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直播

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就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答记者问

文字直播

[中国人大网](2017-03-10 14:31:47)

今天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就“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副主任、主持人赵莉] (2017-03-10 15:06:36)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今天记者会的主题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我们今天很高兴邀请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先生,他将围绕这一主题回答记者的提问。有请张茅局长。

[张茅](2017-03-10 15:06:55)

很高兴每年的两会期间跟媒体新闻界的朋友们见面,也感谢大家一年来对商事制度改革,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宣传、报道和支持。今天又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把时间都留给大家,请大家有什么问题就敞开提出来,我来回答。

[赵莉] (2017-03-10 15:07:08)

谢谢张局长。现在请大家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2017-03-10 15:07:24)

商事制度改革在过去几年中哪些取得成效?在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过程中又遇到哪些主要的问题和困难?谢谢。

[张茅] (2017-03-10 15:08:06)

这个问题是我们去年一年的工作主要内容。商事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部署,也是我们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就业的一个重要措施。主要的内容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包括“放管服”三个方面:所谓“放”,去年主要是在市场准入便利化方面,在“三证合一”,就是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基础上,实现了“五证合一”,包括社保证和统计证,这是去年10月1日全国统一实行的。

[张茅](2017-03-10 15:10:28)

另外,在上海自贸区推进“证照分离”,就是进一步减少前置和后置审批,把一些行政审批改成承诺制、有一些取消、有一些备案。再就是推进企业名录和简易注销试点工作,这是去年一年“放”的方面开展的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五证合一”,对企业的便利化大家可以看得到,让企业最多跑一次,这是浙江的经验,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张茅] (2017-03-10 15:12:07)

在“管”的方面,主要是围绕从过去以审批为主的准入监管、审批监管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去年年检改年报,年报率达到88%,就是企业自主年报,高于过去年检83%的水平,说明经过几年的改革,企业自主报告大家还是比较习惯、比较积极的。去年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初步建成,我们系统可以把企业自主年报的信息和我们对企业随机抽查的信息,以及企业受到处罚的不良信用记录全部在这一张网上向社会公开。这张网的每天访问量达到3000万人次,数量相当大,说明大家都非常关心这个网。

[张茅](2017-03-10 15:13:43)

还有就是对企业的监管方式发生了变化。去年我们开始实施“两随机一公开”的检查方式,抽查对象是随机的,随机摇号形成的,不低于3%的总数。检查的人员也是随机的,随机抽取检验人员。所谓“一公开”,就是检查结果公开、处理结果公开。大概有70%以上的市场监管工作的内容在“两随机一公开”当中随机检查完成了,改变了巡查的传统模式,是我们市场监管工作的一个很大的变化。

[张茅] (2017-03-10 15:15:20)

在监管当中还有一个联合惩戒,各个相关部门共同利用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把一些违反信用、没有如实年报情况的纳入了经营异常名录。去年有460万个企业纳入了这个名录。它在各个方面,比如银行贷款、项目投标等方面对企业进行了约束,很多企业后来纠正了自己的行为,然后主动移出,比如年报不实就改进年报,比如有一些违规地方就及时改正。另外,加强重点领域的市场监管。我在部长通道也讲到公用事业,水电气热,也包括通信,对垄断领域查处案件1200多件。

[张茅](2017-03-10 15:18:33)

在“服”的方面,我们重点扶持小微企业,归纳小微企业的名录和扶持政策,支持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的落实。由于去年一年工作效果比较明显,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增加1651万户,增加11%。一天新增市场主体4.5万户,企业550万户,增长24%,一天增加企业1.5万户。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都讲到了。其中还有一个数字,中国每千人企业的户数,在改革以前,2013年是11户,到去年是19户。当然国际上现在发达国家是40-50户。我们有一些城市,包括深圳、广州、上海也达到了40-50户这样的标准。从结构上看,90%以上是民办企业、私营企业,80%是第三产业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科技、教育、软件、互联网这些创新企业。由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大量产生,促进了就业。我们抽样调查,每个企业能带动就业7-8人,每个个体工商户带动2.9人,新增就业2300万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就业不减反增,使我们稳增长特别是稳就业得到实现。另外企业的活跃度,所谓活跃度就是企业有招工、生产经营、购置设备的行为,通过大数据的监控,企业活跃度保持70%左右。

[张茅] (2017-03-10 15:20:40)

最近在人代会上,有一位重庆代表团的代表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像企业活跃度这样的数据能不能公开。我们说完全可以公开。因为这些数据都是在我们每次向记者谈到或者工商总局新闻发布会上都要进行发布的。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有生有死,特别是去产能、“僵尸企业”,去年全国退出的企业一共是138万户,每天有1.5万家企业诞生,有3700家退出。我认为这是一个市场经济正常的情况,在商事制度改革以前,一天产生的企业是6900家,退出的企业是2000家左右。现在新成立的企业翻了一番,退出的企业也基本上这样的数字。基本上看,企业活动和数据还是相一致的。

[张茅](2017-03-10 15:21:10)

市场竞争的环境也不断改善,总体社会评价还是向好。今年从大数据分析,正面评价增长4%,特别是国家企业信用信息一张网,公用企业对于限制竞争的查处,“双随机、一公开”这些方面,包括企业的诚信氛围也在加强。从网络的大数据分析,这些方面还是向好的趋势。

[张茅] (2017-03-10 15:25:59)

一年来存在的问题,一是协调推进得还不够,便利化的程度还有待于提高。企业拿到营业执照,前置审批还有34项,后置审批按大类算,将近300项,所以有一些企业拿到照就可以经营了,有一些企业需要拿证,或者拿证很费劲,拿不到证也经营了,这种企业也有,这样监管就容易出现“真空”。世界银行对营商环境有一个评估体系,分九项指标,第一项就是企业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便利化。商事制度改革三年,每年提高6位,提高了18位,我国的营商环境有所改善,但是,我们仍然在世界189个经济体当中处在中游位置。我们自己感觉营商环境改善了不少,但是在对比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另外,市场监管还不到位。改革的成败我曾经反复强调过,是否成功主要看监管。如果树立起好的信用体系,我们改革就取得成功,否则就是失败。现在“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这个原则还没有完全落实。

[张茅](2017-03-10 15:27:07)

二是小微企业的环境仍然需要改善。因为小微企业生存在起步的时候,企业的经营、用工、融资等这些问题,都是今年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谢谢。

[中国经济网记者] (2017-03-10 15:28:2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16年,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得到了广泛开展,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的新天地。商事制度改革从开始推行到现在,大大激发起老百姓投资创业的热情,也促进了新设企业的快速增长,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请问张局长,下一步,国家工商总局将会采取哪些重点措施,来继续推行我们商事制度改革呢?谢谢。

[张茅](2017-03-10 15:31:39)

《政府工作报告》对2016年的商事制度改革进行了总结,对2017年提出了要求。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刚才,我讲到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化。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第一是继续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多证合一”工作。所谓“多证合一”,就是要把一些不需要政府许可的证,在我们领取营业执照的时候,使申请人能够一次领取到。最近,我看到各地的工作、各地的情况不一样,七证、八证,有的十一证、十五证,各地要求也不一样。有一些涉及到外贸出口的企业,有一些是海关和出口需要的证。这些证,我们没有统一讲是多少证,因为各地的情况不一样。目的是一次领取,减轻企业的负担,让企业最多跑一次。关键是加强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实际上是政府部门自我革命的一个深化,要建成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大家常说,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路。同时在“多证合一”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证。这个工作,我们计划在今年的10月1号之前完成。大家看到,我们各地的办事大厅开了很多窗口,这是为方便企业服务,将来随着信息化和深入的改革,这些窗口因为电子化进程会越来越少了。

[张茅] (2017-03-10 15:54:49)

第二是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的使用。我们争取在今年年底以前,使企业具备全程电子化申请登记和领取电子营业执照的条件。在一些发达国家,企业登记包括国内有一些地区,像北京海淀区都是电子申请,有一些是电子营业执照。当然,我们也尊重企业的选择,如果企业需要一张纸质的营业执照挂在墙上也可以,中国人习惯挂一个营业执照,挂一些荣誉的证书,挂一些商标的,商标我们国内都发证,国际上很多商标是没有纸质证,都是在网上。我们不强制企业,因为我们具备这个条件。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申请了电子营业执照,也有使用电子营业执照的。这需要打破我们地区分隔,认可电子执照。企业登记当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企业名称选择。去年,开放了县一级的名称核准,今年,要开放国家、省市的名称库,就是企业自己选择名称,但是不能相同,不能违反一些规定,比如,一些带有政治性色彩的。把主动权、自主权交给企业,提高了政府办事的效率。再就是简易注销。我们去年也是试点,全国有100多万家企业退出,特别是对于没有营业、没有债权债务的企业实行简易注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让企业的退出比较便利。

[张茅](2017-03-10 15:55:09)

第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国务院市场监管的“十三五”规划,一是依法依规监管,二是简约监管,不是很复杂,实行“两随机、一公开”。三是审慎监管。四是综合监管。五是智慧监管。六是协同监管。按照这些新的理念,全面实施“两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什么叫联合检查呢?就是解决今天你去检查,明天他去检查,企业应接不暇的问题。我们首先把工商管理部门市场监管的职责综合起来,共有12大类,不能说今天管商标的就检查商标,明天管广告的就检查广告,首先把工商系统内部所有要到企业检查的内容综合起来,一次性的检查。还有的地区和省市实行了把日常监管的部门都组织到一起,对企业进行一次性检查。这样一个是减轻企业负担,不用天天应付检查,再就是降低了政府监管的成本,我们不是坐一辆车天天巡查,每个企业都去看,我们是随机的,检查企业不低于3%。同时,也提高了对企业的威慑力,企业不知道明天是不是还来检查我,因为是随机的原则。也可能今天随机完了,过三个月又到你头上了。今年年底以前,把所有的工商市场监管内容都纳入到“两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当中,这是需要我们大力推动的。大家看我在这儿说,好像比较简单,实际上这改变了多年来工商系统巡查的观念和方式。过去,我们就是到企业看一看,我也参加过企业的巡查,看看有没有营业执照,商品有没有过期,商标对不对,基层的工商所的同志非常辛苦,但实际上检查的不够深入。现在,我们采取抽查的方式,向现代市场监管迈入重要的步伐。这三项措施除了“多证合一”安排在10月1日实施以外,其他的都安排了工作进度,比如说半年达到什么程度,在年底以前全部完成。我们商事制度改革,是积小胜为大胜,每年确定一个目标,每年向前走一步,再反过头来看几年当中取得的成效。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2017-03-10 16:01:44)

刚才,我注意到张局长在谈到第一个问题时,提到假冒伪劣产品,这个问题也与打假有关。我的问题是,这么多年民众的感受是假货源源不绝,有一些地区造假甚至是公开化、规模化,您认为应该建立怎样的长效机制才能彻底遏制假货?还有舆论呼吁像治理酒驾一样打假,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谢谢。

[张茅](2017-03-10 16:02:03)

假冒伪劣问题可能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比较长期困扰的问题。每一次新闻会上大家都会提到这个问题,而且每一个消费者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都对这个问题感到很头疼、很烦恼,恨不得明天一天就天下无假,我也非常理解。工商总局作为市场监管的主要部门,我们感到这个问题确实值得高度重视。因为我国13亿消费者,假冒伪劣商品对市场经济的环境、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程度确实很多、很深。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仅假冒商标侵权商标案件去年就查处了2.8万件,包括各个企业、各个互联网的平台,也对打假工作做了很多工作。但是问题仍然存在。比如互联网网购的投诉五分之一是假冒伪劣产品。针对这个问题,要继续做好一下工作。

[张茅] (2017-03-10 16:02:24)

第一,落实好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这方面已经制定了不少法律法规,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在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即将出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包括商标法、广告法,实际上都对假货如何处理作出了规定。这些法律法规要真正落实好,企业要自律,政府要加强监管。第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刚才讲到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把造假的企业、受到处罚的企业公示在这个系统上,使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刚才说到,很多企业在公示系统有不良记录,他在很多方面就受到限制。最近我看到一些例子,比如出国签证,有一些使馆很重视这个系统,出国签证拒签,企业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使馆告诉他,你这个企业有不良记录,所以企业赶紧跑到工商局问怎么把这个不良记录移出来。

[张茅](2017-03-10 16:02:40)

第三,加大惩戒力度。最近我也注意到,一些企业家像马云提出来要加大惩戒力度,像打击酒驾一样打击造假行为,我是赞成的。我认为,一个是需要严格监管,再一个是需要依法进行。马云也举了例子,觉得造假线索比较多,真正处理的比较少、比较轻。总的看,在市场环境中,不仅是造假,其他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违法成本也是比较低的。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现在由于建立了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有一些企业反映,说你罚我钱,罚我100万、200万,我不在乎,但是要给我公示出去,对我的杀伤力更强。我觉得,加大惩戒力度,最终是建立信用系统,如果这个企业没有信用了,就不是100万、200万的问题。最终要建立起企业自律、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系统。

[张茅] (2017-03-10 16:03:06)

有两个根本的理念,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现在还不完善,有的法律法规还没有落实。二是建立信用体系。到什么时候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了,法制健全了,假货问题才能够大幅度地减少。我还不敢说哪天“天下无假”,现在不管是哪个国家也不敢说天下无假,这也是大家的一个愿望。只能是不断地减少,“天下少假”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我注意到一些企业是非常欢迎企业信用信心公示系统的。企业要自律,要比谁的效益好、质量好,要比谁不生产假货、不销售假货。这个工作不能是纸上谈兵,我们要抓好落实。我们也要建立这样的评价体系。一个市场上假冒伪劣是在逐渐增加还是逐渐减少,作为衡量工作的目标。将来工商总局包括市场监管部门每年总结自己工作,向社会发布的时候,看看和大家的感受是不是一致。谢谢。

[美中时报记者](2017-03-10 16:13:16)

常常有工商企业抱怨说企业注销程序很繁琐,往往从登记到登报需要45天,加上节假日可能要两个月以上,这样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活力,也影响了他们往前走。我想问,有没有在时间上改进的空间?另外,目前的直销品牌80%还是外国品牌,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民族品牌,目前要进入直销范畴还有哪些障碍?同时,中美两国近年来在商事之间的交流水平怎么样,有哪些相互之间的借鉴?谢谢。

[张茅] (2017-03-10 16:13:33)

这位记者提了三个问题。第一是企业注销的问题。刚才我说了,我们今年在全国全面推行简易注销,简易注销是对于注册没有开业或者没有债权债务的企业退出要便利化。但是确实对有债权债务的一些企业退出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涉及到其他有关部门,比如说,企业欠税欠贷款,这些问题如何既稳妥又提高效率,也是相关部门正在研究的问题。首先,要提高我们办事效率,这些问题怎么能够妥善处理好,因为还有债权人,还有银行。对于没有债权债务的,因为今年全面推行简易注销改革,所以整个退出时间会比较快。第二,关于直销企业。因为直销这种方式,是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外资带来的一种销售方式。和美国安利公司董事长见面时,我曾经问到,为什么产品要直销呢?他就觉得直销更有人情味,更亲切,比如说有一些化妆品、保健品。现在我国直销企业不多,主要是一些外资企业。这跟我们不同的文化差异习惯也有关系。我觉得,我国直销企业将来如何发展,这是由企业和市场来决定的,是否采取哪种销售方式,看他的习惯,看他是否便于管理。

[张茅](2017-03-10 16:13:47)

第三,关于国际交往,特别是中美交往的问题。工商总局积极参与了中美的商贸联委会,中美经济对话,和美国相关的商会和协会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包括我本人就参加过美国在中国企业协会的主题演讲,和美国大使一起演讲,介绍中国改革情况特别是商事制度改革,也见到很多在过去工作岗位当中,认识的美国在中国投资企业的负责人,大家进行交流。在工作当中,也经常接待美国的企业,包括一些商务的官员。主要是探讨如何加强两国经济的交流,从美国企业的角度改善中国的营商环境,包括美国企业关心的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也包括对于中国修改相关法律的一些建议。国际交流特别是中美方面的交流,还是比较频繁的,渠道和机会是比较多。通过这种交流,也能够使我们更加熟悉国际惯例,从外商投资企业的角度来看,如何改善我们的投资环境,同时也介绍中国的法律法规,我们曾经有一些新的法规出台之后,我们到外商投资协会介绍,使外国企业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法律、遵守中国的法律。谢谢。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国际在线记者] (2017-03-10 16:23:48)

特朗普商标案和乔丹商标案都曾经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工商总局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商标保护。涉外商标案越来越多,未来我国在商标保护领域将通过哪些渠道加强国际合作。谢谢。

[张茅](2017-03-10 16:24:05)

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出商标问题。保护商标、保护知识产权,现在确实越来越重要。我到工商总局工作三年多的时间,接待了大概有十几位国外的大使,包括欧盟大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大使跟我谈商标问题。有一次德国大使专门跟我谈商标问题,谈了一个钟头,就是关于中国怎么保护商标。其实他的商标案已经败诉了,但他还是要把情况再跟我说一遍,特别执着。有一次欧盟大使给我提出100个商标的单子,双方商量怎么保护。可见国际社会、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外国政府对他们企业在中国的商标保护非常重视。中国目前的商标累计注册1237万件,去年申请量是369万件,增长28%。每年的申请量和注册量都占世界第一。说明我们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在增强。我们在推进商标便利化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刚才我进来的时候,看到电视正在播北京朝阳区开通商标受理窗口,目前全国地级市开了56个商标代理窗口,企业可以不要到北京来,直接在代理窗口提交商标申请。去年12月份广州开设置了第一个在北京之外的商标审查中心。另外一项工作是推进商标电子申请,现在80%的商标都是在网上申请。另外,开展商标权的质押贷款,去年是649亿,增长90%。

[张茅] (2017-03-10 16:24:21)

我们的商标数量虽然不少,但是一万户市场主体,国际上一个标准,我们只有1472个商标。像韩国达到3000多个商标,瑞士是4000多个。在质量方面有待提高。根据英国专业一个品牌公司讲到,今年最有价值的500强商标中国占了11%,有55个品牌进入。100强有16家,首次进入前10名的是工商银行。但是具有品牌价值比较高的商标比较少,和我们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

[张茅](2017-03-10 16:31:37)

我们采取的措施:一是全部推进电子化的申请注册,从3月10号开始全部开通。二是大幅度降低商标办理的费用,减轻企业的负担。三是预计今年在上海增设商标注册中心。同时加大商标保护力度。另外支持企业“走出去”,在境外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特别是马德里体系,国际上有一个马德里商标注册体系,就是在境外的一个保护体系。经过这几年的宣传,现在我国在马德里体系排名上升到第五。马德里体系商标注册就没有注册证,企业不习惯,花这么多钱,最后什么都没有,就只有网上的一个。我们大力宣传,要让企业“走出去”。

[张茅] (2017-03-10 16:31:51)

同时要加大对假冒侵权的查处力度,去年我们查处2.8万件,包括迪士尼商标保护。我们对外国企业的商标一视同仁。国内的著名品牌,包括北京的同仁堂,受侵权也是很厉害的,包括庆丰包子,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侵权,对这些商标,我们要加大保护力度。

[张茅](2017-03-10 16:38:39)

再有进行区域的协调执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比如对迪士尼商标的保护,就在长三角一带协同。还有是线上线下的一体监管。再有,和刚才打假一样,把商标违规的、违法的记录纳入我们信息公示系统,企业商标侵权了,你也是违反了信用体系,所以我们也要让它有记录、有公示,对企业的处理也要记录在案。保护知识产权也是一个过程。现在有一些恶意抢注商标的现象,比如说著名的电动车特斯拉,刚进入中国市场,它的商标就被抢注了。后来经过各种程序,现在基本上解决了。有一些抢注商标它本身没有产品,却注册一系列商标,对市场秩序是一个扰乱。它以盈利为目的,我们对这种恶意注册的行为,在审查时发现后,不予注册。已经注册的,依法宣告无效。我们要加大力度,让商标保护更加有力,让大家更加放心。谢谢。

[江苏广电总台新闻广播记者] (2017-03-10 17:01:46)

再过几天就到“3.15”了,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我感觉这几年我们老百姓消费的需求正在越来越多元化,从以前单纯购买一件商品,到现在购买包括教育、养老等各种服务。我们消费环境也在改变,不只是在实体店里花钱购物,也在网上买买买。但是有一个现象,虽然我们消费升级了,但是虚假广告、价格欺诈,包括假冒伪劣也在不断翻新花样。面对这些新的变化,我们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会采取哪些新的措施?既能够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能够激发企业的动能,刺激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消费服务。谢谢。

[张茅](2017-03-10 17:02:07)

你提的这个消费问题,确实太重要了。现在,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达到64%,成为拉动经济的一个主要动力。总体来说,由于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总体消费环境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通过我们的监控还是向好的趋势。比如,2016年大数据分析,对消费环境正评价比2015年提高了8.5个百分点。消费者认为,在商品服务和消费者保护方面,情况有所改善。比如去年“双11”,我们通过网络进行了一些调查,在消费环境方面,比2015年的评价还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双11”的销售额来看,去年是1700亿,增长速度很快,这也说明大家消费意愿,也说明消费环境向好,否则大家不去消费了。但是,消费投诉还是大量存在的。大概商品的投诉占到54%左右,服务在46%左右,基本上一半一半。商品多一些,服务投诉在不断上升。刚才说教育、体育、健身、旅游这些服务,我估计未来的服务可能会超过商品。特别是在农村,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人对消费投诉比较高的,比如在保健品领域,老年人比较多,在网购领域年轻人比较多,现在学生也都在网购。互联网大数据显示,假冒伪劣的投诉占20%,误导宣传占15%,被消费者投诉的网店、互联网交易平台比例较高。

[张茅] (2017-03-10 17:02:45)

下一步如何改善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这确实是我们的重头工作,因为关系到13亿人。经营者也消费,我们政府部门负责监管的工作人员也是消费者,我认为,保护消费者和激励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质量,是既有矛盾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如果这个企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得好,就能促进它更好的发展。反过来,对企业是不利的。首先,还是要落实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即将出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就是依法依规做好这些工作,加强宣传培训,扩大知晓率。我曾经在一个城市抽样调查消费者遇到侵权以后怎么办?有70%的人是使用12315投诉,这个比例还不错。农村可能就不知道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民买了假货,不知道怎么处理。所以,要宣传、普及、培训、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我们城里人很多消费者也不知道退货找谁。其次,是严格依法办事。比如,我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里有网购7日无理由退货的规定,当然有几种情况,像生鲜的不行,还有定制的西服,也不能退。《网购7日无理由退货办法》将在今年的“3.15”的时候正式出台,比如说,开封以后对质量引起变化的这些产品,要严格执行。有的企业原来表态挺好,说政府是定的7天,我给10天,要有这种表态,我说大家肯定会积极买你的产品,这就是促进。

[张茅](2017-03-10 17:03:10)

另外在消费者投诉比较多的重点领域,要更好的发挥消费者组织的作用。比如刚才说的网络购物,比如说健康用品、保健用品的老年人、网购的年轻人。大家知道中国消费者协会,人大副委员长张平同志担任会长,这说明政府是支持的,这是个保护消费者的公益性组织,还有各地的消费者保护的协会和组织。这些年做了一些很有益的工作,比如说消费者体验式消费,“黄金周”的时候组织一些志愿者去旅游,结果发现有三分之一的旅行社擅自改变行程,消协组织也跟旅游局通报了,“双11”的时候也有近三成的企业先提价后降价,说打折多少,其实价格是提起来了。比如,对于三星手机的爆燃事件,还有苹果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消协都主动约谈,促使他们召回产品。不同的国家虽然有不同的技术标准,但对消费者的保护不能是双重标准。再比如,最近大家反映比较多的老年代步车,消费者协会就组织了包括大洋、金马、雷丁这种品牌的碰撞试验,试验结果是非常危险的,这也及时向社会公布了。实际上就是你产品自身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更别说上路之后,制造的交通秩序混乱。所以发挥消费者协会的作用非常重要,能够比较好的联系消费者,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张茅] (2017-03-10 17:03:34)

再有就是我们“12315”现在成为一个品牌,“3.15”晚会的时候,因为工作的习惯,过去也是高度的注意,过去在卫生部工作,觉得假的诊所、假的大夫、假药,有这方面的问题,涉及到我自己工作的领域。现在我关注曝光的企业,不知道今年“3.15”将会哪些行业、哪些企业被曝光,“12315”的宣传也成为一个热线品牌。总之,需要我们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消费环境,我们叫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真正做到安全放心。这样有利于拉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同时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这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我们要高度重视,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谢谢。

[中国工商报记者](2017-03-10 17:03:55)

现在有一些企业反映自己被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往往是一时疏忽,没有及时进行年报,主观过错并不大。但是进入这个名录以后,企业贷款、招投标、签合同,乃至企业主个人出行、买房买车、子女上学都会处处受限,感觉惩戒范围太宽,对企业发展产生了一些阻碍。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一情况,下一步对完善经营异常名录制度有何考虑?谢谢。

[张茅] (2017-03-10 17:04:21)

刚才这位记者提的问题让我感觉比较欣慰,我觉得我们信用体系开始发挥作用了。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有时候看起来企业过失不大,年报当中漏报了什么,错报了什么,少报了什么,但是就会成为你的不良信用记录。这样对企业来说,可能会觉得有点委屈了,冤枉了,但是从整个社会来讲,做企业跟做人一样要诚信,不能有半点的闪失。当然也可以有挽回措施。我们都有规则的,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移除。但是你进入系统以后就会受到限制,这正是我们想达到的目的。我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社会信用体系总是说的现在开始找到了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也起到了一些约束作用。

[张茅](2017-03-10 17:04:38)

下一步要改进的是经营异常名录,包括我们说的严重违法名单,所谓“黑名单”,要进行综合,不能仅仅是三年经营异常名录不移除,就会进入“黑名单”。反过来,假如说企业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出现了伤亡人数,不进入“黑名单”行吗?所以,我觉得不是工商系统,是整个国家的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出现了生产安全事故,出现了大的违规问题,诈骗了,拖欠银行的钱不还了等,都要进入“黑名单”。现在大家都讲“黑名单”,究竟到什么程度进入到“黑名单”,这其实是很难界定的问题。一次、两次、五次,都是相对的,所以我说现在采用写实的办法,就是把你一次一次违规的都给记录在案,由市场去评定,由消费者去评定,由和你进行交易的人去评定,由银行去评定。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张茅] (2017-03-10 17:13:30)

就是说,让大家去评这个企业,还敢不敢跟它交易,还敢不敢给它贷款。包括现在“两会”,我看到有一些地方的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由于信用问题都受到一定影响。因为他有不良记录,不能当选政协委员和人民代表。但是还有机会,你可以对自己纠正、修复。这个系统的作用应该越来越大。当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都进入信用信息系统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就进入公平竞争、良好秩序的时代,假冒伪劣、商标侵权、侵犯消费者的权益等问题才能够大量减少。谢谢。

[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工商时报记者](2017-03-10 17:18:13)

想跟局长请教,大陆过去为了鼓励台湾青年到大陆来创业,曾经放宽台湾居民在大陆成立个体工商户,而且去年扩大开放广告和软件开发这些年轻人比较擅长的领域。不知道到目前为止,工商总局有没有相关可以提供参考的数据,让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大陆这项政策目前的效果怎么样?另外请教您一下,今天您花了很多时间谈假货和商标抢注的问题,两岸在智慧财产权方面,过去有很多磋商协调,谈了很多次,今后台商在智慧财产权的保障方面,两岸可以有什么样的共同作为?谢谢。

[张茅] (2017-03-10 17:18:30)

这位记者实际上是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台湾的个体工商户到大陆创业发展的问题,另一个是关于知识产权。我们一贯的政策就是,欢迎台湾同胞包括港澳台地区企业在大陆兴业发展。刚才我上面讲到一系列的商事制度改革,市场企业准入便利化,都适用于我们港澳台的企业。2016年,台湾在大陆新设立的市场主体增加了32%,台湾的青年到大陆来创业兴业,个体工商户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扩大了范围,另外营业范围也扩大了129项,到目前,共有个体工商户3940户,从业人员是11222人,我们把他们和大陆的个体工商户一样的来对待、支持。刚才谈到智慧财产权,讲的知识产权,因为工商总局负责管理的知识产权主要是商标。从2010年来,《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生效,这七年来,我们一是通过案件协调处理机制,妥善处理这些商标案件。到去年年底,我们一共处理了台方方面请求处理的案件536件,涉及到商标的审查、异议、转让、撤销等程序。第二是优先通报机制。到2016年底,我们受理了台湾的优先权商标353件,保障了台湾申请人的优先权益。第三个是开展了其他协作。通过其他渠道处理了台湾商标案件每年也有几十件。另外,我们开展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交流,由中华商标协会和海峡两岸商务协调会共同举办的两岸商标研讨会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到现在已经开了11届,我们跟台湾地区商标管理的方面保持了经常交流的渠道。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加强这方面的交流、协调、配合。谢谢。

[中央电视台记者](2017-03-10 17:23:39)

我的问题还是关于网购,因为关心的人特别多。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要严肃查处假冒伪劣虚假广告等行为,加强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请问工商部门在网络交易监管方面具体会有哪些举措?谢谢。

[张茅] (2017-03-10 17:24:11)

网购的问题是社会关心的问题,我国7亿网民,4.7亿参加网购,在座的我想可能都有过网购或者说主要靠网购来购买商品。我看我住的宿舍区每天快递堆成山,大家每天到门口去拿。确实这种新的业态受到了消费者欢迎,去年快速增长,营业额超过5万亿,增长26%,是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6%,去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前年是10%。线上线下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对于推动制造业、服务业、物流业,线上线下的结合,对于促进生产、消费、流通,包括对扶贫也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到农村看过,有的贫困村有一个网站,有很多好的农产品,开一个小网店就可以推介出去。所以我认为网络经济特别是网购,属于实体经济的范畴。因为买东西买的是实物,它是一个新的流通方式,把消费者和生产者更好地连接起来。总体来看,这种新业态对于服务消费者,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张茅](2017-03-10 17:25:37)

但是存在的问题,大家都感觉到,我也谈过多次,一个是时空分隔,不是说我在商店买东西能看得见、摸得着,购物的时候看不到实物,看的是图片,所以大家有时候在“双11”前先到商店看看,看了是这个东西,然后在网上买,这种情况是有的。再有是虚假宣传、先提价后降价等这些问题。假冒伪劣的问题也比较多,投诉难、退货难,到哪儿去投诉也不清楚,我买的是上海产品,到北京投诉还是到上海投诉,怎么去退货等等。还有不正当竞争、泄露个人信息的问题,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张茅] (2017-03-10 17:44:20)

总之,我觉得网络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要在发展中规范,规范中发展。一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包括网络的广告,怎么监控,加强监测,这也是一个新的问题。现在打开网络广告非常多,不删连新闻都看不见,赶紧把广告删了再看新闻,一会儿闪出来。所以,我们还要完善法制,原来我说过,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一切的法律法规都适合于网络交易,而且我们专门制定了网络购物的退货办法、互联网广告监管办法,包括消保法等等,这都适用于网商。我们专门制定了网上购物7日无理由退货办法,更加细化、更加具体。

[张茅](2017-03-10 17:44:48)

二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网店、网络平台出现了问题,它们的信用要记录在案。三是要加强行业自律。互联网交易第三方平台上面有大量的小网店,有一些网店没有经过登记。大家知道,现在制定的电子商务法,正在讨论这个问题。在目前这个阶段,第三方交易平台要负首要责任。既然在你的平台上销售产品,出了问题,首先你要承担责任。因为这里面对内部也有一个监管责任,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各个方面都要负起责任。

[张茅] (2017-03-10 17:45:23)

四是加强政府监管,保护好消费者权益。网上消费者权益保护确实难度比较大,包括处理投诉,怎么建立有效的投诉解决机制。过去在实体店购买东西,有预先赔款,有一笔钱在没解决之前可以先行赔付,目前有些平台也在积极探索先行赔付的办法或已经在实施。总体来说,这是新的经济,新的业态,我碰到不少消费者,一方面提意见,一方面也在积极购买,大家普遍是这种心态。但是解决问题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还是要靠法律法规的健全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这个问题大家都非常关注。当企业、政府和社会都非常关注的时候,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提供了有利条件。将来人人打假,网络打假,各个企业都自律了,新闻舆论也发挥了监督作用,网络购物的环境就会不断净化。谢谢。

[深圳卫视记者](2017-03-10 17:45:48)

在去年,国家工商总局推行了“五证合一”的改革,可以说是大大降低了企业设立的制度性成本,同时提升了行政效率,也为下一步的改革积累了经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行“多证合一”,同时加强事中和事后的监管。您刚才提到,在今年10月份完成“多证合一”的目标,对此,国家工商总局有哪些举措?对于四年前率先在全国推行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圳,您认为下一步在事中事后监管以及引领新一轮的政府职能转变方面有哪些建议呢?谢谢。

[张茅] (2017-03-10 17:46:18)

刚才我讲到,今年三项重点工作之一,第一项就是“多证合一”,实际就是市场准入便利化的进一步深化。这个工作看起来比较具体,听起来也不很复杂,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不是很简单的一个事。首先,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因为这个事情不是工商局一个营业执照的问题,可能涉及到多个部门,当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来了,大家都会支持,要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这个工作我们正在做。第二,政府工作部门的培训。将来在一个窗口要一次领这么多证照,业务不仅仅是一张营业执照和几个证的事,因为“多证合一”也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办执照在乡镇工商所,要培训工商所人员熟悉业务。第三,加强系统建设。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系统建设,为什么把目标设定在10月1日?因为系统建设需要时间,证照办理特别是将来在网上办理,10个证就涉及到需要有10个部门。信息共享系统要完善,要能够熟练操作,前面看起来简单了,后台可就比较辛苦,工作量比较大。这是关于“多证合一”,我们还是要充分考虑工作难度。

[张茅](2017-03-10 17:46:43)

至于谈到事中事后监管,对我们工作来说更是一个爬坡。首先是更新观念的问题。“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怎么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很困难的。“两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这是一个新的事物。必要的时候,请专业机构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一同参加。比如,到什么样的企业检查需要请会计师事务所,到什么样企业检查需要请审计师事务所,到什么样的企业检查只需要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就可以了,这些问题正在探索实践当中。不可能每次检查都是会计师事务所,说实在的,经费也挺贵的。到底“两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比较理想的模式是怎样的?这是一个新的事物。反过来,如果事中事后监管,这一步走得不好,实际上风险很大。宽进,大家进来了,严管,又达不到所设想的效果,势必市场秩序会进一步混乱,引起人民群众不满。所以,事中事后监管的方式,现在初步看,信用系统一张网的效果初步显现,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两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今年要实行,要达到监管效果,又不增加企业负担,同时又对企业的信用起到约束作用。这样几重目标怎么把它实现好,可能到了今年半年的时候,认识更加明确。当年医改的时候,决心比信心大,所以现在有决心,到最后要通过努力工作把构想、规划制定好时间表、路线图,让大家能够真正感觉到。刚才说到那么多问题,最重要的是按照新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措施去做,如果真正达到效果,我想对于整个社会,对于企业,第一次激发市场活力是放宽了准入,如果市场秩序公平有序了,那就是第二次释放了市场活力,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强大的动力。

[新华社和新华社客户端记者] (2017-03-10 17:58:31)

刚才您在回答提问当中提到了关于互联网广告的相关内容,从去年9月1日开始,我国开始正式实行《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从此互联网广告开始正式进入了监管范围。就在“两会”期间,昨天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了2017年第一批的违法广告处理结果公告,其中有8起涉及到互联网平台,请您再详细谈一下2017年国家工商总局针对互联网违法广告有哪些新的具体措施?谢谢。

[张茅](2017-03-10 18:00:38)

互联网广告也是一个新的事物,对这些新的事物,往往创新在前,监管相对滞后。去年9月1日实施了《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大家注意到这是暂行办法,这个办法经过实践后还要修改。因为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新生事物发展总是很快的。按照暂行办法,重点有几个举措:第一,强化互联网广告监测。充分发挥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的作用,实现对1000家主要网站广告的日常监测,以网管网。第二,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特别是一些重点领域,像医疗卫生、食品等重点领域的广告执法力度。特别是医疗卫生的广告出现过造成很不良影响的事情,继续开展互联网金融广告的专项整治,同时对重大的虚假广告向社会通告。

[张茅] (2017-03-10 18:01:08)

第三,强化信用监管。实现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对工商机关的广告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率百分之百。信用公式系统就是要把我们市场监管部门百分之百处罚的信息进行公布,这对我们工作是一个考验。比如自由裁量权,同一个案件,北京市工商据处罚是100万,到了上海工商局处罚是20万,这会引起群众的质疑。刚开始工商系统对这个事情很犹豫,一个工商局的执法部门处理结果能不能经得起公示,能不能经得起社会检验?这是社会对我们的监督,企业对我们的监督,群众对我们的监督。第四,加大行政指导的力度。我们对广告平台、重点广告企业采取建议、提示、约谈、告诫这种行政指导的方式,就是事先提醒你。我们在“双11”之前对主要网络销售企业和平台进行约谈,有的集体谈,要求他们加强自律,出现问题以后也可以约谈你,加大问责。总之,通过这样一些方式,真正把互联网广告规范起来,避免出现问题,特别是重大的、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我想,政府监管是一个方面,企业也要有社会责任,发布对社会不良影响的广告,首先要承担责任,而且信用也记录在案。谢谢。

[赵莉](2017-03-10 18:11:26)

谢谢张局长。本场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记者。

[中国人大网] (2017-03-10 18:12:37)

记者会直播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