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人不给水出路,水不给人活路。过去是围湖造田,现在是退垸还湖。我看,这不仅仅是一个行为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一个发展理念的转变。”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今天说。
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湖北代表团举行团组开放日活动,并回答中外媒体记者提问。
在回答记者关于去年湖北遭遇洪灾采取“退垸还湖”措施的提问时,王晓东代表予以上述回应。
2016年7月,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北,遭遇严重洪涝灾害。为防洪保安全,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对全省第二大湖泊梁子湖采取破垸分洪调蓄措施。
7月14日7时,随着一声令下,333个爆破点从北向南依次起爆,牛山湖大堤千米长堤瞬间崩塌,梁子湖破垸分洪,永久性退垸还湖正式启动。
牛山湖位于梁子湖北端,原本是其附属湖汊,在20世纪70年代梁子湖围湖垦殖高潮中被围垦。“7·14”破垸分洪前,牛山湖渔场经营面积73020亩,占据牛山湖绝大部分水域。
“破垸还湖,实际上就是对长期以来生态透支的一种补偿,是还生态历史欠账。”王晓东说,湖北就是要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王晓东坦承,去年的特大洪灾,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它暴露出短板是非常突出的。我们痛定思痛,这些短板怎么解决?”王晓东透露,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强有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湖北准备实施四大工程,即易涝地区排涝能力建设、湖堤的加高加固、14条入长江的中小河流的治理及全省1321座中小水库的除险加固。
王晓东表示,湖北力争用三年时间解决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
在补齐基础设施方面短板的同时,湖北还将强有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首要是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的落实,这是湖北省重要的政治责任。”王晓东表示,湖北将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长江真正建设成一个生态廊道,坚决防止把长江搞窄了、搞浅了、搞臭了。
湖北今年还将继续抓好退垸还湖工程,有条件的地方加快推进,充分发挥湖泊在绿色发展和长江大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抓好绿满荆楚行动,用三年的时间建设六大森林生态安全体系。
在王晓东看来,长江好了、湖泊好了、山绿化了,整个湖北的生态建设就上了大台阶,美丽湖北建设就能实现。
此外,湖北还将强有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按照工作计划,湖北今年将健全完善河长制、湖长制,到年底,省、市、县、乡四级要实现全覆盖;健全完善资源管理体制,资源总量管理、主体功能分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清单管理等制度都要建立起来;健全完善考核机制,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应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继续推进全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
“通过这三个方面工作的强有力推进,把我省去年这场洪灾暴露出来的水利生态方面的短板尽快补齐,造福于民。”王晓东说。
“它暴露出短板是非常突出的。我们痛定思痛,这些短板怎么解决?”王晓东透露,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强有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湖北准备实施四大工程,即易涝地区排涝能力建设、湖堤的加高加固、14条入长江的中小河流的治理及全省1321座中小水库的除险加固。
王晓东表示,湖北力争用三年时间解决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
在补齐基础设施方面短板的同时,湖北还将强有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首要是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的落实,这是湖北省重要的政治责任。”王晓东表示,湖北将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长江真正建设成一个生态廊道,坚决防止把长江搞窄了、搞浅了、搞臭了。
湖北今年还将继续抓好退垸还湖工程,有条件的地方加快推进,充分发挥湖泊在绿色发展和长江大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抓好绿满荆楚行动,用三年的时间建设六大森林生态安全体系。
在王晓东看来,长江好了、湖泊好了、山绿化了,整个湖北的生态建设就上了大台阶,美丽湖北建设就能实现。
此外,湖北还将强有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
按照工作计划,湖北今年将健全完善河长制、湖长制,到年底,省、市、县、乡四级要实现全覆盖;健全完善资源管理体制,资源总量管理、主体功能分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清单管理等制度都要建立起来;健全完善考核机制,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应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继续推进全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
“通过这三个方面工作的强有力推进,把我省去年这场洪灾暴露出来的水利生态方面的短板尽快补齐,造福于民。”王晓东说。(记者 胡新桥 刘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