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 > 代表学习

不断学习是代表有所作为的基础

十二届全国人大第19期代表学习班侧记

来源: 法制日报  浏览字号: 2017年10月24日 08:44

    □ 法制日报记者  朱宁宁

    9月29日上午,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一场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工业革命》的专题报告,让台下38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听得意犹未尽。这些来自祖国各地的代表当中,有党政领导,有教授、企业家,还有来自最基层的农民工,所有人都听得聚精会神,会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报告结束后,数十名人大代表将报告主讲人、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信息学院副院长刘云浩团团围住,争相互留联系方式,并继续交流有关人工智能方面的话题,场面十分热烈。

    9月26日至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19期代表学习班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380余位代表参加。作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的“收官之战”,除了这场讲座,本期学习班还安排了财政部副部长刘伟作财税体制改革的专题报告、卫计委副主任马晓伟作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报告、国防大学教授姜鲁鸣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报告。一场场精彩而专业的报告,让台下几百名代表大呼过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加强代表思想政治作风建设,强调各级人大代表要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履行代表职责,模范遵守宪法法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人大的工作能否取得积极成效、国家机关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体现在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实际工作中,所以,每一名人大代表都必须要有强烈的使命感、提高履职能力的责任感,这其中,首要的基础就是不断学习。4天的时间,《法制日报》记者在这最后一期学习班里,对代表们如何通过参加学习班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一探究竟。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履职能力

    “在近10年的履职经历中,我一直认为,当代表就要有备而来,有据有理,有所作为。”说这话的是来自四川的全国人大代表、广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康永恒。连任两届代表的他,在9年多时间里参加了20多次培训班学习,这次是他第4次来厦门参加学习班。

    康永恒先后担任过乡、县、省级人大代表,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回忆起2008年初收到全国人大代表当选通知书的情景,他仍记忆犹新。“当时很忐忑,我感觉,当代表是一辈子的荣耀,也只能用有所作为来报答。”康永恒告诉记者,每次学习结束后,自己都会写出相应的学习总结,向地方人大常委会汇报,还会结合社会发展把学习内容制成PPT回当地作专题报告,扩大学习的效果和影响。在康永恒看来,人大代表应有所作为,是人大代表的政治属性决定的。

    “每一名代表都要依法合规认真履职,真正肩负起人民交给的任务。要依法行使国家权力,要一切从人民出发,要时刻牢记人民寄予我们的期望。能力是不断积累而来的,不管是熟悉的领域还是不熟悉的领域,都要去学习。学习班的课程合理,内容广泛,每一个问题都是人民关切的问题,也是与我们每一名人大代表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对于代表们增长知识和提高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全国人大代表、中纪委驻中国银监会纪检组副组长陈琼说。

    5年间,从难履职、履职难,转变到现在胸有成竹履职、落地有声履职,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马瑞强水果玉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瑞强感慨颇多。不断的学习让马瑞强在这5年中迅速成长,毕业返回家乡创业的他提了50多件建议,很多都是创业就业方面的建议。“刚当代表的时候一无所知,对人大代表本身的要求知之甚少,对人大代表如何履职、程序怎么走、怎么去联系群众,一切都不太了解。现在对于如何履职,已经是十分熟悉和清楚了。学习、培训、调研,让履职工作更加顺畅,对自己也是非常难得的学习进步的机会。”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小学教师刘蕾是一名“80后”,上一届当代表的时候,她是全国近3000名代表里年龄最小的一个。经过近十年的学习,她的体会很深。“我们黑龙江代表团的人都说,我从一个孩子逐渐变成了一个成熟、有思想的人。刚开始当代表,我对很多东西都不懂,也发表不了自己的看法,甚至都不太敢说话。现在的自己,已经成长起来了,认识到作为一名代表责任非常大,从群众中来,也要回到群众中去,充分代表人民的利益,充分发挥国家和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进一步加强新代表学习培训工作

    代表履职能力和履职情况直接关系到人大工作的水平,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效的发挥,这对代表是一份沉甸甸的要求。

    10年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共提交议案31件,全部被立为大会正式议案;提交建议62件,其中有一件成为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在10次大会期间有8次在全团会议上发言,2013年当选常委会委员以后,5年全勤出席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包括民族委员会的会议,截至目前参加了29次常委会会议,共发言177次;14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专题询问,有7次作询问发言。10年履职期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族委员会委员、西昌学院法学教授王明雯无疑是一位履职优秀的全国人大代表。这样一位“老资历”的代表,尽管此前曾参加过多次学习班,但在此次学习班中,她仍然每一场都听得格外认真,并且还举手提问。

    “我有一个很深切的感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代表工作历来非常重视,特别是本届全国人大的代表工作,我觉得更有所加强,而且成效也很突出,更加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切实加强代表的学习培训,成效显著。”王明雯在充分肯定学习班作用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把好代表的入口关,进一步加强新代表的学习培训工作,让新代表履职能尽快进入状态。

    “这次授课的专家老师,视野广、水平高、信息量大,有着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讲起来案例特别多,数据特别多,每堂课都非常精彩,我们基层代表既饱了耳福又增长了知识。”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西宁市回族中学高级教师拜秀花是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这次参加第19期学习班,这名老代表仍充满新鲜感。拜秀花说:“全国人大非常重视办好这次学习班,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都作了精心计划和周密安排,虽然学习时间比较短,仅仅4天,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次学习是再学习、再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机会,也是知识更新的机会,学习当中我们受益良多。作为一名老代表,希望全国人大多举办这样的培训班,尤其是新当选的代表确实需要培训。”

    与王明雯、拜秀花不同,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委员、上海市委副主委葛俊杰是当代表五年来第一次参加学习班,他的感触很深。他说:“这次代表培训安排的几个主题都非常有价值,比如,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讲座,对我们深刻认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财政如何支持经济转型、财政如何解决社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利益分配等等,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代表的法治意识。这让我们代表能够更好地履职,在我们国家经济转型、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加精准、更加深刻和全面地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他希望进一步加强代表学习培训工作,使人大代表在5年任期履职过程中不断提高履职水平、履职能力。坚持面向全部着重满足基层代表

    当全国人大代表近5年来,上海德力西集团党委副书记兼电线电缆制造公司党支部书记周振波,每年都参加代表履职培训学习班。老家是河北的周振波从上海民营企业学徒工做起,最终成为上海几百万农民工的代言人。他告诉记者,作为上海代表团中最基层的代表,他发自内心感谢全国人大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像我这样的基层代表,知识面有限,通过这样的平台,可以学到如何为人民代言、如何好好履职。5年来,我所提的建议,很多都被采纳并且已经实施,现在想想,这些成绩跟履职培训密不可分。”周振波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周振波这样来自基层的代表,在学习班中所占比重非常大,参加培训的多数是基层代表。受专业和岗位的限制,这些在基层工作的代表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宏观政策了解得比较少,更加需要加强学习。

    “人大代表都有参加履职学习的权利,提供履职学习服务要面向全体全国人大代表,重点服务来自基层的代表。党政领导干部代表学习机会较多,自学能力较强,工作也较忙,不一定都参加代表集体学习活动。基层代表,特别是农民和工人代表参加高层次政治学习的机会较少,最渴望参加履职学习,也最需要学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培训中心副主任谢日荣说,一定要增强为基层代表服务的意识,尽量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和学习帮助。

    据介绍,4年多来,每一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的开班讲话和辅导报告都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论述,始终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谋划和推进人大工作,帮助代表在履职过程中,始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

    通过学习,代表们对于如何审议工作报告、审查预算报告、写好议案建议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对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的重要工作有了深入了解,提高了认识,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从而更好地发挥代表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方面的独特作用,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编 辑: 王伟
责 编: 余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