安树彦指出,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预算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预算监督工作将会出现以下变化。一是由预算的平衡性向预算的完整性延伸。在审查监督预算时,既要看收支是否平衡,更要看收支是否完整,看预算报告是否全面反映了政府的财务信息,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预算。二是由预算的整体把握向重点领域延伸。我们审查监督预算,要在把握政府预算总体盘子的同时,重点突出对民生投入的监督,包括教育、医疗、社保、卫生、科技、城建、交通、三农等等,把监督的重点逐步延伸到民生领域。三是由支出效用向支出效率延伸。在审查监督预算时,不仅要看哪些方面有支出、支出多少、是否合法、合理,还应该立足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督促做好绩效考评和效益审计,确保支出的各项资金,经过预算执行单位的使用,能够很好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且有较高的效率。四是由人大监督向社会监督延伸。近年来,政府的财政预算越来越透明,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从人大角度来说,意味着要督促和支持政府实行透明预算,同时向社会公开人大预算监督的过程和内容。五是由事前、事后审批向事中执行过程延伸。六是由委员会、常委会审查监督向借助外力参与审查监督延伸。借鉴省人大和外省市的经验成立预算专家组、专家库,邀请高等院校和财税、审计部门专家,在财会、农业、科技、卫生等领域具有专业特长的代表,人大从事过财政、审计工作的领导来担任专家,借助他们的专业优势,做深、做细审查工作,提高预算监督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