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人大常委会30年>>履职笔谈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全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何宗钦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9-05-12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正确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要求,明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第一,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明确发展的目的。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特别关注就业的问题、社会保障的问题,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的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过上幸福的生活。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需求和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指导方针,也是我们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需求还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现实条件的限制。所以,要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也还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渐进的过程。那么,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的要求,把以人为本贯彻到我们的工作中,落实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方方面面。

第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现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江泽民同志指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是衡量一个执政党、一个政府的执政水平和治国水平的重要标志。”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是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是当前紧迫的任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重在解决突出问题。就业、再就业问题,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们就是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在解决就业、再就业工作方面,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一是千方百计促进就业。要继续开展创“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转移就业村”活动,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继续做好“零就业”家庭、特殊困难群体和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服务,要在信息、培训、资助方面,为城镇低保人员、农村贫困家庭子女、适龄儿童和退役军人就读中等职业学校提供服务。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真正把“实行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扶持一条龙服务,大力推进创业劳动就业”落到实处。

二是积极实施城乡就业创业工作。一要抓好就业培训,要确保培训1.5万人次任务的完成;二要积极扶持自主创业,要确保自主创业3000人任务的实现;三要帮助下岗职工、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要确保3300名任务的完成,其中要千方百计确保800名就业困难对象就业。

三是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充分就业。能否就业,是体现“就业是民生之本”的起码要求,别说是人的全面发展,连业都就不起,还谈什么全面发展?这是具体到坚持以人为本最起码的要求,是生存的问题。没有生存权,何来发展权?劳动和就业,是公民的起码的、最基本的权利,是尊重人权最基本的要求。所以,我们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突出解决实际问题中,要把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做得如何,作为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方面。

第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一些地方,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接踵而来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劳动关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这个非常时期,处理好劳动者和企业的关系,在劳动者就业、企业生存、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之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如何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来寻求劳动关系的平衡与和谐,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是要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调节劳动关系,规范劳动用工行为的法律。要认真宣传好、贯彻好这部法律,通过认真地、全面地宣传《劳动合同法》,坚守法律的权威性,更加重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加重视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加重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是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包括减轻企业压力,加强信贷服务,完善担保方式,鼓励和支持创业,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搞好生产经营,千方百计防止出现大规模破产现象。只有把中小企业发展好,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如果中小企业倒闭了,必然造成失业人口的增加,这个问题千万不能忽视。

三是要千方百计稳定现有的就业岗位。要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防止出现大规模集中裁员,要鼓励企业搞好结构调整,搞好在岗培训,尽量做到不裁员或少裁员。

四是要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要积极引导,扶持好返乡农民工的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好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千方百计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劳动关系,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真正由目前的资方单赢向劳资双赢的方向迈进,这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第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全的重要保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把开县的社会保障工作做好。

一是明确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保障,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社会保障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降低生活和工作可能遇到的风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增强他们的生活安全感”。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这方面的法制是否完备,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会产生直接的作用”(摘自《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425页)。胡锦涛同志指出:“要以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障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他还强调了“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从这些讲话中,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到,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对于体现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关于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问题,在我们国家,社会保障是一个包含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及补充保障等各种福利性保障在内的统称。因此,这体现了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全面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二是要认真学习贯彻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社会保障法》把社会保障分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五个险种。这样,国家将以此保障公民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必要的物质帮助,这就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依法办事,认真搞好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是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解决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和城镇用人单位未参保超龄人员养老保险问题,推进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扩面,扩大补充工伤保险覆盖面,要把五大保险工作落到实处。(作者系重庆市开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09-5-12
责任编辑: 唐志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