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人大常委会30年>>履职笔谈

人大机关,我成长的摇篮

赵守军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9-09-02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6年前,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来到胶州市人大机关工作,从此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说实话,到人大机关之前,我对人大工作是一无所知,就连一些最基本的常识也不清楚,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怎样实现由“外行”向“内行”的快速转变?我想,在这个问题上绝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

于是,我积极主动地向书本学习,反复阅读《宪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以及介绍人大工作知识方面的书籍,认真学习人大常委会历年形成的文件和会议资料汇编,初步了解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了解了开展人大工作的程序、方法和有关要求。同时,我虚心向领导同志学习、向身边的同行学习。凡是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都及时主动地向他们请教。领导和同志们耐心地解答我的每一个疑问,使我对人大工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升华。人大的老领导也非常关心我的成长进步,有一位老领导还亲自送给我《共产党宣言》、《地方人大工作实践》等书籍,叮嘱我认真研读,深入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不仅初步熟悉了人大工作,而且深深喜爱上了人大工作。

我认为,在人大机关工作,有着得天独厚的学习机会和优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大多数长期担任过党政部门的领导职务,他们精通各自分管的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特别是在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上,往往是站得高、看得远。这一点,在参加一些会议和活动中我深有体会。无论是人代会的审议,还是常委会会议的讨论,他们的发言往往是高屋建瓴,切中要害。日常工作中,他们高超的领导艺术和科学、务实的工作方法,对我们这些工作人员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工作方法,可以说是终生受益。

人大工作接触面广,在听取和审议工作汇报,组织视察活动,开展调查研究时,涉及到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外经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这就为机关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应该说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多学、多问、多思,通过参加会议、视察、调研等活动,学到了各方面的知识,了解掌握了各方面的情况。因而,我的理论思想水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日益得到提高。

2000年12月,我被提名担任市人大机关分管文字工作的副主任。我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待文字工作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严格把关。多年来,机关出台的各类文稿做到了观点新颖,内容准确,语言生动,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对推动人大工作的开展起到良好作用。我认为,做文字工作虽然有它被动性的一面,但也有主动性的一面,这就是要主动地为领导当好智囊,当好参谋。2001年,针对如何发挥代表作用、提高代表活动实效的问题,我向领导提出能否在人大代表中开展帮扶活动的设想,得到领导的赞同。之后,我抓紧起草了《关于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联户帮扶弱势群体”活动的意见》。文件出台后,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有的代表为帮扶对象捐款捐物,解决燃眉之急;有的提供信息技术、联系贷款,帮助发展生产;有的帮助困难户招工就业,解决生活困难;有的为困难学生提供学费,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据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开展活动以来,各级人大代表共向帮扶对象提供捐款450余万元,帮助借(贷)款1560万元,安排招工3271人,提供技术、信息1720条。目前,这项活动已形成制度,成为每年必抓的代表活动之一,年年都取得新的成效。

尽管机关文字工作人员少、工作任务多,但我从来没有放松对人大工作的宣传。1993年在省《人民权利报》发表第一篇宣传人大工作的稿件后,领导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和肯定,这既让我感到兴奋,又让我对人大宣传充满了热情和信心。之后,我更加增强了人大宣传的积极性、主动性,别人工作之余闲聊的时候,往往是我谋篇构思的时刻;夜深人静的时候,往往是我撰写稿件的最佳时间。现在,虽然已记不清总共发表了多少稿件,但近几年来,每年都在各类新闻媒体发表稿件百篇以上。稿件采用的范围也逐渐扩大,由最初省内的《人民权利报》、《山东人大工作》,扩大到《人民日报》、《中国人大网》、《人民网》、《学习时报》、《检察日报》、《人民代表报》以及其他省市的人大报刊。由于宣传工作成绩突出,连续多年被上级人大常委会评为人大宣传先进个人,市人大机关连续多年被评为人大宣传先进集体。

2005年12月,我被任命担任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城建工作室主任。面对新的岗位、新的任务,我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围绕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积极开展工作,努力搞好服务。2007年春天,我和有关同志一起对老城区背街小巷的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大部分街巷因历史欠帐较多,基础设施不配套,维护和管理不善,在路面、排水、绿化、照明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周边环境脏、乱、差的现状,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经过深入调研,撰写了题为《抓好背街小巷整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调查报告。市委主要领导做了重要批示,认为这个调研报告反映了民意,提出的对策切实可行,要求市政府认真抓好落实。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投资1610余万元,按照“环境生态化、设施智能化、风格现代化”的要求,全面整治老城区150条背街小巷,加快实施雨污管网埋设、街面硬化、路灯安装等工程,整个工程于半年内全面竣工,使市民走上“放心路”、“舒心路”。针对老城区河道污染的现状,在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我与其他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强‘三河’综合整治、打造优美城市环境”的议案,经大会表决通过后,提交市政府办理落实。市政府成立了“三河”整治指挥部,按照“先治污、再治水、后景观建设”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具体规划和详细计划,计划总投资10亿元,力争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整治任务。目前地下污水管网等基础性建设已全面铺开。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水清岸绿、景色优美”的河流将呈现在市民眼前。

16年,弹指一挥间。人大机关,使我经受了锻炼;人大机关,是我成长的摇篮。在人大机关工作我无怨无悔,我愿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人大工作的新诗篇。(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人大常委会)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09-09-02
责任编辑: 唐志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