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其他

以支出预算和政策为审查监督重点
不断改进和加强人大预算监督工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8年10月19日 10:05:3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充分认识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重要意义,深刻把握其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其重点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自治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

    一、高位推动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工作

    党中央指导意见下发后,自治区党委立即作出安排部署,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要求财经工作委员会提出贯彻实施意见。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指导意见精神,充分认识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对标党中央提出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研究提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及自治区党委工作部署、切实加强和改进预算初审工作、不断创新预算审查监督方式、监督支持政府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积极引导公众有序参与预算管理、健全完善预算管理和审查监督法规、切实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能力建设和积极推进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等九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今年7月,自治区党委印发了《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实施意见》(新党办发〔2018〕37号),为我区开展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工作提供了遵循。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全区各级人大常委会、人大工作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

    二、切实加强对自治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监督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落实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重点任务,我们依据预算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相关规定,组织起草了《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自治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监督的决定(草案)》,对于有效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决定草案主要包括加强自治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严格实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依法规范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进一步完善债务报告和信息公开制度;切实加强债务风险预警和防控;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依法加强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举债行为等内容。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自治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监督的决定》。决定的出台,对于依法规范政府预算管理监督,特别是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推动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

    我们主动参与建立自治区人民政府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实施意见起草工作,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今年7月,自治区党委下发了《自治区党委关于建立自治区人民政府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新党发[2018]19号),对建立自治区人民政府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报告方式和内容、审议程序、审议重点、工作要求、组织保障做出具体规定,明确提出了2018年自治区和部分有条件的地州市建立起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2019年覆盖到全部地州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地方,2020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实施意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各地州市人大常委会、兵团设市人大常委发出通知,指导下级人大常委会做好《实施意见》贯彻落实工作。我们组织自治区人大财经委员会部分组成人员和自治区人大代表对自治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初步了解和掌握了自治区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了调研报告,提交常委会并转交政府。今年9月,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首次听取和审议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书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口头),常委会组成人员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议意见,标志着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在自治区层面已经建立,必将对推进和加强自治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四、不断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和预算调整

    目前,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占新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不断加大,对于缩小新疆与内地、新疆各地州市之间的财力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转移支付还存在不规范、不平衡、不公开、效益不高等问题。转移支付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偏低,不利于地方和下级统筹安排财力。近年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大对财政转移支付和预算调整事项的审查监督力度,及时提出审查意见和建议,促使自治区财政对下转移支付结构不断优化,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有所提高,并做到提前告知下达额度,以便各地统筹安排财力。对南疆深度贫困地区,采取减免专项资金配套措施,加快推进当地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进程。推动政府开展专项资金预算公开和绩效评价,进一步提高了专项资金预算的透明度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于预算调整事项,要求政府财政部门必须依法编制预算调整方案,由政府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增强了预算的刚性约束。对于不属于预算调整的预算变化,要求政府每年第四季度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变更情况,以便常委会组成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本级预算变动情况。

    五、大力支持政府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积极支持政府改进完善预算报告、决算报告和预算草案、决算草案编报工作。预算报告、决算报告重点报告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及自治区党委工作部署的主要情况,报告重大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调整变化情况,报告收入、支出安排及赤字、债务规模等与国家及本区域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宏观调控要求的一致性情况,报告支出预算、决算和政策实施的情况,报告重大投资项目的安排和实施情况。逐步改变相关重点支出与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层层挂钩、先确定各领域支出总额再安排具体项目的做法。支出预算重点报告和反映各项支出预算安排的政策依据、标准、支出方向及绩效目标等情况,增强重大增支政策出台的预期性。支出决算重点报告和反映支出预算调整情况、支出完成预算情况、重大项目的资金使用绩效与政策实施效果情况。支出预算和决算列示重大政府投资计划和重大投资项目表。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编报。在保持预算报告、预算草案纸质文件提供方式基础上,探索以电子化方式提供预算文件。

    六、充分发挥审计对预算的监督作用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依法对政府预算进行监督和制约,发挥着“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我区各级人大常委会积极支持审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借助审计监督手段,加强对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监督,督促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进一步提高了审计监督实效。认真落实新预算法关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的本级决算草案,要经本级政府审计部门审计后,报本级政府审定,由本级政府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县级以上政府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开等规定。根据自治区实施《监督法》办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每年九月至十二月期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交审计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政府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七、积极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大财经委、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关于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的指示精神,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组织自治区财政厅、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有关人员赴天津、广东考察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情况。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及时召开自治区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推进会,传达全国人大推进地方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座谈会精神,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了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开展预算联网监督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原则、主要内容、规划目标、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去年年底,实现了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与财政厅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专线联通。从今年开始,争取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网络。自治区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被列为今年自治区深改重点项目。目前,自治区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方案已经自治区有关部门审查批准,正在按程序实施招标工作,拟于12月底前建成试运行,力争明年元月向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供预算审查服务。

    中共中央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和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等预算管理改革,向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结合自治区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制度,切实加强预算审查监督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人大财经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本级人大代表的作用,不断改进和加强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努力开创新时代自治区人大财经工作新局面。

责任编辑: 刘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