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其他

建设法治中国,我们责无旁贷

浏览字号: 来源: 人民日报 2014年10月29日

  2013年8月28日,“简政放权新挑战”系列报道版面。

  2013年6月5日,“大气污染防治法亟须修改”版面。

  2014年1月15日,“关注司法体制改革”系列报道版面。

  2013年7月3日,“关注城管执法尴尬”系列报道版面。

  2013年7月24日,“法眼观微”专题报道版面。

  2014年4月16日,“探索信访制度改革”系列报道版面。

  一个政党,引领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种制度,影响着神州大地的百年大计;一部法律,护佑着亿万百姓的合法利益;一项政策,牵动着广大群众的民生福祉。

  在国家治理中,在社会生活中,“民主政治”的举足轻重无需赘述。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它?理解它?一直以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政治周刊》,写下了一篇篇关于民主政治的权威报道,见证并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刚刚闭幕,“依法治国”是会议的主题,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更是《民主政治周刊》今后宣传报道的主题。今天正值《民主政治周刊》创刊300期,我们通过回眸过往报道,梳理民主政治的发展脉络,寄望在历史的文字中前瞻未来。

  ——编 者

  在这里,我们推进——

  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最热的词汇是什么?相信没人会落下“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的新常态。

  改革“新常态”自然也成为报道“新主题”。聚焦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关注司法体制改革、探索信访制度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我们始终紧跟改革最前沿的部署,挖掘改革最一线的素材,尝试在“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之间观察:两者是否实现了良性衔接?“顶层设计”能否在基层“落地开花”?基层实践还需要哪些配套完善?

  在2013年8月的《简政放权新挑战》的系列报道中,我们既聚焦一批批行政审批事项被取消和下放,激发了市场活力,也推出了政府“自我革命”的地方典型经验,鼓励公共服务外包;既提出“明放暗不放”值得警惕、中介组织“戴官帽”亟须解决,也指出为了改革“蹄急步稳”,各地各部门“瘦身还要健身”。

  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建议,我们力图通过翔实的报道,通过积极的舆论引导,推动全社会形成“改革乃大势所趋”的共识与氛围,希望进一步打通“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使改革更稳妥有序,更富有成效。

  在这里,我们见证——

  科学立法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这对立法的科学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推进立法的科学化?特别是已经制定、修改的法律在贯彻实施过程中,效果究竟如何?本报记者对此给予高度关注。

  在环保法修正草案、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被提请审议之际,我们推出系列报道,第一时间详细解读法律的内容,提出思考。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旅游法、专利法等法律的执法检查时,我们全程跟进,去发现“完美中的不完美”。

  我们还积极思考,认真研究,比如我们强调,《坚定这样的制度自信》;我们提出,《中国立法,转型升级》;我们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升级更要落地》《是时候修改继承法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得以建设的首要前提,地位举足轻重。

  法律规范体系并非一朝一夕能建成的。为此,我们需要做的和正在做的,就是给予关注、集思广益,在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进程中作出全面准确的注解。

  在这里,我们关注——

  严格执法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但是在法律的贯彻实施过程中,执法主体与执法对象难免有摩擦和冲突。为此,2013年7月和2014年1月,我们先后两次聚焦城管,希望在矛盾冲突密切点找到“合理的改善方案”。

  一直以来,大家对城管充满了恨。但我们在采访时发现,“说什么,都不信;怎么干,都不行。”城管执法也有自己的无奈。

  追问下去,城管为何掉进塔西佗陷阱?我们发现,除了个别城管粗暴执法,“无所不管”容易导致处罚权的泛滥,“借法执法”容易导致执法的被抵制,特别是“无爹无娘”导致城管执法缺乏体制机制保障。

  提出问题更要解决问题。为此,我们推出了西安莲湖城管典型经验,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与此同时,我们在长沙走访时进一步发现,城市管理的良性化还需要群众的公共意识、其他部门的积极作为、党委政府的统筹协调。此组报道引发一场关于城管的社会大讨论,我们看到,此次讨论后公众变得更加理性。

  当然,关于“严格执法”的报道还有很多,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每个修饰词都是对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也都是新闻报道的主题。

  在这里,我们感受——

  公正司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事实上,近年来,为了让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各级政法机关在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工作,我们的报道也在时刻跟进。

  《公正司法,绝不冤枉一个好人》《社区矫正:大墙外的蜕变》《让涉法涉诉信访回归法治轨道》《聚焦审判改革终结“垂帘断案”》……今年1月,伴随着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的大幕拉开,我们在第一时间推出了相关系列报道,为读者送上最及时权威的解读。

  也许有人会问,改革刚刚起步,报道就接踵而至,会不会是唱赞歌?对此,我们的每篇报道都作出了回应:它们都是对“顶层设计”的权威解读,都是对“硬骨头”观念的重申,都是对改革阻力与障碍的提示,旨在让全社会更清晰地了解部署、更有力地推进改革。

  除了“第一时间”,我们还注重“过程监督”。今年7月,我们再次推出《关注司法体制改革》系列报道。该组报道不仅全面评估今年上半年改革实践的经验,还对司法人员的分类管理、办案责任制、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法院检察院的人财物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这对今后的改革实践来说,具有很强的启示性。

  事实证明,对于这些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法治体系”中,就包括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这些问题恰恰是该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这里,我们探究——

  网络时代

  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努力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关注新事物、新问题。正如今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为新闻报道创造了丰富的选题。

  网络给百姓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为此,我们在今年7月推出了《依法治理网络乱象》的系列报道。谈及乱象危害时,表达出《网民期待“终结者”》;谈及依法维权时,指出《遭遇网络诈骗后的三难》;谈及整治利器时,探讨了《实名制,如何“实至名归”》。该组报道既增强了读者对网络空间的认知,也进一步让“网络法治化”成为社会共识。

  有问题,就要深入研究。在推出上述综合性报道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对“麻雀”的解剖,特别是把法律的知识带入新闻的世界。通过对微博的审视,我们发现:微作品也有著作权,微吐槽也容易惹官司,微时代也要尊重隐私,微博也很可能变成“危博”。

  除了网络,值得我们采访的还有很多新事物、新问题。无论什么,这都体现了一个原则:做新闻要“与时俱进”。这种“与时俱进”不仅是报道主题、内容的“与时俱进”,也是表达方式、传播渠道的“与时俱进”。对此,我们一直在努力。

  在这里,我们聚焦——

  法治社会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然而,由于对法律的不熟悉、不了解,由于相关部门的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徇私枉法,很多群众“信访不信法”。有鉴于此,我们将“法治社会”作为新闻报道的又一重点。

  事实上,每篇关于法治的报道都会介绍相关法律知识,涉及法律援助、法律服务,这正是政法记者在法治社会建设中履行法律宣传这一社会责任的体现。

  同时,作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关键举措——信访制度改革,备受关注。我们既“天安门上看问题”,又在“田间地头找感觉”。在今年4月推出了“探索信访制度改革”系列报道,其中《江苏淮安:既可堂前击鼓,又可网上传书》介绍了群众信访的新渠道;《江西:诉访有分离救济无死角》讲述了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的新进展;《湖南益阳:让诉访分离的“出口”看得见光亮》反映了改革实践给“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带来的新成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对此,我们感同身受:群众都能知法、守法和用法,都能“弃访转法”,才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更为法治政府、法治国家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 余晨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