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成都受灾群众自建过渡安置房近十万套

每套自建房至少为国家节省一万元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07-14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本报成都7月13日电 (记者何勇) 7月11日,四川地震重灾区彭州市通济镇双杨村村民左传能搬进了自己刚建好的3间简易过渡安置新房。为解决这3间房所需材料,左传能一家翻山越岭,将倒塌房屋的木料、砖块清理后抬下山,足足用了一个多月。“只要有双手,生活就会有希望。”左传能说。

  记者从成都市建委获悉,汶川地震发生后,市建委、房管等部门牵头组成工作组,深入村组实地调查房屋灾毁情况、过渡安置房需求情况,对受灾群众是否采取政府提供过渡安置房、自建过渡安置房进行填表登记。通过受灾群众签字盖印确认,成都市有15万户受灾群众不等不靠,积极自救,自建过渡性安置房,目前已建成97143套。这些房屋大多建在原有宅基地上或自家耕地边。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成都对自建过渡安置房的给予2000元的一次性补助;受灾群众自建的过渡房,功能齐全,造价低廉,每套房子至少为政府节省1万元建设资金。

  在彭州通济镇桥楼村三组,记者看到,一排排木头房屋整齐有序——这是桥楼村村民自己集中修建的一个安置点,一共安置23户居民。村民刘树才介绍,村民刨出废墟中的砖木材料,砍来山林竹木柴草,驻守附近的解放军官兵和邻居也帮着运料、搭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不搬最好。”刘树才说,“对口支援的咱都感谢,但国家不可能保你一辈子,还得靠自己。村民们就近自己安置,离耕地近,每天干活,不误农时。”村支部书记刘增保介绍,全村612户受灾群众中,有近400户选择了入住活动板房,其余200多户选择自建。

  来源: 人民日报 2008-07-14
责任编辑: 崔丽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