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人大主席扎根基层 源于对职责的忠诚
他扎根基层27年默默无闻孜孜不倦。他是村里出了事,干部群众都想找的贴心人。他创造了身患癌症5年手术3次仍坚持乐观工作的奇迹。他在妻子女儿眼里外表坚强却内心柔软。(11月18日《新华网》)
浙江省临安市板桥镇人大主席朱忠华,在镇人大主席岗位上干了10年,凭借责任、智慧、执着、爱……把该镇人大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迸发出普通人身上不凡的光芒,成为全国3万多名乡镇人大主席的楷模和榜样。照理来说,一个干部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而且还是“默默无闻、孜孜不倦”,如果没有对职责的忠诚和坚守,恐怕早就厌倦放弃了。
但朱忠华并非如此,犹如一粒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开花,把乡镇人大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深得民众的拥护和上级的认可。细细想来,朱忠华坚守基层不动摇,认真履职不怠惰,身患疾病不放弃的品质和毅力,就源于他对镇人大主席职责的耿耿忠诚。
因为忠诚职责,他才认为“乡镇人大有作为”。作为镇人大主席,他切实履行职责,大胆去探索和创新,组织实施政府实事工程票决制,在板桥镇开启了由政府“拿主意”到群众“说了算”的先河;他建立代表活动站,组织日常的代表活动,让代表参与实在的工作,实现依法履职“常态化”。一系列的改革创新,让代表明白了该作什么事,应怎样做事,因此朱忠华被誉为把“冷板凳”坐热的“能人儿”。
因为忠诚职责,他才走实了乡镇人大与群众联系的“最后一公里”。乡镇人大代表是老百姓直接选举出来的,密切联系群众,切实为群众办事,为老百姓传递心声就是代表的职责。朱忠华把职责装在心里,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仍然走访100多户村民,仍然为低保户帮忙申请到补助盖起了新房。如果他忘记了职责,也像其他一些干部那样“窝”在办公室,怎么了解民众的困难和诉求?又何谈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民办好实事?
作为基层干部,只有有了对本职工作的忠诚,才会安于基层工作,才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来。朱忠华的事迹是一面镜子,不仅可以为那些身在基层却茫然找不到出路的干部照亮前进的路,而且还会让一些不安心基层而蠢蠢以求晋升的干部照出自身灵魂的“小”来。(草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