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农村饮用水何时与城市“同质同价”

记者 冯永锋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2-07-09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环保世纪行在四川采访饮用水源保护时,四川省卫生厅副巡视员刘捷透露了一组数据:2009年至2011年,他们对四川全省181个县中的136个县的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了采样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无论是出厂水还是末梢水,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合格率都只在40%-60%之间徘徊,与城市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至少达到95%的水平不可同日而语。“四川的农村水质合格率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比云南、贵州、重庆的都要高出不少。这也说明,农村饮用水质安全问题,需要引起极大的重视。”

    四川省在提高农村饮用水源质量方面想了不少办法,一个最有效的办法是2009年开始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这个工程被誉为继“灾后重建工程”又一项艰巨的任务。四川省人大省会副主任李崇禧说,这个工程的一个亮点就是对乡村的垃圾展开了大决战,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和卫生填埋的方式,建立日常保洁、清运机制,配置完善的设施,集中收集、清运和处理各类生产生活垃圾。2009-2011年新增垃圾中转设施10.2万座,新增垃圾桶果屑箱95万个,新增环卫车辆3.7万辆。“过去,无论城市乡村,你都可以看到乱扔垃圾的现象,河道边、低洼处,越偏僻的地方,越有垃圾在那里堆积、躲藏。现在,你在全四川随便看,很少会在户外看到垃圾。可以这么说,四川村村都有保洁员,村村都在做简易垃圾分类,有机物就地堆肥了,无法再利用的运到县城的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成都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已经达90%以上。这项工作的直接好处,就是垃圾不再污染河道和水源,不仅保护了农村的饮用水源,也保护了城市的饮用水源。”

    四川也在努力探索农村污水的有效治理方案。成都市副市长刘仆介绍说,成都目前已经建成了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站)237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242万吨,其中乡镇污水处理设施186座,实现了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全覆盖。2011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郊区城镇污水处理率达65%以上。全市50户以上的农村新型社区全部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构建了中心城市、县城、乡镇、农村新型社区四级污水处理体系。对农村比较常见的畜禽养殖污染,通过集中养殖、沼气池利用等方式,大大降低了污染。

    四川还在探索农村饮用水与城市饮用水“同质同源同价”的工程,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农村集中供水率平坝地区要达到95%以上,丘陵地区要达到90%以上,而且水质要与城镇水质保持同等水平。记者在四川金堂县看到,该县正开展“水务大会站”,按照《金堂县全域水务总体规划》,准备用3年时间,投资10亿元,解决近百万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在“大会战”中,金堂县扩建东风水库、建东风水库引水工程等,再由铺设的输水管道、高位水池、加压站、供水站等附属设施,将增加库容并经处理合格后的东风水库的水源源不断地送往龙泉山脉以东的广大农村。金堂境内龙泉山脉以东16个乡镇的近60万群众,包括建设中的成阿工业园和规划确定的成都第二机场,都将全部用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在龙泉山脉以西,农村生活用水矛盾将通过实施红旗水库引水工程得到解决。该工程将建总长为30余公里的输水管网,将处理后的饮用水输送到县城赵镇以及官仓、三星、栖贤、清江等地,真正解决龙泉山脉以西近40万人生产生活用水,并最终实现城乡居民饮水同质化。

    在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过程中,经常是上游为了下游保护用水,而牺牲了发展机会。为此,四川在生态补偿方面也做了积极的尝试。成都市饮用水源主要来自岷江上游,对阿坝州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为此,阿坝与成都采取了联合开办工业园区的方式,对阿坝州的经济发展给予支持。记者在“成阿工业园”看到,工业园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部分企业已经投产。阿坝州副州长蒋刚说:“工业园的好处是产业可以联动,实现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污染物能得到统一治理,收益的分配也比较清晰——建设时,由成都市出资60%,阿坝州出资40%;第一个五年封闭运行,收益双方不分配,全部用于园区发展;第二个五年,成都、阿坝按35%∶65%分享;2019年起,则按40%∶60%分享。”

    梁刚介绍说,2005年,阿坝州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目前,累计投入资金6.24亿元,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31处,建设供水管网11.61万公里,累计解决了57.51万农牧民饮水安全问题。(光明日报四川汶川4月18日电)

来源: 光明日报 2012年04月18日 责任编辑: 李杰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