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把握“三十二字”总目标 改革创新完成执政使命

善于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党的建设中的难题,善于用创新的思路寻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途径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7-11-06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通过坚持不懈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就是党的十七大确立的党的建设总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十二部分的标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无疑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主题。贯穿于这个主题中的主调是改革创新。确定这个主题和主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原则要求,反映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新特点,对党的建设具有全局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鲜明特色和强大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整个国家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也不断推进,并保证和促进了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从形成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到确立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布局;从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到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从实行差额选举、党务公开等扩大党内民主的举措,到确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针;从实行干部轮训制度,到建立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评制度;从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民主推荐、民主评议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到推行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发展党员公示制等组织制度创新,等等,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硕果累累。  

        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成为整个国家改革开放大合唱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强音符。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就因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不断发展;而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不断发展,就因为我们党坚持不懈地抓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推进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  

        坚持改革创新,是党的十七大主题的内涵之一,也是贯穿党的建设主题和全部内容中的主调。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而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必然给党的建设提出新的课题、新的考验。党的建设要解决这些新课题、应对这些新考验,仍然必须运用改革创新这个法宝。  

        事实上,当前党的建设还存在不少新课题需要研究解决。比如,如何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如何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形势和广大党员扩大党内民主的新期待,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如何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增强选人用人公信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各类基层组织特别是“两新”组织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如何建立完善惩防并举的反腐倡廉体系,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率,等等。解决这些课题,惟有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  

        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始终贯穿着改革创新精神。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党章修正案和中央纪委的工作报告中,贯穿这三者的主题就是改革创新。  

        以主线把党建各个方面贯穿起来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党章修正案在党的建设总要求中,鲜明地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主线,对继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根本的意义。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首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提出及其系统化,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所处历史方位的正确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历史经验的启示,也是现实的需要。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国内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为繁重,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上一批大党老党相继失去政权,特别是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即便是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不注重研究和提高自身执政素质,难免导致执政体系僵化、执政能力衰退、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最终丧失执政地位。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使全党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就是要增强全党同志对党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和所肩负的执政使命的适应能力,帮助全党同志提高对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消极腐败因素的免疫能力。  

        胡锦涛同志强调,执政党的各方面建设都应该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上来。这就明确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必须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其次,党的先进性建设同样是党的建设的主线。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坚持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一个根本原则。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理论和实践上一贯重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个重大命题,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怎样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问题,形成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重大创新。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我们党成立以来,坚持不懈地加强先进性建设,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党内仍然存在着一些与党的先进性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突出问题。比如,一些党员先进性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观念不牢固;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解决复杂矛盾的本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一些地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比较薄弱;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的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胡锦涛同志指出:“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这就言简意赅地揭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新的伟大工程的关系。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这两个“不等于”,表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包括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奋斗纲领和方针政策的先进性、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先进性、组织和队伍的先进性,等等。有了这些先进性,党就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失去了这些先进性,党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党的生命也就会停止。而这些方面的先进性,任何一方面都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自身建设来获得、保持和发展。同时,党的先进性的内涵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反映党所处时代的基本特征。因此,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新的根本指向。  

        党的建设的全部工作,无论理论武装还是选任干部,无论健全组织还是完善机制,无论改进作风还是创新制度,都是为了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前列,走在中国和世界发展历史进程的前列,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列。一句话,都是为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只有始终坚持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这一根本取向,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推进。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评价标准。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不仅体现在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而且体现在管党治党的各方面。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效如何,要看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是否进一步提高,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否进一步巩固,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否进一步健全,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否进一步提高,党的组织和队伍的作用是否进一步充分发挥,一句话,要看党的先进性保持得如何、发展得怎样。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评价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否取得成效以及成效大小的重要标准。  

        用党的先进性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就必须着眼于保持和发展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先进性,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着眼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基本纲领和奋斗目标的先进性,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保证党的大政方针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全党同志始终坚持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着眼于保持和发展党的组织和党的队伍的先进性,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和党员队伍的整体活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着眼于保持和发展党的作风和党的形象的先进性,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着眼于保持和发展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先进性,切实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执政效率,增强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课题来进行。  

        总之,必须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统一起来,作为整个党的建设的主线,全面推进和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的行动纲领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党的建设“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这就使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完善为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五位一体”。  

        理解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需要着重把握两点:  

        第一,深刻理解突出强调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意义。我们党历来重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又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并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完善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报告鲜明提出反腐倡廉建设,从而将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发展为“五位一体”。将反腐倡廉建设从作风建设之中独立出来,凸显了它的重要性。  

        我们党历来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反腐倡廉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腐败现象仍呈现易发、多发态势,反腐倡廉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创新,有利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又能为体制的改革创新提供重要保证。在一定意义上讲,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决定着体制改革创新的顺利与否,更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目的和意义就在这里。  

        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是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三种机制或者说三条防线:一是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荣辱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党内纪律、制度,筑牢法规防线;三是不断加大打击腐败现象的力度,让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无藏身之地,筑牢惩戒防线。  

        第二,深刻理解反腐倡廉建设和其他建设的相互关系。“五位一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基础,反腐倡廉建设强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成果;制度建设反映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果,也是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保证。我们必须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把握“三十二字”总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通过坚持不懈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就是党的十七大确立的党的建设总目标。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历来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首要问题。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国内外形势、党所面临的中心任务及党自身的状况,科学制定党的建设具体目标,是解决党的建设首要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逐步确立了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总结党八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强调牢牢把握党的建设总目标。党的十七大确立的“三十二字”党的建设总目标,是对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的继承与发展。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这三十二个字,鲜明而集中地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思想路线、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等重大问题,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实现了这三十二个字的目标,就能使我们党具有更加坚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个中心词,鲜明概括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历史定位。因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因为是执政党,我们党必须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性质和历史定位,决定了党的建设必须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  

        全党学习科学发展观最为紧迫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思想理论建设,概括地讲就是两项任务,一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武装全党;二是紧跟时代前进步伐,适应实践发展需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党的十七大对思想理论建设的两项任务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推进理论创新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要求全党同志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章修正案也强调,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吸取人类一切文明的新思想新成果,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大力推进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切实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在理论武装方面,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用这个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就包含了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  

        报告提出的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就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出了重要部署,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在最紧迫的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正确应对阶段性特征,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科学发展观,正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决定了必须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衡量和检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执政能力高低,一个重要标准就要看能否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衡量和检验党的先进性,一个重要标准也要看能否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抓手。要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的过程中,突出抓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在推动全党同志“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使全党同志努力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掌握贯穿在科学发展观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提高全党的战略思维能力和政治理论素养,增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本领,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江金权

        来源:《瞭望》周刊  2007年11月06日
  来源:
责任编辑: 系统管理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