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 > 代表学习

铁肩担道义 学法扬正气

——2011年第五期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履职学习班侧记

陈庆立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2年01月21日 10:00

    201111月中旬,北方已萧瑟深秋,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仍然温暖如春。深秋的厦门依然山青水秀,枝繁叶茂,繁花似锦。据当地人介绍,连续几天的小雨过后,温度在几天内从30度骤降到了20度左右,有了些许凉意,尽管如此,这样的气温对于来自北方的我们来说,还是有些小小的时空穿越感。大家纷纷脱下厚厚的棉服,惬意地享受如春的景色和习习的海风……

    2011年第五期全国人大代表专题学习班选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该学院是财政部直属的三大会计学院之一,是培养国家会计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幽居山之一隅、海之一角,山环水抱,鸟语花香。园内一棵棵小树千姿百态,一丫丫草坪青翠俊美,一条条小路曲折蜿蜒;回廊节节相扣,亭台错落有致,湖水灵动清澈;报告厅、教学楼、师生公寓这一座座楼宇如镶嵌在山水画间,令人身心静谧……无疑,这是一个适合潜心学习的幽静之地。

    学习班的举办得到了当地省市人大和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大力支持。在开班式上,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王美香主任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祝贺本期培训班顺利开班,并向前来参加的200多位人大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她说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代表履职学习工作,近年来每年都举办多期专题学习班,本期学习班已经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在厦门举办。代表履职学习为提高代表依法履职能力,行使好代表职权,发挥好代表作用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连宁介绍了2011年代表履职学习情况,提出了此次学习的目标任务,并指出:去年新修改的代表法,在代表应当履行的义务中,增加了“加强履职学习和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的内容。

    专题热点显特色 报告饕餮意未尽

    每期代表履职学习班都有确定的专题和特色,本期学习班以法律学习为主题,内容安排上除了法理学、宪法和代表法等专题报告外,还播放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铸法》,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景。同时,结合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安排了关于社会管理和司法制度方面的专题报告。专题报告由中央政法委和“两高”的有关领导同志主讲。声情并茂的演讲和对案例鞭辟入里的分析,使专题学习达到了预期目的。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确定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通过学习,代表们深刻认识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对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和重点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要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有代表谈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社会立法工作的关系时说,要加强社会管理,就必须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立法工作,依法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社会服务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对司法工作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盼。通过学习,代表们进一步理解了司法公正的内涵,了解到现实生活中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和我国目前司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公正司法的思路和举措,为我国即将进行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打下了基础。

   通过观看纪录片《铸法》,代表们全面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对立法与司法的相辅相成有了更理性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每一项立法都能体现出宪法精神,体现权利、机会、资源的公平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并不意味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立新法、修旧法的任务仍然繁重,必须通过民主立法、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是协调立法中各方利益关系、集中民情、反映民意的民主渠道,通过人大代表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立法参与权。

    闽台一家亲  两岸不解缘

    为了解福建省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学习班特地安排代表们赴泉州参观闽台缘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是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的西湖之畔、清源山下,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运用闽台两地传统建筑“出砖入石”的特色工艺,红白相间,浑然天成,充分体现了海峡两岸的人文精神与地域特色。

    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2万平方米的大型景观广场,一对九龙柱挺拔伫立,前面还有一块巨型砻石卧碑。卧碑与九龙柱组合寓意深远:九龙吐珠象征海峡两岸同胞同为龙的传人,两岸关系坚如磐石。

    穿过广场,就步入了气势恢弘的主体建筑。主题馆《闽台缘》的展厅,展示面积达3千多平米,按照海峡两岸的“五缘”文化(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法缘相循、商缘相连、文缘相承),从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角度,通过七个部分、二十一个单元、八十七个组合,以殷实的实物、文献、图片、音像等资料,用举证、对比等方法,综合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从地理、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科学、充分地阐述了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人民与台湾同胞一脉相承、手足情深的历史事实。目前,闽台缘博物馆已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团中央确定为两岸青少年交流基地

    通过这次参观考察,代表们既了解我国闽南文化、闽南历史,又深入具体地了解两岸悠久的渊源。代表们纷纷表示,海峡两岸同文同种,应当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更应当站在历史和民族的高度,顺应历史潮流,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繁荣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只有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才能做到依法履行代表职责,更好地参与全国人大的立法监督工作。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并且把专题学习的成果运用到履职实践中去,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关注的问题,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这次履职学习正是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几天的学习很快结束了,许多代表还沉浸在专题学习的氛围中,意犹未尽。带着期许、带着感悟,内心的使命更加坚定,他们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希冀,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上阔步前进!

    (作者系全国人大培训中心副主任

编 辑: 苏大城
责 编: grac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