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其他 > 2014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 > 节能减排 绿色发展 > 新闻报道

问水哪得清如许?

刘文杰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水利报 2014年5月27日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这是淮河流域过去遭受污染的真实写照。

    20年前,淮河发生特大污染事故,国务院决定将淮河作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工程,拉开了淮河治理的大幕。

    2004年,淮河治污10年,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质疑声仍不绝于耳,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淮河水质差、排污量高、污染反弹等问题。

    如今,又一个10年过去了,淮河治理情况如何?水污染情况、水环境是否有所改善?

    带着疑问,中华环保世纪行新闻采访组自安徽合肥起,到河南郑州止,一路沿淮河及其支流逆流而上,了解现在淮河治理的最新情况。

    变化

    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汇聚众多支流,绵延向东两千余里。

    沙颍河是淮河第一大支流,由沙河、颍河、贾鲁河三条支流在周口市汇集而成。作为沙颍河在河南境内最后一座节制闸,沈丘闸断面水质直接反映了沙颍河的污染情况。

    站在沈丘大闸上俯瞰水面,水中倒映出两岸树影。很难想象,20年前,河水还是酱油色,刺鼻难闻。每当沈丘大闸放水时,大片的泡沫状污水团涌入下游,鱼虾翻肚而死,渔民面临无鱼可捕的窘境。污染最严重时,沙颍河断面COD(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高达180mg/L,给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带来了沉重灾难。

    1995年以来,经过大力整治,沙颍河沈丘闸断面水质明显好转,COD、氨氮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沙颍河沈丘大闸断面COD和氨氮分别为18.5mg/L1.45mg/L,降幅达到83.3%97%,达到了Ⅳ类水的控制目标。

    “沙颍河水质恢复后,部分河段又出现了鲤鱼、武昌鱼,还有人在河边见过鹭鸟栖息。”随行的工作人员说。

    出沈丘,过了颍上闸,就进入了安徽。淮河水经过王家坝闸,与沙颍河的水一起,汇聚到淮河干流,流向蚌埠市蚌埠闸。

    自称为“河工”的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局长张峰,面向近500宽的水面,向记者讲述了近年来淮河安徽境内水质变化情况:“九十年代末,淮河中游的水黑臭、刺鼻,是劣Ⅴ类。船闸过船时都看不到船舱,全被泡沫团遮盖起来了。经过干流整治、水闸除险加固、洼地治理、关停排污口等一系列治理,现在长年可以保持Ⅲ类水标准。尤其通过闸坝的联合调度、生态调度,解决了过去放水时严重的污染团问题。”工作人员现场用量水杯从河中取出水样,向采访组验证了河道水质。

    从过去到现在,从上游到下游,不仅淮河水质实现了质的变化,水环境也有了显著改善。如今,上游的淮阳县龙湖湿地生态旅游效益日益显现,漯河市沙澧河风景区和中游蚌埠闸水利风景区都已成为集旅游度假、水景观光、康体健身等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治理

    淮河污染得以“减速”控制,是如何实现的呢?

    1995年施行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设定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总体目标:1997年实现全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2000年淮河流域各主要河段、湖泊、水库的水质达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实现淮河水体变清。

    减少污水和污染物排放,根本在于调整流域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十二五”以来,河南关停小火电184万千瓦,淘汰落后钢铁产能775万吨、水泥1276万吨、焦炭370万吨,同时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审查,提高了“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准入门槛。

    采访中,河南漯河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水环境治理让人印象深刻。漯河市通过实行重点流域“河长责任制”、重点排污单位提标升级改造、严格重点排污企业排放标准和生态调水等措施,将漯河打造成了一个钟灵毓秀、泛舟轻歌的中原水城。“2013年,澧河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一直保持100%,沙澧河水质持续保持优良,是河南省保护最好的河流之一。”漯河市工作人员说。

    安徽也对淮河流域化工、造纸、酿造、电镀等重污染行业新建大中型项目实行环保预审,把断面水质达标作为预审的前提条件,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同行的工作人员以蚌埠为例,向记者讲述了安徽境内淮河治理过程:“我们的治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第一步就是达标排放,要求企业加大投入、上大量环保设施,政府为了引导也对一些企业进行了补贴。第二步是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资源、能源消耗比较大、污染排放比较高、工艺比较落后的企业进行强制关闭。通过长期的关停,整个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现在看蚌埠市的产业格局,增加了很多新材料、电子、光伏等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第三步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污水处理厂和城市管网建设。在解决工业达标排放之后,转向生活污水排放治理。目前,市、县城区基本实现了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第四步是严把源头关,认真执行环评,确保不产生新的污染。”

    突围

    淮河治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助力政府实现治污突围,污水处理厂是必不可少的根本性措施。就在10年前,淮河流域许多污水处理厂还被批评是“面子工程”,一边是污水横流,一边是处理设备停运,当时的说法是,“机器一开动,必然大量亏损”。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吗?污水处理厂发挥作用了吗?

    采访组先后来到安徽蚌埠第二污水处理厂、阜阳颍南污水处理厂,河南沈丘污水处理厂、禹州泽衡中水服务有限公司等处,实地采访验证。

    在蚌埠第二污水处理厂,记者在进水口和出水口肉眼观测水质变化。进水口污水黑色浑浊,沉淀后的污泥附着在管道周围,而出水口的水较为清澈,取出后内有少量悬浮物。工作人员介绍,污水处理厂平均每天处理污水量在9万吨以上,处理后可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处理的污水是否达标,要靠检测仪的数据说话。每个污水处理厂都配有氨氮在线自动监测仪,检测仪由第三方实行管理,与市(县)环境监控中心相连,每两小时自动对出水口水质进行检测,将数据上传至监控中心,并自动打印纸条记录,方便管理人员实时监测、发现问题即时处理。

    运营亏损和建设投资负担曾经是许多污水处理厂和当地财政需要面对的问题,而现在,运营情况总体正在改善。阜阳颍南污水处理厂处理一吨污水的成本是1.3元,政府补贴0.4~0.5元,基本可以维持运行。

    污水处理厂解决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问题,而工业、农业的污水处理还需要企业共同担起责任。安徽中盐红四方合肥化工基地通过完整的“基地预处理—园区污水处理—湿地处理”综合废水处理系统,使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100%;漯河银鸽集团对废水实行分级处理、分质回用,污水处理能力每天达1.6万吨;河南北徐集团畜禽养殖基地收集生猪粪便进行沼气发电,每年可实现污水减排10万吨……

    20年治理,淮河水污染初步得到控制。但淮河流域的治理不是一个单纯的环境问题,而是一个涉及水、环保、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复杂社会问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 李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