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防治呼唤顶层设计
——“中华环保世纪行”四川采访记(下)
近年来,四川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助推农村垃圾处理。图为丹棱县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池。程晖/摄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程晖
在四川的采访中,眉山、自贡、宜宾等地环保部门负责人纷纷表示,四川是长江的重要水源地,水资源丰富,保护四川的水环境,对维护三峡库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生态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把强化流域水污染防治作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生工程,开展了一系列水污染治理和优化水资源利用的创新探索。
环保部门同志呼吁,由于四川各地环保历史欠账较多,资金压力巨大,出台相关政策难度较大,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来进行顶层设计。
治污资金缺口大
郫县是成都的“大水缸”,担负着成都主城区90%以上的供水任务。全县一二级保护区面积达40.8平方公里,涉及5个镇、32个村、3万余人;共有1912亩水源涵养林,分布在15个网格内。巡查人员需每天进行巡查并实时传回路线和图片信息,报告异常情况。
“目前,郫县环境监控中心已经实现了全天候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可对辖区内35家企业进行实时监控,一旦有监测指标超出规定上近年来,四川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助推农村垃圾处理。图为丹棱县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池。程晖/摄限,系统便自动预警,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会立即到企业核实排污情况。人防和技防的有效结合,为保障成都饮水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郫县环保局局长李晓红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我们现在的最大压力是资金问题,每个人的生态搬迁成本为15万~16万元,搬迁难度很大。”李晓红表示,“市财政每年只有6000万元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项资金,远远不够。但通过努力,我们目前已经实施了310户农户生态搬迁,建成4130亩有机农业基地,新建饮用水源保护林带547亩,湿地320亩,防护网17公里,污水收集管网14公里。”
李晓红介绍说,郫县目前已统筹各方资金20亿元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在保护区涉及镇新建7座污水处理厂,9个污水处理站,铺设了700多公里雨污水分流管网,逐步实现村、社管网全覆盖和污水全收集。
此前,按照“取缔一批,关闭一批,整改一批、规范一批”的整治要求,郫县开展了摸底调查,并确定了重点整治污染源413个。
环保设施待升级
在宜宾市长宁县城市污水处理厂采访时,记者发现,厂区的公告栏里贴着一份《关于排放水质COD严重超标的通报》。内容是2015年5月29日早上3点19分,长宁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口检测COD数据为108.76mg/l,属于严重超标。
污水处理厂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由于严重超标,设备发出严重警报,处理设备停止工作,这影响到长宁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数据上传平台后,长宁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马上进行系统检测和排查,经过一天的突击排查,发现是附近的宜人坊酒业将生产废水偷排到长宁县城市生活污水管网。
长宁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是根据国务院关于三峡库区及长江上游污染防治目标要求建设的,一期工程于2008年10月开工建设,2011年开始运行,目前日处理能力7500吨;2010~2014年,共处理城市污水1447万吨。污水处理后排放到长宁河,环保部门对排放水质进行在线监测。由于设备产能有限,目前只能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无法处理企业生产污水。
宜人坊酒业负责人朱海峰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该公司此前投入巨大资金建成了废水处理系统,但由于系统运行时间较长,加之生产负荷日渐加大以及环保管控指标趋严,该系统已经渐渐不适应现有生产水平,处理能力和效果也有所降低,相关设备需要改造升级。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的排污管网于1985年与公司一同建设投入使用。当时的设计思路及国家环保政策管控尚不严格,使得排污管网未考虑到生产规模的扩大。公司的废水处理工作站于2009年3月完工。随着使用年限增加以及处理工艺水平落伍,目前运行和维护的成本在增加,外排废水也开始超标。
事故发生后,长宁县环境监察大队执法人员向宜人坊酒业负责人出具了现场监察意见书,责令公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停止将污水排入长宁县生活污水处理管网。
在宜人坊酒业厂区,记者看到一个地下蓄水池。朱海峰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废水都先储存在这里,每天抽取至君子酒业废水处理站进行降解处理,达标后排放。公司正在计划新建处理能力更强的废水处理站。
“目前,长江上游和重点流域治理的国家扶持资金大大提高,但由于我县污水处理规划较早,当时的国家扶持资金很少,导致现在压力非常大。”长宁县副县长兰宏斌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事故发生后,县里对宜人坊酒业进行了罚款。2011年以来,该县已经关闭了竹海科技、长化公司等10家废水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企业。
“自2011年起,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兰宏斌建议,“国家在环保扶持资金上,应该多向西部倾斜。另外,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在产业布局上,国家应从战略层面多考虑西部的发展需要。”
协同联动很重要
宜宾市环保局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当地产业结构及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实现较大调整,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偏大,减排压力巨大。虽然市县两级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已初具规模,但城市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城市雨水和污水分流不彻底,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与污染物增量不匹配,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四川省环保厅副厅长彭勇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作为人口大省和西部欠发达省份,四川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数量和规模不能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城镇生活污水垃圾量快速增加与处理设施建设不足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乡镇污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缺乏保障。基层环保应急、执法力量不足,乡镇环保机构建设刚刚起步,人员数量和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下环境监管要求。目前,除成都市全部建立乡镇环保所、绵阳市启动建立乡镇环保所外,全省其他地区乡镇环保机构建设尚未启动,乡镇环境监管基础薄弱。
彭勇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国家层面的协调联动。建议从国家层面建立有效的部际联动机制,各部门统筹出台和落实有利于水污染防治的经济、技术、财税、行政等政策措施,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工作推动机制,加大各部门主动推进污染防治工作的力度。
二是进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支持。保护四川水的环境,对维护三峡库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生态安全都有重要意义。四川省地处西部地区,治理资金筹措难度大,建议国家通过转移支付、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等方式,在四川省开展生态补偿试点,重点加大乡镇生活污水、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和治理设施运行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