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曾宪梓先生的爱国情怀

文/陈庆立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2016年第8期

    

    200852日,曾宪梓先生在香港担任第29届奥运会火炬传递第50棒火炬手,高呼:“中国加油!

    “经霜翠柏倍精神,映月冰心常皎洁。”这是中山大学赠予曾宪梓先生的14个字,挂在他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也是他崇高品德的生动写照。这位曾连续当选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又是香港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的曾宪梓先生,作为赫赫有名的企业家,他终身以报效祖国为己任,骨子里流淌着爱党爱国的血液;纵横商海的同时,积极履职尽责,为国分忧为民请命;对自己克勤克俭,对祖国公益事业慷慨解囊。他倾尽一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将满腔爱国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

    我与先生的接触并不多,2015年有幸借工作机会,先后两次陪同领导赴香港拜访他。记得5月到他家中拜访时,先生精神饱满,谈笑风生。对20多年前开完会议错穿大衣,我帮他找回的情景,先生记忆犹新,还用手抚摸我的脸,表达仁爱之心。同年12月,在他的办公室,先生用了两个多小时讲述自己坎坷的经历和艰难的创业史,听得我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在参观他的展室和荣誉室时,他不止一次地提到“见一次少一次了,也许没有下一次了”。临别前,他双手紧握着前来看望他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古小玉的手,动情地说:“谢谢全国人大记得我,谢谢您们来看望我。”

    从香港回来后,先生的平易近人、高尚品德、无私无畏无我的价值追求与爱国情操,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我被老人的爱国情怀深深打动了,他的人生经历、精神品德、价值观人生观都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责任是信念之基,担当是力量之源。一个敢于担当的人,才能赢得组织重托和人民依赖。”先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数十年如一日,参与香港基本政策的讨论和制定,以一颗赤子之心履职尽责,生动诠释了“担当”二字。

    1979年年初,杨尚昆、习仲勋同志邀请港澳工商界知名人士座谈,讨论如何搞活广东经济,作为最年轻的受邀者,他在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内地工厂是‘做了算’,生产出产品之后全部上交,到底能不能卖出去,和工厂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我们‘资本家’是‘算了做’,投资之前我们先算好——投资多少,市场需不需要,卖的好不好……所以,我们的经济效益就好。”“内地工厂领导的权力没有任何管制和约束,建议学习香港管理方法,明确权力范围和各自责任,奖优罚劣。”习仲勋同志认为他的发言“深刻到点子上了”,称赞曾先生是“解放牌”。

    1984年,中英发表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7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消息一公布,有些心怀顾虑的港人开始把在香港的投资和资金撤往海外,致使香港经济一度出现混乱。而曾先生则反其道而行之,毫不犹豫地将准备投向美国的资金转投香港和内地,因为他深信,香港的命运只要和祖国联系在一起,就永远是光明的,祖国越发展,香港也会越美好!回忆起当时和其他客属同胞共同庆祝中英双方达成香港回归协议的场景,曾先生的爱国之情溢于言表,兴奋地挥舞手臂,哼唱起了慷慨激昂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92年,曾先生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94年被补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并连任3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为了扫清香港回归祖国的障碍,曾先生与香港的末代港督彭定康在政治上进行了长时间的对峙。他呼吁香港同胞团结起来,抵制“政改”,坚决维护中方利益。同时,曾先生利用不同的身份广泛接触、走访各阶层港人,征询市民意见,听取社情民意,又把了解到的信息反馈到中央,每月都要往返京港多次。曾先生的举动招来个别人士的不理解甚至责难,有的打来电话进行恐吓,他的两辆高级汽车被人烧毁。几十年过去,谈及往事,他淡然地说了句,“笑骂由人。”

    曾宪梓先生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与香港小学生亲切交谈,教导他们爱国爱港。(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1997年,国际金融危机波及香港,香港经济遇到困难。为此,曾先生忧心如焚,建议内地开放香港自由行,吸引更多内地人来港旅游,以此带动香港经济。这个建议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为后来内地游客赴港旅行打开了闸门,也对香港经济恢复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回顾自己的人大代表生涯,先生如此总结:“我能力不大,但愿意真诚无私努力工作;我不懂参政议政,但愿意学习,学了,就去实践。我要真真正正地做一个不是共产党员的共产党人。”而今,年过八十的先生本应颐养天年,但年迈的他却退而不休,祖国发展的点点滴滴都牵动着他的心。每年全国人代会召开时,他都会全程关注。对于国家的发展规划、方针政策他了然于胸,时常指导晚辈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准定位,响应党的号召,为祖国发展作贡献。

    “丈夫兼天下,岂独善其身。”先生的爱国情怀不仅表现在积极履职尽责上,也体现在他胸怀天下,举善义不留名的品德上。1963年,先生辞去广东省农科院的工作,前往泰国处理父亲的遗产。仁义的他并没有和叔父争夺遗产,而是卖掉了随身带去的一部相机,租了间小房,向叔父学习领带制作技术,立志在香港创一个自己的名牌。1968年,先生用叔父给的6000元港币买来尺子、剪刀和一架“蝴蝶牌”缝纫机,在香港与妻子一起白手起家。他给自己立下誓言:无论将来环境如何变化,都必须正直做人,勤俭创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以顽强的意志力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从做领带小作坊起家,成功缔造了不同凡响的“金利来”王国,逐步奠定了“金利来”在全球服饰品牌中的地位。

    事业的成功并没有让先生忘记自己的初心,他对我们说:“我是穷苦人出身,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在香港生活40多年,他从不赌马,也不去娱乐场所,平时一个盒饭就可打发一餐,还常常回家自己下厨做饭。如此克勤克俭的先生,在公益事业面前却是慷慨的“大富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生便不间断地参与各种捐赠。1978年,先生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梅州,目睹家乡的贫穷落后和母校东山中学的破败不堪,他决定向母校捐款30万港币新建一座教学楼。30万港币对于当时的曾先生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在当时内地也是第一例。为此,他受到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以及杨尚昆、习仲勋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赞扬。叶剑英委员长建议将教学楼命名为“宪梓教学楼”,不是为了宣传个人,而是为了带动更多的客家人和华侨为家乡和国家的发展作贡献。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很多人不明白曾先生为何如此热衷公益事业,他却认为这是自然之举,因为他心怀感恩,不忘本不忘根。先生出生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广东梅州,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小时候家里穷得没法想象,吃不饱穿不暖。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时我十六七岁,那时候一个搞土改的同志看我在劳动后喜欢看书,就亲自把我送到了学校,叮嘱老师多关照我。我能念书,靠的是国家一个月3块钱的助学金,从17岁到27岁中山大学生物系毕业,学了10年,一共领了10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也就没有后来的我,是祖国抚育我成长的。我觉得我跟自己的祖国是血肉相连,无法分开的。”回顾自己的读书生涯,先生满怀感恩。记得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一次会议中,当他了解到位于山东省嘉祥县南武山南麓的曾庙、曾林、曾府至今犹存时,不远千里,带着太太、儿子和曾氏宗亲宗族,赶赴嘉祥拜谒曾庙、曾墓,并出资修缮。此后,尽管行动不便,他依然多次到嘉祥拜谒先祖,并捐资支持当地公益项目,以自己的方式践行着先祖“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遗训。

    同时,先生也把对故土的这份深厚感情扩大到整个内地。1992年,他专程到北京拜会时任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的李铁映同志,并捐资1亿港元与教育部合作设立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他要用他所创下的产业来培养祖国的下一代,使整个国家富裕起来。据统计,1993年至2015年,已奖励全国各类师范院校的优秀教师7028人次,奖励优秀贫困大学生26845人次,奖金总额达1.46亿元人民币。此外,先生还斥资1亿港元成立载人航天基金,捐资1亿港元(2012年,在原来的基金基础上增加1亿元)设立曾宪梓体育基金。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年轻时创业的艰辛,加之后来担任各种社会职务的尽心尽力,先生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1995224日,先生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突然出现昏迷和全身浮肿,医院还下了病危通知。1998年,先生换肾失败后,医院方面通知家人为他准备后事。在抢救了整整66天后,他终于战胜了死神。

    与死神擦肩而过后,先生更是深深感到自己与祖国血浓于水的亲情,更加争分夺秒地报效祖国,他说:“我曾宪梓的生命属于国家,我必须为国家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尽管只能依靠轮椅行走,每天需要反复地“透析”和服药,但在护理师的帮助下先生仍然四处奔波。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先生第一时间联系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向灾区捐款1000万元。除了自己捐款,老人还给身边的朋友打电话让他们也献爱心。

    曾先生曾经说过:“只要‘金利来’不破产,曾宪梓不死,我就要报效祖国。”现在,他自己却“反悔”了,因为人终有一死,他认为,即使自己不在人世,也要让他的儿子继续做基金会,继续用实际行动来爱国。在先生的言传身教下,曾家的孩子们也都继承了他乐善好施的美德。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先生家族对内地的教育、科技、医疗、体育等事业的捐赠总额超过了11亿元。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大音无声,大象无形,大爱无言。曾宪梓先生用自己一生光辉灿烂的奋斗史,生动地诠释了爱国爱民的情怀。“金如旭日腾云起,利似春潮带雨来。”曾宪梓先生这份对祖国和人民的大爱,必将在香港和内地产生持久的影响,感召我们不断前行。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巡视员兼副局长)

责任编辑: 马冬潇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