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监督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调研组到洛阳市调研财政农田水利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浏览字号: 来源: 洛阳人大网 2014年6月5日

    5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调研室副主任于海涛一行5人,到我市调研财政农田水利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副主任郭巍、副巡视员高莉萍陪同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侯俊义主持汇报会,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孟津县政府相关领导先后做了专项汇报。

2011年至2013年,全市累计投入财政水利资金21.4亿元,其中中央、省财政资金19.2亿元,市财政资金2.2亿元,主要用于农田水利、防汛抗旱、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病险水库出险加固等工程。 全市共完成四批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共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28处,累计完成投资50088亿元,其中中央34195万元,省8241万元,市级3416万,群众自筹4236万,解决了17个县(市区)、886个行政村、459所学校10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我市中小河流治理纳入国家计划共19条河流28个项目,目前已下达投资计划25个,其中2011-2013年实施13个,批复总投资28477万元,下达投资计划24488万元,截止目前共完成投资22582万元,完成率达92%。市环保局围绕排污费用于环保治理水污染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市发改委围绕农田水利项目的审批立项情况进行了汇报,市国土资源局围绕农田土地平整项目相关情况进行了汇报。孟津县政府主管副县长围绕孟津县财政水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提出了一些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我市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同时出台一系列财政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实施了一大批农田水利项目和农村安全饮水民生项目,有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水利资金投入规模与现实需要矛盾突出。虽然近年来中央、省市不断加大水利投入,但是由于我市地处丘陵山区,人多水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利建设相对滞后;二是水利项目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困难。目前我市仍有5个国家级贫困县,县级财力仅仅能够保工资、保运转,没有多余财力搞水利建设。上级下达水利建设项目后一般要求市县两级落实配套资金,这给市县财政造成沉重的负担。同时水利项目下达滞后,往往在七八月份,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突然下达,地方政府非常被动。三是水利建设项目管护机制不健全,重建轻管。近年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村集体组织力量涣散,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无人管护,损毁现象严重。

于海涛主任认真听取各单位汇报,对于我市强化资金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建设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他对孟津县水务局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实现“一龙治水”的机制体制非常感兴趣,认为这是一个创新和改革,对于推进机构改革、实现水利由重建设向重管理转变,非常有实际意义。同时,对于我市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机制工作非常赞同。我市针对农田水利项目管理养护问题,认真探索研究,提出将管护问题转交给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将水利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持有和管护。于海涛主任非常认可这种做法,并仔细询问这项工作开展情况、效果如何、有无先进典型等。对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和地方配套困难问题,于主任说,这些问题是共性问题,我们在其他地方也遇到过,当前《预算法》正在修改,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中央和地方的事权正确划分,要使地方的事权和财权相匹配,同时要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减轻地方配套压力。大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这次调研,帮助很大,我们一定会充分考虑大家的意见建议,最终形成调研报告,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责任编辑: 刘冬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