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灾后“共建”聚群力

刘 杰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07-17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这些日子,地震灾区在经历着另一种感动。一支又一支援建队伍接踵而至,一幅又一幅对口援建蓝图正在绘就,一个又一个郑重承诺掷地有声:

  安徽三年的投入将不少于20亿元,支援四川松潘县恢复重建;江西承诺援助金额将超过13亿元,力争两年完成三年的援建任务;河南把对口援建单位当作自己的县市来对待,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计划之中……“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条件可谈,没有价钱可讲,没有折扣可打,支援灾区全力以赴”,这是各个对口援建省市的共同心声。

  而在地震灾区,另一种行动同样令人感动:“我们多尽点心,国家就少操点心。”重灾区彭州牌坊村支书张明发一边发动群众自己盖房,一边组织种植蔬菜。“不等不靠,生产自救”,这是广元市剑阁县桅杆村最醒目的标语。“我们不会躺在援助上睡大觉,要靠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几乎所有的受援县市都这样表露心声。四川更向全省发出了动员令:“四川有能力有信心,靠自己的双手从头再来!”

  灾后恢复重建的任务艰巨繁重,举全国之力对口支援灾区当是最佳路径。有识之士更在深入思考:不同省市有不同的援建方式,但怎样的援建才能更合乎当地实际和群众意愿?灾区人民需要一个遮风挡雨的家,更需要能够赖以生存发展的条件,援建在实现“输血”的同时,又该如何使灾区具备“造血”功能?面对大量的外援,怎样发挥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灾区人民的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如何与外援实现“无缝对接”?对这些问题,对口援建省市和灾区人民一道用实际行动作了初步回答。

  援建不是代建。援建方必须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更要充分尊重受援方意愿。安徽针对援助对象松潘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根据松潘需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决定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对旅游发展带动力强的快速通道,谋求黄山、黄龙共同发展之路。同样,江西也以产业发展带动受援地灾后恢复重建,以推进其更加科学的发展。援建方与受援方,在同一个目标下,逐步拧成一股绳。逐步具备“造血”功能的灾区,方能在浴火后重生。

  提倡自建,不是拒绝援建。科学地对待外援,巧妙地利用外力,在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的基础上,与外援配合起来,加快恢复重建步伐,使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到和超过灾前水平。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心愿。四川从打通“生命线”到恢复“经济线”、“发展线”,在全国的关怀援助下,重建家园的决心越来越坚定,步伐从未停歇。

  灾后恢复重建,仅靠一方援建或自建都不行,需要的是发挥两方的积极性,共同建设灾区人民的美好家园。因而,共建成为对口援建省市和灾区人民的共同选择,所凝聚的力量、所形成的合力更好更快地推动了灾区家园建设。而面对今后依然繁重的重建任务,也只有更好地凝聚各方智慧、激发共建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合力,迎来灾区的光明未来。

  来源: 人民日报 2008-07-17
责任编辑: 崔丽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