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把不幸和忧愁踩在脚下 灾难让我更坚强![组图]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06-02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灾难让众多从废墟中站起来的灾区的孩子学会了分担大人的忧伤、学会了把痛苦和悲伤丢到脑后,把不幸和忧愁踩在脚下,人们为这些将在抗震救灾中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孩子们送来深深的祝福:绽放纯真的笑容,孩子们,节日快乐!

 

 

  5月29日,在北川县香泉镇黄江村安置点,一名小女孩跟着母亲排队领取饮用水。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在北川县擂鼓镇安置点,一名小男孩在泥泞的道路上搬运砖头去铺路(5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在江油市九岭镇中河村安置点,13岁的兰林祥帮助母亲做饭(5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在北川县香泉镇黄江村安置点,一名小女孩提着玩具从帐篷附近走过(5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在北川县香泉乡黄江村安置点,两名女孩来领取食品(5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在北川县香泉乡黄江村安置点,两名年幼的孩子在搭建的帐篷附近玩耍(5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5月29日,一名儿童和大人一起搬运砖头。因持续降雨,四川北川县擂鼓镇一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帐篷周围泥泞不堪,安置点内的30多名孩子纷纷行动起来,与大人们一起使用倒塌房屋的砖块修建简易通道,方便人们通行。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5月29日,孩子们和大人一起传递砖头。因持续降雨,四川北川县擂鼓镇一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帐篷周围泥泞不堪,安置点内的30多名孩子纷纷行动起来,与大人们一起使用倒塌房屋的砖块修建简易通道,方便人们通行。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5月24日,10岁的王永霞在北川县地震灾区临时安置点内生火做饭。王永霞的学校在地震中被毁了,无法继续上课,住在临时安置点的她就帮着大人干点力所能及的活,成了父母的好帮手。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摄

 

  5月24日,在四川地震重灾区北川县曲山镇的一处受灾居民临时安置点,一名儿童带着水桶去打水。新华社记者 才扬摄

  5月24日,在四川北川县曲山镇一处受灾居民临时安置点,孩子把手中的面包递给母亲。 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5月28日,四川省汶川县漩口镇一名小男孩骑着自行车将一些日用品送到亲戚家。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5月28日,四川理县甘堡乡的藏族小朋友杨刚(中)与小伙伴一起搬救灾物资。 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5月28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姜维城受灾群众安置点,一名小男孩准备去送水点打水。 新华社记者曾毅摄

  来源: 新华网 2008-05-31
责任编辑: 王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