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其他

在江苏全省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卫国

浏览字号: 来源: 江苏人大网 2015年9月2日

(2015年8月26日)

同志们:

    召开全省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对人大信息化工作进行专题部署,这在我省人大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发挥好信息化在人大工作中的作用,确实是一个新课题、大课题,需要很好地谋划和应对。

    我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加强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鲜明指出了信息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就人大机关来说,在新形势下加强信息化建设也十分重要、十分紧迫。我理解,重要性有四个方面:

    首先,加强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是保障人大机关高效有序运转、提高服务保障水平的需要。人大机关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参谋助手和服务班子,承担着为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服务、为人大代表履行职责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的重要职责。人大机关的法定职能、组织架构、权力运行,与党委、政府机关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自身的特点。人大工作范围宽、涉及面广,联结着上下左右,服务着方方面面,社会关注度较高;人大机关工作的法律性、程序性强,必须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容不得半点差错。在新形势下,要保障人大机关高效有序运转,提高人大机关工作质量和效率,不仅要靠人大机关干部以高度的责任心勤勤恳恳地工作,还要善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配置和整合信息资源,规范和优化工作流程,推动人大机关办公逐步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来提升人大机关的服务保障水平。

    其次,加强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是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增强人大宣传效果的需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47.9%,网民规模已达6.5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5.6亿人,超过了传统的PC网民。与此同时,各类网络媒体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而且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主阵地。目前,中国4大门户网站(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的每家用户数都在3亿—6亿之间,活跃用户也分别达到3200万到1.3亿不等。一些网络媒体和即时通信工具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目前最为活跃的微信、手机QQ的日活跃用户(DAU)均已超过1亿,一个网络“大V”的粉丝有几千万,在网络上发声或者转一个帖子、发一个视频,就会在千万网民中产生影响,这些对我们的舆论宣传工作提出了新挑战。网络舆论阵地,正面的、积极的声音不去占领,就会让负面的、消极的声音四处传播。就人大工作来说,要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入人心,首先必须让人民群众了解和理解,才能从思想上认同,从而坚定制度自信。在这种情况下,宣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光靠传统媒体、主流媒体是不够的,要增强人大宣传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必须善于借助各类新兴网络媒体,展现好人大形象、讲述好人大故事、传播好人大声音,与传统主流媒体形成舆论合力,为人大工作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三,加强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需要。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要发挥人大联系群众的主要民主渠道作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所在。如果脱离人民群众,人大工作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大机关就会蜕变为官僚机关。近年来,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地人大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推出了不少创新举措,如在人大代表中开展了代表回选区见选民、代表接待选民、代表小组视察调研、代表向原选区或选举单位述职等活动,人大机关还开展了走村入户、访贫问苦、蹲点调查等活动,这些都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信息化时代,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既要发扬过去的好传统好作风,又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借助于网络平台和现代通讯手段,突破时空阻隔,架起民情民意的直通车,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使人大联系人民群众零距离、全天候、常态化,使人民群众的声音随时随地传递到各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中来。

    第四,加强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是创新人大履职方式、更好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的需要。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人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职能越来越强化、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新的形势下做好人大工作,不能满足于在高墙大院里“自拉自唱”,而要使人大工作“言之有据、议之有决、行之有效”,形成“放大效应”、“联动效应”和“倒逼效应”,就必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把信息技术运用到立法工作中,可以扩大公众有序参与,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提高立法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立法质量;把信息技术运用到监督工作中,可以实现人大与“一府两院”的有效互动,实现人大监督与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有机结合,形成整体合力,增强监督实效。总之,通过加强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人大履职平台进一步拓展,履职方式进一步改进,履职手段进一步丰富,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人大作为权力机关、立法机关、监督机关和民意机关的职能作用。

    总之,在新形势下,信息化是人大履职效应的“放大器”、是人大改革创新的“助推器”、是人大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是人大机关高效办公的“好帮手”。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高度的责任感推动我省人大信息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二、牢牢把握推进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机遇

    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由来已久,省人大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来专题研究这项工作、对加强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作出部署?这是因为当前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这项工作适逢其时。这个机遇,我感到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中央和全国人大关于信息化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为加快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中央专门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其中,网络平台建设就是人大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去年,张德江委员长在调研县乡人大工作时,对做好新形势下人大机关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发挥好信息化在人大工作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各级人大信息化建设。由此看出,党中央把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人大也把人大信息化建设摆上了重要日程,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二)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为加快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增添了动力。2002年,中央办公厅制定出台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十多年来,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依托统一的国家公用通信传输网络,初步建成了国家政务外网,在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完善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办公厅贯彻中央有关精神,制定出台了人大机关信息化相关文件和建设规划,对加强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为各级人大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同时,江苏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有关文件和规划,正在大力推动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是包括人大在内的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要职责,人大不能置身事外,必须根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人大机关的特点,积极主动地推进人大系统的电子政务建设,确保如期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三)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与时俱进,为加快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人大领域改革举措不断推出,其中每一项举措的落实都需要信息化的支持和保障。如:人代会和人大常委会会议是权力机关的会议,要更加民主、规范、高效、开放,就需要电子会议系统的支持;人大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要建立在充分的调研论证和广泛的民意基础之上,更加符合客观规律,更加切合实际,就需要立法、监督等相关业务应用系统的支持;各级人大常委会及机关要密切联系人大代表,扩大代表有序参与,更好地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人大代表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都需要代表履职相关的业务应用系统的支持;人大机关要求运转更加协调高效,降低行政成本,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服务保障职能,就需要人大办公相关的业务应用系统的支持。这些实践需求为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出新课题、新任务,必将引领和带动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四)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加快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支撑。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现代信息技术逐渐起步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先是个人电脑的出现并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各行业,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随后,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PC与现代通讯技术有机结合,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近些年来,随着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应用,人类社会迈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互联网携带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冲击着传统的经济社会模式,这便是“互联网+”时代。从“互联网+信息”,到“互联网+交易”,再到“互联网+综合服务”,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大工作也必须树立“互联网+”的思维,以信息化的手段,对人大工作的传统模式进行创新,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

    (五)我省人大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为加快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我省人大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伴随着人大工作的不断发展,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各级人大机关软硬件条件不断改善,逐步形成了以“三网”为基础、以“三站”为主要平台的信息化框架,开发运行了一系列符合人大特点的业务应用系统,现代化通讯手段得到广泛运用,信息公开稳步推进,各级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干部信息化应用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了人大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推动了人大工作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的提升。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加快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随着我省经济快速发展,各地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为加快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加快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一些市县人大对推进人大机关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还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二是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还不够,各级人大资源共建共享还没有完全实现,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三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人大机关信息化应用水平落后于人大工作实践,也相对落后于党委政府机关。四是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需要引起进一步重视,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窃密、虚假有害信息等隐患日渐突出,如措施不力、应对不当,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五是人大信息化建设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差距还比较大,有的地方人大特别是基层人大信息化软硬件条件还相对比较落后。这些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动人大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

    三、正确处理推进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几个关系

    面对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得历史机遇,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人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对人大机关信息化工作规律性的认识,使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更好地适应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需要。我感到,推进人大机关信息化工作,要强化辩证思维,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要处理好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在人大信息化建设中,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基础,管理是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一个有机整体。首先,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以科学规划为统领,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指导,既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增强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搞形象工程。没有科学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容易陷入盲目、走入误区。有了好的规划,如何组织规划的实施,就是建设的问题。信息化建设必须以规划为指导,区分轻重缓急,分阶段有序推进。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上下级人大之间的协调,推进资源整合,统一技术标准,协同工作步调,形成整体合力。通过规划和建设形成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还必须有好的管理作保障,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重建设轻规划”、“重投入轻管理”,钱花了并不少,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只有把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关系处理好了,才能推动人大信息化工作快速健康可持续向前发展。

    二要处理好系统开发与实际应用的关系。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目的是为了应用,为了服务于人大工作的实践。应用效果始终是检验人大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标准。因此,必须坚持需求导向,以此作为推动人大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应当说,随着人大工作的不断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代表工作的日益拓展,提出了通过网络平台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需求,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才应运而生。县乡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对保障选民的民主权利提出了要求,这就为开发选民登记系统提出了课题。各级人大信息化技术部门要紧贴人大工作业务需求、紧扣人大工作创新实践、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把握系统开发的方向和重点,增强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要看到,系统建设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先进、实用的应用系统,也能够助力、带动人大工作的实践。比如,人代会和人大常委会电子会议系统的开发应用,看似技术上的小小进步,却在提升人大会议的规范化民主化水平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人大机关各职能部门要善于用互联网思维、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工作,在相关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总之,要发挥信息化部门与职能部门两个积极性,找准人大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的结合点,做到开发与应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良好互动。

    三要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硬件与软件是信息化建设中两大要素。在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握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切实防止“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过去,在我们一些地方一提到信息化,首先想到的是花钱买设备。硬件装备是信息化的载体和基础条件,但如果没有先进软件的配合,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在网络化、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必须把软件建设放到信息化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我这里讲的“软件”不仅是指业务应用软件,而且包括各级人大干部特别是人大领导同志的互联网思维、信息化观念,包括各级人大机关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包括各级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的信息化应用能力,这些是硬件投入所代替不了的。如果这方面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成为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的“短板”,成为瓶颈制约,再先进的信息化装备,也会成为一种“摆设”。所以我们要特别强调,人大信息化建设要软硬件并举,做到同步推进、同步发展、同步提升。

    四要处理好有序开放与维护安全的关系。人大工作的开放性,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人大是民意机关,人大工作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就必须尽可能向社会公开权力机关运行的相关信息,让人民群众了解人大工作的情况,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人大信息资源是社会公共资源,应当用来为人大代表、为社会公众服务,只有坚持开放、共享,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因此,人大信息化建设必须确立开放的思维。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在网络和信息安全领域的复杂性,新技术新业务带来的安全问题逐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两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在人大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安全这根弦不能松,要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和信息化安全保障能力。对于人大工作中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要按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处理,坚决防止因泄密而产生严重后果; 要完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健全防护措施,落实管理责任,杜绝安全隐患,切实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总之,开放与安全是信息化建设的一对矛盾,要严格把握政策界限,趋利避害,妥善处理,该管的坚决管住管好,该放的主动积极开放,确保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

    五要处理好人大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的关系。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一方面,人大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法律性,这决定了人大信息化建设必须由人大主导,把握原则和方向,统筹考虑规划、建设、开发、应用、管理与安全等方面因素,科学决策,统一组织实施;另一方面,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面临繁重任务、涉及诸多问题,不能靠人大机关大包大揽,更不可能靠人大机关信息中心这几个人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必须借助市场的力量,走服务外包的路子,依靠有实力的企业和网络媒体来承担技术开发、系统维护、平台推广等工作。应该说,人大主导与市场化运作两者是不矛盾的,只有“两条腿”走路、“两个轮子”驱动,才能推动人大机关信息化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站在新的起点上,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任务很重、要求很高,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发展提升的空间也很大。希望各市县人大进一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信息化建设摆上人大机关建设的重要位置,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齐心协力,推动全省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努力走在全国前列,为我省人大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 王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