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代表勤实践 彰显履职正能量
文/张美荣
宜丰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实地调研。摄影/ 蔡敏
江西省宜丰县人大常委会一直以来十分注重提高代表小组活动实效。继开展代表“履职绩效”主题活动之后,近两年来,又创新推出代表创建“十百千万”干事创业工程,探索实践出一种以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健全服务代表网络、增强小组活动实效、彰显干事创业作用的代表工作新模式。
构筑履职基础,重在“三个强化”
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县人大常委会大力夯实基层人大基础规范化建设,指导各乡镇人大围绕“十个有”,配齐“两室两电”,完善“三卡四图五簿”,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代表网络。“十个有”即有专门牌子,组织机构,活动场所,办公设施,经费保障,工作台账,宣传阵地,服务窗口,工作计划,工作制度。“两室两电”指有两间办公场所,有工作联系电话和代表干事创业绩效台账联网电脑。“三卡四图五簿”为代表联系选民卡、代表“双联双带”卡、代表履职星级评定卡,人大代表履职活动服务网络图、规范化建设十项制度图、代表履职绩效目标图、代表干事创业活动效果展示图,接待来信来访簿、选民反映记事簿、代表办好事实事记录簿、代表议事记录簿、代表视察调研记录簿。三级网络的第一层是县人大常委会领导联系乡镇、常委会委员联系代表、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工作机制,着重打造县人大常委会主体指导平台——“委员之家”,狠抓服务协调、建议督办、论坛交流;第二层是全县16个乡镇(场)人大设立“服务代表窗口”,打造乡镇人大综合活动平台——“代表之家”,主抓学习培训、接待选民、述职评议等;第三层是在全县各村(社区)创建人大代表工作站,着重打造服务选民平台——“选民之家”。工作站主要开展了“四访”(接访、走访、约访、回访)活动。每周五定期组织代表活动,合理安排县、乡镇人大代表参加驻站接访、进社区走访及约访、回访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各工作站共接待选民群众226人,解决选民群众实际问题56个。
强化主体平台建设。紧扣“组织、引领、服务”的代表工作主线,在上届代表“履职绩效”主题活动的基础上,推出代表“十百千万”干事创业工程。即树立县人大代表干事与创业标兵各十名;建立百个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站;引领带动省、市、县、乡四级千名人大代表主动投身经济社会建设;通过人大代表的模范带头、示范带动作用,引领万名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共创建了46个“代表之家”,25个代表创业示范基地。
强化素质能力建设。指导各乡镇人大在着力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上下功夫。换届后,各乡镇人大先后举办16期代表培训班,并积极开展履职经验交流,印发“干事创业履职手册”,免费为代表订阅学习资料,邀请代表参加执法检查、视察调研、座谈交流等活动。宜丰县共有28名市人大代表、179名县人大代表和645名乡镇人大代表。今年以来,开展述职交流活动共800多人次,收集了大量意见和建议,意见转办后有90多个实际问题得到解决。
完善履职机制,重在“三个健全”
健全工作活动机制。县人大常委会指导各乡镇规范了人大工作“十项工作制度”(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乡镇人大闭会期间会议、乡镇人大向党委请示汇报、乡镇人大主席团联系代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意见、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工作、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人大代表视察调研工作、代表小组会议、代表活动和学习培训制度),建立了代表履职“一联三会”机制(人大代表密切联系选民制度,开展履职与创业征询会、环境与监督评议会、民主与法制议事会),指导乡镇开展“十个一”活动(每年至少提一条合理化建议,领办或参与一项产业,帮扶一个困难户,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协助政府化解一些矛盾纠纷,反馈一次社情民意,向选民汇报一次履职情况,参加一次视察调研,列席一次县人大常委会会议,走访一次选民),并进一步推进代表活动小组规范化建设,做到小组建设“八个一”(有一个活动场所,一个示范基地,一名牵头领导,一名召集人,一个活动计划,一个宣传专栏,一批民声信箱,一套工作台账),建立起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代表活动小组网络体系。以“幸福宜春(宜丰)代表行”主题活动为契机,通过开通“代表民意直通车”,开展“代表接待日”“代表活动日”“代表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活动,积极组织县、乡(镇)人大代表参加全县城乡环境治理专题视察、调研及“爱我秀美宜丰”、助推清洁乡村、保护宜丰河流域生态环境主题活动;参加宜丰河饮水质量安全整治、天然阔叶林资源保护、全县社区建设等跟踪督查活动;围绕餐桌安全、菜篮子安全、药品安全等方面问题,走访联系群众,参加食品小作坊、小摊贩生产经营行为实地调研,不断提高代表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潭山镇中兴村把代表活动小组建立在生产基地上,注重推行“人大代表小组+经济合作社+生产基地和农户”新模式,已建成1500多亩茭白生产基地,全年可实现纯利润430万元,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健全绩效评价机制。为切实提高代表履行职责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乡镇人大制定了《代表履职绩效工作手册与考核办法》;按照“双五双六”(坚持“五个带头”,即宣传政策法律、维护群众利益、勤劳创业致富、兴办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五个作用”,即发挥审议决策、依法监督、桥梁纽带、先锋模范、群众代言人作用;践行“六个主动”,即履行代表职责、投入经济建设、参与人大活动、结对扶贫帮困、反映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办好“六件实事”,即反映一次社情民意、提交一条建议和意见、领办一项种养产业、帮扶一户困难家庭、化解一起矛盾纠纷、汇报一次履职情况)的目标要求,制定了《代表干事创业“双十佳”评选办法》。坚持认真登记代表履职情况,归入代表履职档案并适时公布,作为下届代表候选人推荐的重要依据。从2011年开始,县人大常委会每年都要评选干事与创业“双十”标兵,并在县广播电视和网站等媒体上,宣传这些标兵干事创业的先进事迹。
健全建议督办机制。坚持把办理代表建议作为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环节,出台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问责办法(试行)》,建立健全了“主任领衔、县长领题、部门承办、工委督查、代表问效”的跟踪整改、督查落实工作机制,代表意见与建议办结答复率和满意率逐年提高。如,新昌镇代表团蔡革新等10名代表联名提出《要求解决社区办公场所及工作经费的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书记亲自走访代表和社区干部,针对建议办理问题进行调研,并多次召开社区座谈会听取意见,主持县委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要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社区建设中人、财、物等方面的问题,赢得一片好评。
激发履职热情,重在“三个引导”
引导代表干事创业。围绕“十百千万”代表干事创业工程这一主线,紧扣干事创业、带领群众致富的主题,鼓励支持人大代表投入经济社会建设,涌现出了一批发展经济的“领头羊”、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据统计,全县人大代表领办(创办)企业52家,总投资20多亿元,解决就业9200多人。比如,省、市人大代表钟甫明创办的宜丰县正邦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油茶种植、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和科研开发为一体的高产油茶综合科技企业,现投资4500万元,已完成1.5万亩高产油茶林基地建设,年产茶油240万斤,产值3.96亿元,实现利润6300万元,并解决农村3000余人就近务工。
引导代表关注民生。代表们始终坚持贴近一线监督,把改善民生如教育、文化、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等方面作为自己履职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走访群众、联系选民,深入调研,反映社情民意268条,提出合理化建议186条,有许多建议引起了县、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解决了一系列实际困难和问题。市人大代表江西鼎丰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强金,组织公司员工参与县里开展的民营企业和村级“牵手共建”活动,设立“强金基金”,长期帮助困难群众子女就学,受到当地群众赞誉。黄岗镇人大代表卢健平自担任镇清洁办主任以来,一直坚持参加黄岗、车上、石花尖等乡镇(场)垃圾清运工作,引导和帮助群众开展秀美乡村环境整治活动。在他的组织和带领下,黄岗、车上、石花尖三乡镇(场)环境焕然一新。
引导代表维护和谐。围绕“和谐兴县”战略目标,引导广大代表争当法律政策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为民办事的服务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依法行政的监督员。代表们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群众关心的各类热点、难点问题,引导群众以合法、理性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例如,市、县人大代表,江西长新电源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何茂颐所在企业总投资近10亿元,解决就业岗位600多个,向公益事业捐款60余万元,先后与彭源、双峰、黄岗、棠浦等七个村结对子和结对帮扶五户孤寡老人、一位留守儿童,受到百姓和社会各界的赞誉。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代表共协助有关部门处理来信来访180多件,接待来访群众400多人(次),为民办实事280多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160多起,有效消除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本文作者为江西省宜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