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泽后人

——生态文明关系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1-07-15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资料图片:7月9日拍摄的被蓝藻染绿的安徽巢湖东半湖湖面。近日,安徽巢湖西半湖环湖河的塘西河、十五里河入巢湖口处及东半湖从西坝口至双桥河水域出现蓝藻集聚现象,水体发出阵阵异味。新华社发(李远波 摄)

    新华网北京7月12日电(记者郭奔胜、吴晶晶)盛夏时节,无锡太湖边,波光粼粼的湖水映入眼帘,水质有了明显改善。而4年多前,这里蓝藻暴发,一度导致周边地区逾百万市民饮水困难。

    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太湖污染事件使人们进一步反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太湖到滇池、巢湖,从治理水污染到治理大气污染、重金属污染……我国采取一系列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缓环境污染加重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既要发展的金山银山,更要生态的绿水青山。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下来,提出到2020年要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口继续增加,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弱,成为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近年来,尽管我国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但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仍然严重,固体废物、持久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持续增加,水土流失严重,天然森林减少,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我国经济增长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也没有根本改变,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集中凸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 新华网 2011年7月12日 责任编辑: 李杰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