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全国人大代表樊芸:建议将民营经济发展质量
纳入地方考核机制

来源: 央广网  浏览字号: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联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董事长樊芸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就完善退市机制、社保基金、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分享自己的观点。
  4届全国人大代表、17年履职期间,“三问财政部转移支付”“四问证监会”的敢于直言让樊芸被大众所熟知。“其实我不是关注‘热点’,我关注的是人民和国家需要突破的堵点和难点。如果我提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会不停地思考它的突破点到底在哪里?如果不突破这个问题,我好像就有点不甘心。当然问题也不是今天建议,明天就能得到解决的,今年不行,明年再来,本届不行,下一届再来。有的时候这个问题时机成熟了,你再推一把,它可能就能落地了。”在不停的“推一把”中,樊芸推动了一个又一个民之关切问题的解决。
  今年全国两会,樊芸继续关注资本市场、关注民营企业、为中小投资者利益发声。
  建议完善退市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退市是A股市场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A股退市机制也已经历多轮改革。随着退市新规出台,A股退市逐渐常态化。樊芸表示,随着资本市场强化监管,企业退市标准将更加严格,企业退市后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她认为,考虑到企业退市后的一些法律关系,有必要在企业和股东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并根据情况在企业退出时增加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环节,同时,加强对壳资源炒作的的监管,以切实保障中小企业投资者权益。樊芸表示,希望能在破产法中增加退市机制的相关条款,统筹解决企业退市后的相关问题。
  另外,樊芸还建议对证券法进行修订,增加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的域外适用管辖权的相关条款。樊芸认为,部分赴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若出现违规问题将影响中国企业信誉环境,同时,投资于这类公司的国内机构主体也面临资产处置权利难以保障等困扰,亟需完善立法解决。她表示,鉴于以上情况,有必要尽快调研、修订证券法,增加中国企业赴境外上市的域外适用管辖权机制,提升国内投资者的话语权和资产处置权。
  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用创新的模式支持科创企业的发展
  樊芸表示,科创企业固定资产有限,往往在申请金融机构支持的时候,没有什么抵押物。建议把科创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专有技术商标、著作权等无形资产进行质押,或者通过考核中小企业用电量、科技人员的征信记录等指标对其进行融资。“我们的金融机构不能用对传统企业的方式来要求科技创新型企业,必须用创新的模式来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樊芸说。
  建议将民营经济发展质量纳入地方考核机制
  樊芸建议,要将民营经济的发展纳入地方干部考核机制,例如民营企业的数量、发展程度、经济效益、缴纳税收、解决就业数量等。“借民营经济促进法这样一个立法的机会,在机制上加强对地方干部民营经济方面的考核,有利于激发市场的活力,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樊芸认为,要谈民营经济,就要和民营企业家结合起来。“这实际上是一个投资者信心的问题。”樊芸表示,“近几年,不少民营企业家带着一些产业工人,不仅要面临资金、融资方面的压力,还要发工人工资、房租、水电以及社保,压力很大,要保护民营企业家的投资者信心。”
  同时,樊芸提到,要谈民营经济,还一定要和国有企业结合起来,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推动民企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记者 牛谷月)
编 辑: 刘海滨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