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严治“牛奶河” 将生态环保提升到新高度
央广网北京6月13日消息(记者马喆)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全国人大中华环保世纪行报道组近日前往浙江,感受当地水污染防治的新变化。在浙江浦江,三年前被水晶加工污染的乳白色“牛奶河”,变成了百姓身边的游泳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把浙江的生态环保提升到了新的高度。15-6-13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清澈见底的水流、岸边休闲的人群,使人很难想象,三年前浙江省浦江县的河水竟然是乳白色的,当地村民把它形象地称为“牛奶河”。“牛奶河”主要成因是沿线2.2万家水晶加工企业排放的污水。
浦江县马岭脚村村民胡建富:我们很小的时候,没做水晶的时候,可以去游泳,随便游,后来河里面都不敢下去了,洗菜什么的都不能洗。
浦江曾经是我国的水晶之都,通过30年的发展,聚集了全国80%的水晶加工产业。但是,村民增收致富,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成为浙江省多年的“卫生环境最差县”。一些当地人甚至萌生了离开家乡的想法。浦江县县委书记施振强说,这种情况下,只能“壮士断腕”,用高端民宿旅游替代水晶加工,加速产业升级。
施振强:很多人说拆下来损失太大。但是,哪怕我们暂时的经济受到一点损伤,但是为了将来,为了这片土地和家园,这种代价一定要付的。
清理零散水晶加工作坊的同时,浙江浦江县总投资50.7亿元,挖出河道垃圾、冲洗淤泥,再种上水草,使曾经连续八年劣五类水质的浦阳江断面,基本达到三类水质。百姓能重新回到水中游泳,成为评判水质的重要标准。浙江省环保厅厅长徐震表示,从社会反映看,老百姓对污水感观直接、深恶痛绝。从实际操作看,治污水最能带动全局、最能见效。水环境污染表现在水里、问题在岸上、根子在产业。水污染防治的根本出路在转型升级,治好污水,老百姓就会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