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人大常委会30年>>人大自身建设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不断提高人大工作水平

肖天连 郭邦福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9-06-22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也对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履行职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人大工作水平。

一、充分认识在人大工作中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最高权力机关,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意义尤其重大,任务尤为紧迫。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充分认识在人大工作中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第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提高人大履职水平、推进人大工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和工作大局。从人大工作的定位来说,开展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必须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这就决定了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更好地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人大的各项工作中去。尤其在决定重大事项工作中,一定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充分发挥决议决定对科学发展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真正使人大的决议、决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监督工作中,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支持和促进科学发展,为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在代表工作中,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保障代表履职的各项制度,调动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代表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人大更好地发挥优势、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发展观在揭示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同时,为人大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既拓展了人大依法履职的视野,又为提高人大工作水平指明了方向。只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更好地促进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就一定能更好地代表人民的意愿,人大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就一定能发挥得更好,人大工作就一定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第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大队伍整体素质。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人大在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这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干部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定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地、深刻地理解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要自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大工作,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工作的具体思路,在实践中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样人大工作的推进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人大队伍整体素质就会有一个新的提高。

二、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积极履行人大法定职责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在经济社会实践中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级人大常委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找准定位,明确目标,按照“党政所急,人民所需,人大所能,法律所赋”的要求开展人大工作,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实际工作中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一要围绕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决议、决定,是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形成合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党的主张转变为国家意志并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途径和法制保证。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律程序成为国家意志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强“执政为民”意识,更加关注民心、体察民情、改善民生,所作出的一切决议、决定都要充分反映民意,集中体现民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人大常委会要通过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主动融入地方建设,促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第一,要主动想大事。关注全局性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资金使用等问题,对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工作开展情况,组织全程跟踪监督和检查,对一些特别重大的事项,提交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委会讨论,并及时提请党委研究。第二,要善于议大事。在决定重大事项前,组织调查研究,广泛收集情况,征求民意,提交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充分讨论后依法作出决定、决议。第三,要敢于抓大事。对事关全局发展的大事敢于坚持原则,发表意见、行使职权都要出自公心、公平、公正。

二要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依法行使好监督权。要认真贯彻实施《监督法》,不断完善监督程序,制定监督工作计划,找准方向、明确界限、突出重点,紧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战略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关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一些突出性的重大问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依法开展各项监督工作。要加强行政司法、经济工作和财政预决算监督,加强对“三农”工作、安全生产、市场秩序、环境和资源保护、教育卫生等重要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在监督中,要不断改进监督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新的监督形式,把人大监督与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通过加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让“一府两院”切实感到人大的监督对他们的工作既是帮助、也是促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到人大反映了他们的意愿和要求,使监督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成为相互理解、彼此支持的过程;成为聚心合力、推动工作的过程,为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要围绕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进一步做好人事任免工作。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正确处理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决定任免干部的关系,实现党内工作程序和人大法定工作程序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完善任免程序,坚持对拟任人员任前法律考试、供职报告、颁发任命书等制度,积极探索被任命人员宣誓就职和工作评议等形式。另一方面,要及时掌握被任命干部的工作、廉政等情况,督促他们对人大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法律负责,促进他们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四要围绕人大基础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主休作用。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代表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把代表的履职条件保障好,把代表的合法权益维护好。要支持代表依法执行职务,尊重和保障代表的民主权利。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扎根群众、根植人民的主体优势,通过人大代表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民声、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抓住影响改革和发展的突出问题,开展代表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要结合执法检查中涉及的问题、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未能解决的问题、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媒体关注的问题来确定代表视察的内容和代表小组活动的主题,使代表在闭会期间,既执行代表职务,又做到知情知政,充分反映民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着力增强服务和保障科学发展的能力

做好人大工作,关键靠人。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务实高效、作风过硬、团结协作、勤政廉洁”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机关干部履职水平。

一要提高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的能力。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善于把党委的重大意图和主张,依照法定程序及时变成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为规范;要始终坚持围绕党委推进科学发展的决策部署,确定人大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确保人大工作能充分体现和落实好党委的工作意图;要始终坚持开展重要工作、重大活动,都要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取得党委的重视和支持,确保人大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要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实践无止境,解放思想无止境,创新无止境。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在工作中找到更加完善的工作方法,在实际中寻找到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以此推动人大工作的创新发展。要认真把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认真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任务,认真把握党和人民对人大工作的新期望,积极探索人大行使职权的方式方法,拓宽人大工作渠道,提高人大工作实效。要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据,大胆地探索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使人大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开拓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不断开辟新的境界。

三要提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大工作既要讲政治,又要讲法律、讲程序,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这就要求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不断加强学习,增强自身素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都会不断出现,在监督工作中,想听得懂、看得透、议得深、查得准,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人大常委会必须大兴学习之风,提高学习的能力,加强素质能力建设,努力克服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认识,确保人大工作的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人大工作的方法体现科学发展观,人大工作的成果经得起科学发展观的检验。要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努力在促进人大工作、推动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提高做好人大工作的素质能力和实践科学发展的工作水平。

(作者:肖天连,现任江西省上饶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邦福,现任江西省上饶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调研处处长)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09-6-22
责任编辑: 唐志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