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6月6日电 题:企业要在抗震救灾中实现自我超越
新华社记者赵仁伟
最近,由于广东加多宝公司为四川灾区捐款1亿元,这家公司的产品受到部分网民和消费者热捧。
无独有偶,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得知自己在灾区的竞争对手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受灾严重,毅然捐助500万元支持其灾后重建。
我们并非提倡给企业搞捐赠排行榜,因为参与慈善事业是一种自愿的道义行为,捐赠金额的多少也不能完全说明企业的高低优劣,但企业参与慈善事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无疑值得鼓励和肯定。
现代企业理念表明,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还需考虑和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保护员工合法权益、保护环境、保护弱势群体、捐助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等等。自觉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世界普遍认同的企业价值观。
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少企业对社会责任缺乏深入了解与认知,认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怎么紧急。在此次抗震救灾中,有不少企业因吝于捐款被网民讽刺为“铁公鸡”。
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能够实现多赢的效果,既能为国家和社会分忧解难,也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赢得消费者的拥护和赞誉,有利于企业发展和长远利益。能否做到这一点,考验的不仅是企业拥有者的道德水准,还有其战略眼光。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政府引导、企业自觉、社会监督。政府应在完善法律法规、税收优惠、政策激励、评价监督等方面采取行动,给企业发出积极的信号。企业应加强自我道德约束,自觉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社会各界要加强引导和监督,鼓励那些表现好的企业,批评那些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我们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能以这次抗震救灾为契机,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升华,造福社会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