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 > 代表学习

从成都专题学习班看代表培训的意义

陈庆立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2年01月21日 11:19

    按照2011年全国人大关于代表履职学习的工作计划,今年五、六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四川成都举办了两期全国人大代表专题学习培训班,来自全国30余个选举单位的近400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集中学习培训,并考察了四川灾后重建情况、成都市城乡统筹发展情况。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代表综合素质

   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要把我们的事业顺利推向前进,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人大代表的理论素养。成都代表学习班加强了代表的理论学习。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法理学。通过听取中央党校和山东大学两位教授的讲座,代表们进一步理解了法的起源、本质、特征和作用,尤其是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特征,站在理论高度认识了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作用。这对于代表在履职中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二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有关重大问题。三是学习宪法理论知识。近年来,代表学习班始终把宪法作为代表学习的必修课,这对于代表们加深对宪法精神实质特别是我国政治体制的理解,从而自觉地宣传宪法、维护宪法、实施宪法,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更好地依法履行职责,具有重要意义。成都举办的两期学习班,着重介绍了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起草1982年宪法过程中对国家政治体制设计的深谋远虑,以加深代表们对宪法精神实质特别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四是学习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需要理论的指导。这次成都学习班很好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既有理论学习,也有实践经验总结,还组织代表进行了实地考察。就理论学习而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教授做了一个很好的专题讲座。他从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现实困境入手,阐释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制度的相关理论问题,并结合成都市城乡统筹的社会实践,对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恩格斯说过:“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全国人大代表要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参与全国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需要清晰的理论分析。成都学习班正适应了代表急迫的理论学习要求。

    二、加强国情学习,不断提高代表的依法履职能力

    人大代表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履行代表职责,必须对国家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受教育程度、社会职业、生活经历不同,导致其对现实的了解和把握存在差异,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代表作用的发挥。因此,让代表充分了解和掌握我国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总体情况,是切实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成都举办的专题学习班,安排了听取成都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情况的报告和四川省灾后重建情况的报告。汶川地震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下,四川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灾后重建工作。在学习班上,四川省领导就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全面介绍。灾后重建工作的高速高效,使代表们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到党在领导人民重建家园中所起的中流砥柱作用。四川灾后重建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紧迫性,也促使代表们进一步思索如何从法律层面完善我国的救灾制度和自然灾害预防体系。城乡统筹发展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还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它既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成都市作为城乡统筹的试点城市,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成都市人民政府在介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经验时指出,成都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实际,从破解“三农”难题入手,抓住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个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探索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和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在城乡基层推进经济市场化、社会公平化、管理民主化改革,从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成功战胜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并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初步形成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良好局面。代表们普遍认为,听取专题情况报告后,对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有了更为全面系统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点、难点,了解了应对困难的对策措施。在分组讨论时,来自各地的代表还就自己所在地的城乡统筹发展情况做了介绍,并与成都市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使代表们对全国各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情况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这些对于代表进行相关的考察、视察,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三、搞好专项考察,不断增强学习实效

    在听取有关部门对成都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介绍后,为了使全国人大代表对成都市的发展情况有更直观的了解,学习班组织代表开展了实地考察、走访。代表们在郫县、新津考察了政务中心,并就农村的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土地和房屋的确权与流转等问题与干部群众进行交流。代表们还参观了村民集中居住区,走访了新型社区的农户家庭,考察了便民服务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农技服务中心、农村产业园区等。通过实地考察,代表们深刻认识到,“十二五”期间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意义重大,任务紧迫。大家一致认为,我国领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条件差异巨大,因此城乡统筹应因地制宜,从本地实际出发,找寻一条适合当地的发展之路。同时,各地也应加强相互学习与借鉴,尤其是成都市在探索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方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如农村土地和房屋的确权与流转制度,始终坚持自愿自主原则等,各地可以适当参考借鉴。代表们还就考察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对如何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法制保障进行了深入思考。不少代表表示,回去后要就此次成都学习与考察进行总结,结合自己所在地的情况撰写相关议案、建议。代表们在听取了四川省关于灾后重建的报告后,对汶川的彻底关、映秀、水磨和北川的新老县城等地的灾后重建进行了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到了四川灾后重建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四川人民从悲壮走向豪迈,灾后的四川处处显出勃勃生机,“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民谣在四川大地到处传唱。代表们一致认为,到灾区考察,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当前形势下,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作者为全国人大培训中心副主任)

编 辑: 苏大城
责 编: 杨胜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