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中国高教“成绩单”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2016年第16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达,关乎着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改革与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高等教育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化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在校生规模世界第一

    以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有限,录取率非常低。能上大学的,个个必是万里挑一。在一些山区和农村,更是多年难有一名大学生。如今,情况已大为好转。本刊记者近日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了解到,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学校数量、学生规模成倍增加,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上大学”不再是学生们遥不可及的梦想。

    2000年—2015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从1041所增至2560所,增长约1.5倍。现有普通高校数量是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4.3倍,是新中国成立之初1949年的12.5倍。若加上成人高校,我国高等学校则达2852所。

    正是在学校数量迅速增加之时,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稳步上升,从2000年的12.5%升至2015年的40%,年平均增长约9%。目前,这个数据已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将达到50%,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普及化阶段。

    高考录取率的大幅提升和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的急剧扩大,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据统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从2000年的556.1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2625.3万人,增长了3.6倍,是194911.7万人的218.7倍。我国在校生规模已居于世界首位,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

    主动优化布局结构,不断缩小区域差距

    经济发展与教育水平紧密相关。经济发达的地区,教育水平高;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教育水平则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客观上造成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516日至19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左三)带队赴上海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专题调研。(教科文卫委员会供图)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表示,近年来,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我国主动调整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新建本科院校向非省会城市倾斜,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高等教育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步调保持协调。

    他介绍,2000年—2015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不含独立学院)353所,占普通本科高校(不含独立学院)的37.4%。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多分布于非省会城市,将有利于支撑非省会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2012年,针对中西部高校办学能力与办学规模不相适应的问题,国家启动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央财政投入1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100所高校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对比2000年与2015年,中西部高校从2000年的840所增加到2015年的1455所,占全国高校数量的比例从52.26%增加到56.8%;中西部在校生数从281.8万人增加到1496万人。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明显增强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

    此外,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还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的类型和层次结构,研究生学生规模越来越大,高职院校数量占全国高校“半壁江山”,学科专业更适合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经费投入大幅增加,办学能力整体提升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各级公共财政加大了投入,高校硬件建设数量高速增长,生均经费逐年增加,高校办学能力和水平得到整体提升,高校面貌焕然一新。

    张大良告诉记者,在中央有力的领导和推动下,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平稳增长,高校教育经费也随之大幅增加。2003年—2013年,高等学校经费投入从1874亿元增加到8179亿元,增长了3.4倍。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从2003年的839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4503亿元,十年间增长了4.4倍。同时,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整个高等教育经费收入的比例,也是在不断增加,从2003年的44.77%增加到2013年的55.06%。这一期间,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从5773元增加到15592元,十年间增长1.7倍;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从2352元增加到7899元,增长了2.36倍。

    高校师资队伍持续壮大。从2000年到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教职工总数从111.3万人增加到236.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从46.3万人增加到157.3万人,净增111万人。在普通高校专任教师队伍中,68.3%的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中青年教师占比超过70%,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发展潜力大、后劲足。

    在经费投入的支持下,各类高校从办学条件到校园环境,从教学资源到科研设施,都得到了全面改善和更新,信息化水平大大提升,这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家创新的重要阵地

    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以往过度消耗劳动力、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这迫切需要我国提高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知识型转变,即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张大良说,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大战略之下,高校科研机构数量成倍增加,科研人员队伍日益壮大,科技“硬实力”不断增强,已然是国家创新的重要阵地和重要力量。从机构数量上看,2005年—2013年,高校科研机构从3936个增加到9842个,与全国其他科学研究和开发机构数相比,从原有的基本相等变成了是其他科研机构数量的2.7倍。从人员数量上看,2005年—2013年,高校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从38.7万人增加到71.5万人,增加了近1倍。

    2011年—2015年,高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占授奖总数的65.8%,获得的国家技术发明奖占授奖总数的69.1%,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占授奖总数的72.6%。其间,高校获得了90%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说明随着高校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高校在国家各类科技攻关项目中,担当主力军,发挥了核心作用。同时,在发表科技论文和科技著作、申请专利等方面,高校科研机构也一直是“生产大户”。

    此外,高校在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2014年,全国高校累计提交咨询报告4万多篇,6家高校智库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

    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格局

    未来我国的发展和强盛,基础在教育,关键靠人才。张大良介绍,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多类型人才的需求,教育部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目标要求,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计划,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点扩大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他说,根据规划纲要和改革计划,高校各安其位、各显其能,充分发挥各自办学特色和集成资源优势,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格局。比如,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北京大学提出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各业起引领作用的创新型人才,同济大学提出培养“专业精英、国家栋梁”。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苏州大学提出“本科教学与科学研究融通”“通识教学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习做人融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合肥学院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理念和实践经验,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天津职业大学坚持“服务为本,应用为根,质量立身,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秉承“育德育能,力实力新”的校训,立足天津、面向全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同时,我国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多模式协同培养各类紧缺人才。2009年,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拔尖计划”)。截至2014年,19所试点高校约有4500名优秀学子入选“拔尖计划”。以实施“拔尖计划”为契机,各高校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大类招生、分类培养”“转专业辅修双学位”“跨校联合培养模式”“国际联合培养”“产学研联合培养”“导师制”“多学期制”等许多相对成熟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这些改革相适应,各高校在教育管理体制方面进一步破除体制性障碍,尝试设立学堂、书院、本科生院等形式,为拔尖学生尽快尽早成才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2011年,我国还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目前,共有两批次31所高等教育机构牵头的38个协同创新中心入围“2011计划”。在这些协同创新中心的带动下,各高校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主动打破学科壁垒,推进教学和科研的深度融合,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平台。

    根据行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教育部还联合有关单位共同启动实施系列“卓越计划”和“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推动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探索协同育人新机制。比如,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已参与试点的有同济大学、中南大学等208所高校,上海大众、三一重工等6000余家企业,以及21个行业部门和7个行业协会,覆盖1257个本科专业点和514个研究生层次学科点,累计参与计划学生近25万人。

    (文/本刊记者 李小健)

责任编辑: 马冬潇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