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其他

贯彻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
政策拓展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江苏省财政厅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8年10月19日 09:57:50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职能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各级财政部门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有力保障,也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客观需要。江苏财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的相关要求,加强与人大的沟通交流,及时报告相关事项,不断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明确财政预算工作目标取向,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国家和省减税降费政策。安排资金对承担化解过剩产能任务的钢铁、煤炭等行业企业给予奖补。二是全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安排资金深入落实“创新40条”,支持“一中心一基地”建设。加大对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扶持力度。三是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积极落实“富民33条”,全面落实普惠性支出提标提档提补政策,省级财政民生支出比重达80%。大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将15类生态红线区域纳入生态补偿范围,2017年下达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15亿元。对因实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任务、民生保障而产生的支出缺口通过调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压减一般性支出等方法妥善解决。

    二、深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加快构建现代预算制度

    一是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规范编制“四本预算”,加强“三个统筹”,省级预算报告和草案达到预算法规定的全部要求。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项目库管理、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省级预算管理操作规程、建立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机制、省对市县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等文件。三是加强部门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会议费、培训费,调整事业单位相关保障政策,增支部分原则上通过内部调剂解决。四是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提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江苏省预决算信息公开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首家建成横向连通、纵向贯通的省市县一体化预决算公开平台,全省13个市、96个县(市、区)、8000余家单位集中公开了预决算信息。五是加强财政重点工作考核。完善考核办法,对收入预算完成情况及收入质量等六项重点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并对查实存在收入弄虚作假、政府债务管理不力、预决算公开查出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地区实行一票否决。以考核来推动财政预算改革,推进强化各项资金管理,推进全面提升财政综合管理水平。

    三、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加大省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重点加强交通、水利等领域的资金整合,整合后主要采用因素法分配方式,实行“大专项+支持方向”下达资金。2018年省级政府部门专项资金共147项,较2012年启动整合时减少约70%,原则上每个部门管理的专项转移支付不超过3个。二是优化财政投入方式。出台涉企资金信息系统管理办法,改革对竞争性领域的支持方式,对涉企资金主要采取“切块下达、资金改基金、无偿改有偿”等分配方式。扩大专项资金因素法分配试点,约50%省级专项转移支付实行因素法分配。三是着力盘活存量资金。实施省级行政、参公单位基本账户零余额管理,完善专用基金和暂存暂付款等清理机制。2017年全省累计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近2000亿元,其中省级近200亿元。

    四、细化转移支付管理,启动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一是进一步下倾财力。在新一轮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将金融保险业税收下放市县,降低部分税收省集中比例。二是加强转移支付管理。制定省对市县转移支付管理办法,建立以财力协调补助、地区均衡补助、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补助为主要内容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帮助经济薄弱地区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省级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比例近6:4。三是探索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在工商、质监、食药监、安监、审计等领域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四是制定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

    五、主动接受监督,不断提高财政履职服务水平

    一是编制政府预算解读。从2015年起,连续四年联合省人大财经委编制政府预算解读,用一张张详实的表格、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向人大代表展示财政资金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肯定。二是细化预算草案编制。完善政府预算报表体系,2018年“四本预算”共编制54张表,除对每本预算的收入和支出预算进行进一步细化外,重点细化编制了省对下转移支付预算,包括分地区、分项目编制省级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以及专项转移支付预算表。此外,将省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报告汇编成册提交人大审议。省人代会财政报告代表满意率逐年攀升,2015-2018年连续四年超过96%。三是建立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整体推进全省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推动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预算联网监督网络,于2017年年底前实现省市县同级人大对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查询,方便人大监督检查。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座谈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加强预算管理,完善工作机制,主动接受监督,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规范化水平。

责任编辑: 夏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