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08中华环保世纪行>>新闻报道

青岛扶持“静脉产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赵超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11-06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华网青岛10月24日电(记者赵超)淘汰的手机如何处理?废弃的汽车如何再利用?近几年,青岛市在固体废物利用这一问题的探索与实践上取得了突破。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近日来到山东省青岛市就发展循环经济进行采访。据青岛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随着我国第一个“静脉产业”生态工业园在青岛市建立,“静脉产业”已成为青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静脉产业”是由日本学者提出的概念,也就是指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因为这一产业能使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静脉产业”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

  青岛市于2006年创建了占地面积达2.2平方公里的新天地静脉工业园区,目前已建及在建项目包括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处理工厂、废旧轮胎资源化利用设施,还建有固体废物信息交换中心。

  据介绍,工业园区建立后,已处理废旧家电20万台(套),废旧轮胎1万吨,医疗废物0.3万吨,危险废物4万吨。在处理固体废物的同时,减少烟尘排放达到15.6吨,二氧化碳56吨,为改善青岛市的空气质量贡献了力量。

  来源: 新华网 2008-11-05
责任编辑: 刘静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