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严以新:补齐中西部省份高等教育“短板”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2016年第16期

    613日至17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严以新(右二)率队赴广西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教科文卫委员会供图)

    中西部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使命。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目前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西部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难以满足。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关键在于补齐短板,补齐教育的短板尤其重要。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调研组组长严以新认为,落实教育法,坚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和东部地区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不再扩大并且能够逐步缩小,正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应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着力从最困难的地方和最薄弱的环节抓起,帮助广西和其他中西部省份建设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学,进一步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切实为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虽然有所进步,但整体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广西本科高校数量较少,没有国家级重点高校。全国平均每174万人口拥有1所普通本科院校,而广西每242万人口才有1所普通本科院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仅有30.8%,比全国平均低9.2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末位。广西每万人口拥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不足4人,在全国排位垫底。且仅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2015年全区高校博士研究生仅1047人,甚至还不足一些985高校一所学校在校博士生总数的八分之一。区内61所普通高校大多集中在南宁和桂林两市,承担国家战略布局的北部湾经济区没有“大学”,防城港、贵港等市没有本科高校等。

    桂林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普遍反映,广西高校编制总数没有增加,还停留在2008年的水平,现有教师编制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

    广西大学反映,学校公开招聘一名教职工,需要经过计划、招聘、入编、定岗、办理工资、办理公积金、办理社保等七大环节,经历5个厅局中的7个处室审批,跑腿约26次,从申请到办完全部手续耗时6个月以上。如果调入人员则程序更为复杂,耗时更长。

    广西民族大学提出,自主开设专业、自主设置课程的自主权依然未能落实。目前,本科生160个学分,有超过三分之一都是规定好的公共必修课,制约了人才培养创新发展。重点研究基地经费使用限制过于严格,多少比例用于购买资料、多少比例用于举办会议都规定好了,在实际操作中给科研人员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反映,随着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院校的招生自主权反而越收越窄,现在只对艺术类考生有自主招生权。

    桂林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反映,高校收入分配限制过多,真正落实的绩效分配自主权还不到20%,难以通过绩效收入对优秀教师予以鼓励,提高教学科研积极性,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深入落实李克强总理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给高校松绑减负、简除烦苛。”严以新建议,国务院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快对地方放权,同时加大对地方政府和相关行政部门的指导,督促地方尽快有效落实中央政策文件精神,转变职能,完善制定管理部门的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相关行政审批权该下放的都下放,真正落实地方高校自主办学权。绝不能简单地将高校像党政机关那样进行管理,一定要根据高校的特点,制定合适的管理办法。扩大落实人员聘用自主权,有效简化高校人员聘用审批流程,鼓励高校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引进特殊人才、高层次人才;扩大落实收入分配自主权,提高基本支出经费比例,降低专项经费比例,扩大地方高校对专项经费的使用调整自主权,支持学校构建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体,协议工资制、年薪制、项目薪酬制等并存的多元化收入分配体系。

    严以新认为,需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教师队伍质量和教学能力水平。中央的人才政策要向中西部落后地区倾斜,比如合理分配编制,根据各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特殊性建立动态的、与学生人数相匹配的编制配置机制,满足高校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高校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在职称评审中改变单纯以论文数量、获奖情况为主的考核评价导向,将高校教师教书育人、服务社会和科研成果推广等实绩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等。

    严以新还建议,切实落实中央及各部委有关文件,扩大落实科研经费管理自主权,取消对劳务费发放人员和比例的限制,简化科研仪器设备、试剂采购流程,使科研经费管理更加灵活,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营造更好的科研环境;扩大落实专业设置自主权,鼓励地方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结合地方产业结构需求,自主设置能够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学科等。加强中西部落后地区科研基地建设,使之成为汇聚科技精英的平台。

    “中央要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支持,努力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重点关注中西部地区高校负债风险,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要努力帮助化解债务问题,诸如通过加大高校化债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力争将高校债务负担降至合理水平。继续加大对广西等中西部省份的基建支持力度,以‘填平补齐’为原则,加强基础教学实验室、专业教学实验室、图书馆等基础办学设施和必要设备配置等建设,帮助解决中西部高等院校办学条件落后的问题。加强广西等中西部地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尤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授权点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广西等中西部地区增加更多产业发展急需的博士、硕士授权单位和专业学位授权点,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严以新说,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将招生计划增量和对东部高校调整出的生源存量计划投向中西部高等教育升学压力较大的地区,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招生录取率的差距。同时,继续扩大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招生规模,尤其是对一些学科专业特色优势明显的高校,有针对性地在研究生招生计划上予以倾斜支持。

    (文/本刊记者 浩)

责任编辑: 马冬潇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