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 杨学博
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与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座谈会”日前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与会者围绕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以及如何弘扬这一伟大精神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认为,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形成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一伟大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与会者指出,目前抗震救灾斗争已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正在逐步展开。我们应充分发掘在抗震救灾斗争中产生的生动事例和可贵精神,不断加深对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展现其丰富内涵,进一步阐述其重大意义,并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这一伟大精神。
与会者强调,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关键是要把这一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使之成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出现的新的复杂因素和严峻挑战,我们应按照中央要求,自觉地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努力为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