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大杂志

织密社会保障之网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2015年第1期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关系到每一位群众的切身利益。日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由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代表国务院作的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汇报了包括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全民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工作情况,引起会场内外高度关注。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制度已初步建立,整合社保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实现转移接续、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等问题成为社会关心的焦点,对此,常委会组成人员积极建言献策。

    社保网覆盖全民

    广大群众直接因社保制度获益,比如领取养老金、报销医疗费用、获得救金等等。马凯副总理的报告更令人振奋,报告指出,较早建立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几年前开展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全国全面实施,并且统一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已经全面建立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全覆盖。截至2014 11 月底,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合计达8.37 亿人,其中职工参保3.38 亿人,城乡居民参保4.99 亿人,待遇领取2.26 亿人。

    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凯表示,截至2014 11月底,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9 亿人,其中职工医保2.8 亿人、居民医保3.1 亿人,新农合参保7.35 亿人,总覆盖超过13亿人,95% 以上的城乡人口有了基本医疗保险。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建立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上补充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基本覆盖城乡全体居民。

    2014 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体制初步建立。此外,我国还以保基本为原则,逐步健全了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各项福利保障政策。

    在推进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的同时,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也稳步提高。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一个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及商业保险等组成的全民覆盖、城乡统筹、体系完备的社会保障网初步形成,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民生事业上取得的突出成绩。为配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国务院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全国人大财经委就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形成的报告如此评价我国的社保工作。

    特别是8 亿多农民和近3 亿城镇居民被纳入保障范围,开始领取养老金、报销医药费、享有低保金,从制度上实现了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是前所未有的。调研所到之处,广大人民群众赞成和拥护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这些年来的社保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感谢党和政府,做了一件惠民的大好事。专题调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乌日图牵头,他深有体会地表示。

    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对社保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这几年来,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是个划时代的变化,特别是把中国那么多的农民都纳入了养老和医疗保障,尽管现在保障的水平还不是很高,但在不长时间就做到广覆盖,在世界上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吕祖善委员说。

    适应流动性:亟须提高统筹层次

    社会保险遵循大数法则,就是集中多数人的基金来解决少数人遇到的风险,所以统筹层次一定要高,才能提高互济的能力。现在各项保险的统筹层次都比较低。乌日图委员表示。

    调研组发现,按照基金在全省范围内统收统支的标准,目前只有6 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省级统筹,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都是市、县级统筹,其中新农合绝大多数是县级统筹。统筹层次低使得各统筹地区社保负担畸轻畸重的问题难以解决,拉大了各地在缴费和待遇水平上的差距。较低的统筹层次还导致社保关系转移接续难。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跨制度转移接续还存在不及时、不顺畅的问题,导致部分群体中断参保农民工在流入地一旦发生职业风险或面临突发性、临时性困难,很难获得必要保障和救助异地就医结算不便,由于各地医保报销水平不同和信息化未联通,使异地稳定居住的退休人员在常住地就医结算难以实施,马凯也表示,现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方式适应流动性不够。

    这一问题也是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聚焦点。吴晓灵委员表示,要加快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全国统筹的力度,这个事情拖的时间越长,付出的代价和成本越高。她结合现实情况建议采取基本养老保险加附加养老保险的方式:取全国的中下水平作为全国的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养老保险资金结余较多的地方,留一部分资金作为当地的附加养老保险,保证当地的居民在养老保险方面的水平不要降得太多,剩下一部分钱抽调到全国作为全国统筹的资金。

    医疗保险转移接续难的症结在于医保管理体制不顺,不同部门分别管理城乡医保。比如,全国多数地区由人社部门负责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的管理和业务经办,卫生部门负责新农合的行政管理和业务经办。对此,陈竺副委员长建议加快医保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医保的管办分开,从长远看,基本医保不仅要实现管理的统一,而且应达到制度的融合,需要有顶层设计。只有由一个统一的部门管理,才能逐步缩小差距,最后实现基本医保的制度融合。

    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现全国统筹,社会保险费实行统一征收,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十二五规划也明确要求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建议国务院加快落实。

    保证可持续性:社保基金如何保值增值?

    全国人大财经委的调研报告指出,2013 年年底职工的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4.2 万亿,加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基金结余共约4.6 万亿元。2007 年至2013 年社保基金年均收益率2.2%,远低于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8% 的涨幅,资金贬值严重,各地对此反应强烈。资金贬值影响了参保积极性和待遇水平。

    如果社保基金不能够保值增值,这个积累的制度是没有可持续性的。乌日图委员表示。当前社保结余基金绝大多数是存银行、购买国债,风险小但收益率低。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结余基金的收益率,实现保值增值,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谢旭人委员从专业的角度提出,通过实施发行特别国债、允许协议存款两项政策可以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而且可以在现有管理体制、管理机构等不动或者少动的情况下就实现。此外,还可以适当扩大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固定收益产品范围,比如经过核定准许养老保险基金购买高等级金融债或者优质的企业债,这样既比较安全又有比较好的收益。

    多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改革社保基金投资体制机制,推进基金投资的市场化、多元化,建立有效的投资风险控制、绩效评价以及责任追究机制。

    除实现社保结余基金保值增值,许多常委会组成人员还认为应该扩大筹资渠道。吴晓灵委员建议划转部分国有资本补充社保基金,作为社保的资金来源,同时应该加大国有股份利润上缴的比例来充实社保基金。而车光铁委员则表示,当前部分群体参保积极性不是很高,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对社保资金收支运行以及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缺乏了解和信心。信心来自于信任,信任来自于公开透明。建议进一步加大社保资金管理的公开透明力度,主动向社会公布社会保障资金的明白账,以全面细化的信息公开,充分吸纳社会公众的参与。不仅能让群众看得懂,而且能算得清,使个人对未来所能享受到的各类保障有可估量的、良好的预期,从而提升参保的自觉性。

  (文/本刊记者 谢素芳)

 

责任编辑: 李杰
延伸阅读