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其他

深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精神
切实做好预算审查监督工作

甘肃省人大财经委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8年10月19日 10:36:40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各级人大扎实推进预算审查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职能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强化人大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的重要举措。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精神对我们改进预决算审查监督程序和方法,提高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省学习贯彻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学习贯彻指导意见的主要情况

(一)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学习。指导意见出台后,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常委会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就做好学习贯彻提出明确要求。省人大财经委、常委会财经预算工委及时组织学习,注重将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主要程序和方法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制定工作方案,认真抓好落实。财经预算工委围绕指导意见各项要求,对现有预决算审查监督制度和工作情况进行梳理分析,针对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在与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工作中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工作方案。方案重点围绕支出预算安排和政策、预决算报告内容、财政转移支付、政府债务、重点支出与重大投资项目及预算审查的程序和方法、加强预算联网监督等方面提出建议和要求。

(三)加强沟通协调,落实改进措施。财经预算工委就指导意见提出新要求的具体落实措施与财政、审计等部门进行了沟通交流。在改进完善预决算报告以及预决算草案编报工作,完善全口径预算和部门预算编报工作,审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人大预算监督工作的协助配合,完善支持人大依法监督相关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建议。

二、不断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

(一)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咨询专家作用,认真开展预决算初审工作。从2016年开始,省人大常委会选聘部分专家学者为常委会计划预算审查咨询专家,建立计划预算审查咨询专家制度。在近年的工作中,咨询专家充分参与初审工作的各环节,提出了质量较高的意见建议,为财经委审查计划预算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持,也推动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改进提升了计划和预决算的编报质量。去年,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关于预算审查前听取省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办法》,今年开展预决算审查时,通过书面征求和座谈发言等形式,充分征求部分省人大代表及咨询专家的意见建议,将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纳入预算草案初步审查意见。为了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今年上半年,又制定了《甘肃省人大预算审查联系代表工作办法》,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在预算审查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二)突出监督重点,提高预决算审查的针对性实效性。近年来,财经委在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中,突出对支出安排和财政政策的审查,注重对上一年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工作和当年财政政策安排以及关于扶贫攻坚、创新驱动发展、重大项目和改善民生等重要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查。在今年决算草案审查中,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意见精神,针对2017年省级决算草案中存在的部分支出科目调剂较大,部分转移支付资金下达不及时,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预算绩效评价覆盖面不够宽,运用结果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不断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进一步改进预决算编报,决算报告要进一步反映重点支出、财政转移支付、重大投资项目资金使用绩效与政策实施效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积极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等意见建议。

(三)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去年,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办法》,对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开展审计整改监督的主要内容、监督程序、监督方式和政府及被审计单位的整改责任等进行了规范。通过完善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工作监督机制,有力推进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制度化、长效化,增强了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此办法,省人大常委会于去年11月专门召开联组会议,就11个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专题询问,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等9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回答了询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增强监督合力,审计部门加强了对人大预算监督工作的协助配合。今年6月,省审计厅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审计机关研究提出下一年度审计监督重点内容和重点项目时,应当征求同级人大常委会财经预算工作机构的意见建议,形成监督合力。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专项资金绩效和政策执行的审计监督,并作为每年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的重点,为本级人大常委会开展支出决算和政策审查监督提供服务。

(五)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积极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2017年12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对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也要求各省市今年都要建立此项制度。甘肃省委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列入今年我省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省人大常委会从3月开始,经过认真调研和反复讨论修改,形成了报请省委审定的了《关于建立省人民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代拟稿)》。根据我省实际,补充增加了五项重点内容。一是突出省情、突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二是增加了对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监督的内容。三是细化补充了审议程序和审议重点。四是提出了国有资产联网监督的要求。五是明确了市州、县区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的时限。

(六)创新监督方式方法,积极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2017年以来,财经委把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提出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召开了由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州人大、财政部门参加的推进会,明确提出计划用两年时间,逐步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预算监督网络。去年底,省人大完成了与省财政国库支付中心的数据连通。今年,省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采购已经完成,各项硬件设施的改造工作也竣工,正在进行系统功能调试,争取年内全面完成省级预算联网的相关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在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中,我们始终注重提高认识,努力创新,认真履职尽责,但在贯彻落实预算法和中央实施意见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困难。

(一)对中央关于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政策和财政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学习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化,在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中,提出意见建议的质量有待提高。

(二)财政预算管理中还存在预算编制不够细化完善、预算执行不够严格规范,部分支出科目调剂较大,部分转移支付资金下达不及时。一些部门预算编制不细化不完整。部分专项资金支出进度缓慢,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预算绩效评价覆盖面不够宽,评价方式有待完善,结果运用不够充分等问题。

(三)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力量亟需加强。随着人大及其常委会对预算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的不断加强,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需要一批知晓预算、财务会计、法律、网络信息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目前从我省的情况来看,常委会财经预算工委下设的预算审查监督处只有4人,机构与人员力量薄弱,难以适应目前日益繁重的业务工作的需要。

四、推进人大预算审查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工作思路

在今年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深化认识,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落实预算审查监督重点的拓展内容。一是加强对支出预算和政策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认真做好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支出预算、决算和政策进行审查,实现审查范围和内容的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决算的审查监督,做到事后监督与事前监督、事中监督相互继起、有机衔接的全过程监管。突出对预算审查监督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五个方面主要内容的审查监督。通过审查监督支出预算和政策,保障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安排部署的贯彻落实,重点审查预算安排是否符合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中期财政规划、支出政策的可持续性,优化支出预算结构,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提高审查监督的针对性、深入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对财政支出绩效和政策实施效果的监督。加强对重点支出与重大投资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督促实现支出绩效和政策目标。对专项转移支付的整体绩效情况进行监督,把资金使用绩效与政策实施效果情况作为监督重点。对部门重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设定、实现及评价结果应用情况进行监督。

(二)积极探索预算审查监督方式方法创新。在巩固完善现有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审查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形成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和重要问题及时向本级党委请示报告机制。二是进一步落实预算审查前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机制。三是加强专题调研工作。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政府关于重点支出预算和政策专项工作报告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可行的意见建议。四是探索开展预算专题审议。省人大财经委对预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时,要根据省委的部署安排,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审计查出的突出问题等,对有关支出预算和政策开展专题审议。会同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对部门预算草案、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转移支付资金和政策开展调查研究。必要时,可引入社会中介机构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提供服务。五是及时听取重大财税政策报告。对于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财税政策,省政府及财政部门在政策出台前应当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六是加强对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预算决算决议落实情况的监督。七是加强预算绩效审查监督。每年选取几项重要支出政策、若干部门预算、重点支出、重大项目等,采用代表专题视察、绩效审计、第三方评估等多种形式,开展绩效评价和监督。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把绩效评估结果作为审查下一年项目设立和预算安排的依据。八是进一步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按照《甘肃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办法》要求,审计查出问题要列出清单,抓住不放,加强跟踪监督。建立健全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整改情况的机制,根据情况可以要求问题突出、整改不力的部门单独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工作,全面提高整改工作力度。九是加快推进全省预算联网监督工作。从预算联网监督软件的业务需求上体现人大预算审查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不断拓展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功能,加强对支出预算和政策的审查监督,切实增强预算审查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切实推动政府预算编报和预算管理的改进。一是改进预算决算报告工作。重点报告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主要情况,重大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调整变化情况,收入、支出安排及债务规模等财政总量政策与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宏观调控要求的一致性情况,支出预算、决算和政策实施的主要情况,重大投资项目的安排和实施情况。支出预算反映各项支出预算安排的政策依据、标准、支出方向及绩效目标等情况。支出决算重点报告和反映支出预算调整情况、支出完成预算情况、重大项目的资金使用绩效与政策实施效果情况。支出预算和决算要列出重大政府投资计划和重大投资项目表。二是改进完善有关预算管理机制。1、健全重点支出与重大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合理确定重点支出与重大投资项目范围,保障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省委安排要求的落实。2、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加强对重点支出与重大投资项目绩效的管理,确保实现支出绩效和政策目标。进一步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与政策实施效果。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完善项目库,加强对部门重大项目支出绩效的管理。3、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坚决制止无序举债搞建设,规范举债融资行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对政府隐性债务的监督,推动政府积极稳妥化解累积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决不允许新增各类隐性债务。4、加强财政收入管理。政府预算收入编制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根据经济政策调整等因素科学预测。严格依法征收,不收“过头税”,防止财政收入虚增、空转,依法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三是建立健全落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预算决算决议的机制。紧紧围绕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审计查出突出问题等,结合人大对相关支出预算和政策的审查意见,建立健全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和反馈机制。

(四)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近年来,党中央和全国人大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做好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对于全面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部门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一要学习好贯彻好党中央关于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职能的重要改革举措,尤其是认真学习、准确领会《指导意见》的主要精神,认真研究制定我省实施意见。二要加强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三要加强与上下左右的沟通联系,认真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对市州县区人大的指导,进一步增强服务保障工作质量和水平。 

责任编辑: 刘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